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10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9/1309


秦德威冷笑着说:“小王子积蓄富足,又与兀良哈三卫邻近,多有往来以通有无,根本不需要寇边抢掠!”
兀良哈三卫就是名义上投降了大明的一些北虏部落,也是唯一能与大明通贡的北虏部落,所以兀良哈三卫物资远比其他北虏部落丰富。
而小王子是北虏名义上的宗主大汗,历代积蓄极为富裕,驻地又靠近兀良哈三卫,有钱就能买到更多物资,就不必辛辛苦苦的南下抢掠。
而且缺乏攻坚能力,不能深入内地的话,只在边墙附近还未必能抢到多少东西。
所以小王子部落已经不怎么寇边了,对小王子部落来说,冒着损失部众的风险南下抢掠并不划算。
对于秦德威知道这些内情,白爵并不意外,朝廷派来的宣大总督不可能半点虏情都不通晓。
但仍然滴水不漏的辩解说:“北虏向来狡险,即便少有动静,也不能不防,督师万万不可麻痹轻敌阿。”
秦德威却说:“北虏逐水草而居,近来大沙窝渐成沙漠,本督师料知小王子已有东迁之意,欲往辽东镇方向而去,哪还有心思南下寇边?”
白总兵顿时大吃一惊,对小王子部落即将东迁的这个消息,他真不清楚,可是秦督师又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官场伦理,白总兵不便当面直接质疑上官的真假,只能答道:“下官从未听说过这个消息。”
秦德威便喝道:“本督师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此事千真万确!尔你身为总兵官,连对面敌虏的动向都探不明白?难道要本督师判你一个失职?”
反正秦德威知道在历史上,小王子部落确实迁移到东部辽河流域那边去了。
白总兵无语,既然秦督师如此肯定,那小王子即将东迁这个动向八成就是真的。
如果较真起来,确实也算自己情报失察了,然后就看秦督师是否真的打算较真了。
不知不觉间,自己这老边务居然被年轻督师拿捏住了一点主动权。
不愧是传说中的文魁,白总兵暗暗感慨。他正在琢磨该怎么回话,心神不稳的时候,突然又听到秦督师说:“还有吃了小败仗瞒报的事情,你说本督师要不要追查?”
白总兵又是吃了一惊,下意识问道:“督师初来乍到,又是怎么知晓的?”
秦德威睁大了眼睛,诧异的说:“宣府镇竟然还真有未曾上报的小败仗?本督师只是随口一诈而已。”
白总兵:“......”
秦德威迟疑着说:“莫非你想主动交待?”
白总兵忽然行了个礼,很光棍的说:“下官心服口服了!督师不必再试探了!
如今宣府镇除去分守各路营堡、边墩的官兵,驻扎在镇城的兵员不足两万,督师看着调遣吧!”
秦德威沉吟片刻后,下令道:“本督师不要步兵,只要精骑,所有步兵仍旧留下守城。
你亲率两千精骑,两日内必须出发,先前往阳和城增援!本督师已经一路传了谕令过去,令大同镇预备草料!”
阳和城就是阳和卫的卫城,距离大同城百里,是宣大总督平常驻节地。
正所谓军令如山,白总兵接了命令就去准备。
晚上,秦德威召吴姓文书前来,又记录了三首诗,然后早早的睡了。
又到次日,秦德威继续带领亲兵踏上行程,沿着驿途向西而去。一路驱驰,当晚夜宿怀安卫。
过了怀安卫差不多就到了大同镇辖地,然后在黄昏时终于抵达了阳和城。
这里才有正经的总督标营,是宣大总督大本营,设有标下参将、游击各一人。再加上分路参将、本城守备,全城兵力也有一万人了。
但这次俺答深入南边山西腹地,军情紧急,秦督师当然不能像平常那样,坐在督院里发发公文就行。
所以秦督师并没有在大本营阳和城久住,休息一晚后,继续带领家丁和五百亲兵去了大同城。
阳和城距离大同城不过百里距离,骑马半天就到了。
这大同城堪称是方圆数百里内最大的雄城,城墙周长十三里,墙高四丈二尺。
接到牌票得知宣大总督要来,大同巡抚史道、大同镇总兵王升便在东门阳和门外迎接。
其他参与迎接的还有户部驻大同管粮郎中、大同知府、兵备道、游击、坐营参将等等文武官员。
无论出于什么缘故,反正这史巡抚、王总兵两人都不希望总督过来。
总督亲临大同督师,很明显就是对前一阶段的战事不满。
但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迎接礼节都不会差了,该有的表面功夫都有。
史巡抚还很恰到好处的称赞了秦德威几句:“云中本地气候刚烈,未秋先霜,五谷之种多难养,物产素来匮乏,守军苦不堪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9/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