大明小学生第10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7/1309


能登秦府大门来的,那心思都是很真诚的,也都是很真诚的赠送诗词为秦德威壮行。
一时间大家又是祝福秦德威,又是互相品鉴壮行作品,厅堂里好不热闹。
此后又来了几个同年之类的友人,同样是来壮行的。
只有秦德威暗暗苦笑,官场中从来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这群翰林同僚、同年友人可能真的没有恶意,但绝对有其他人在兴风作浪。
本来这次朝廷对这次出征没抱多大希望,期待值并不高,能稳住局面,阻止进一步恶化就行了。
但有人这么搞事,串联一大堆人跑过来壮行,诗词一个比一个豪迈昂扬,口气一个比一个大。
什么“封侯”,什么“勒石燕然”,什么“取龙城”,什么“绝胡马”,能用的词都用上了。
也许是好心,但这样的词藻堆积下来,气氛立刻就不一样了,把期待值直接拉高了几个层次。而且别忘了,还有嘉靖皇帝的赐诗。
但舆情是会反噬的,如果结果达不到舆论的期待值,后果又会怎样?
从舆情大爆发时代穿越过来的秦德威,对此当然是很清楚的。
可是他明天就要出发,没有时间留在京师给舆论降温了。
所以只能祈祷自己的设想一切顺利,把可能出现的舆情反噬给顶回去。
将客人都送走后,秦德威再一次回到书房,却见李小娘子坐在桉头上,正等着自己。
秦德威叹口气,劝道:“军中不让带女人。”
李小娘子说:“我可以女扮男装啊,就像是上次陪你去南京那次,扮成一个书童。”
秦德威还是拒绝道:“那也不合适,出行太多不方便地方了!”
李小娘子很不服气的说:“怎么就不合适了?我听说了,像您这样的老爷出门在外,随身带个俊秀书童很正常,就算同睡一张床也没人会在意的。”
秦德威:“......”
------题外话------
未来大体思路有的,但知识盲区较多细节欠缺,明天可能为了看海量资料请假一天,只能请大家多多理解了,都是为了更精彩的剧情啊。
另外月票还是厚着脸皮求一下,不求不行,这个名次太重要了。
又,有个叫木小英的书友,写了本家兄秦始皇,帮他打个广告
===第七百一十五章
更赋新诗换征袍===
次日午前,秦德威饱食一顿后就准备离家赴任。
临走时对正房徐妙璇嘱咐道:“我此去大概时长半年,秋冬过后,明春就能解职归来。你好生看顾门户、侍奉母亲。”
毕竟此时宣大总督还不是常设职务,一般秋、冬季边镇战事多,等战事结束了总督就可以撤销了。
秦德威此次出门,最终还是带上了女扮男装的李小娘子。
主要是有几点考虑,一是秦督师选了辽东五百骑亲兵,把总和副把总都是铁岭卫李家那边的亲戚,中间有李小娘子就更好沟通和指挥。
二是秦督师心理上不太适应男人贴身伺候,让李小娘子在身边更舒服些。
三是毕竟是去边镇,有昼夜都能贴身的李小娘子,可以作为最后一道护卫防线,能让秦督师心里更有安全感。
而且让李小娘子跟随,也是全家一致同意的,在京城的都听说过大同盛产美女。
另外秦督师带上了以王大为首的几个强壮家丁,以及文书吴承恩。
因为吴承恩还是比归有光脑子更灵活,性格上也更喜好四处游历,他今天一大早直接找去秦德威母亲周氏去哀求了。
当年吴承恩与曾后爹一起参加过乡试,也参加过曾后爹的婚礼,与周氏是认识的。
而且吴承恩身体也比归有光健壮的多,秦督师考虑再三后还是让吴承恩跟着走了。
然后一行人就先去了兵部,与副把总李滋汇合,而把总金汝泉领着大队人马在京城北边德胜门外等候。
秦德威在兵部领了关防和旗牌,当场就拿出三份早已拟好的总督谕令,盖上关防就发了出去。
第一份到宣府镇城,预计明天早晨能送达;第二份到宣大总督驻节地阳和城,预计后天早晨送达;第三份到大同镇城,预计后天傍晚可送达。
兵部尚书王廷相难得出来,亲自将秦德威送出大门,针对秦德威的性格很真诚的说了几句:
“你去边镇,切勿行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千万杜绝好大喜功之心,不要被几首吹捧的诗词冲昏了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7/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