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1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3/1309


另一个跟曾后爹乡试同年的老朋友沉坤,这次也如同历史上那样中了。在原本历史上,沉坤乃是这科状元。
另外除了亲友之外,秦中堂榜单上也颇见到了几个历史名人。
或者应该说,每科榜单其实都能见到历史名人,这也是穿越者翻阅榜单时的最大乐趣之一。
嘉靖二十年的中式者里,名气比较大的有未来的首辅高拱,四大新生代青词宰相之一严讷,还有严阁老最有名的党羽之一鄢懋卿,未来的镇边名臣王崇古等等。
看完榜单,秦德威又对马二问道,“归有光、吴承恩等人在何处?”
马二答道:“他们二人连带何良俊、王逢元一共四人,昨晚在外书房喝酒喝到酩酊大醉,至今尚未醒来。”
秦德威摇摇头,这些扑街仔大部分在原本历史上连乡试都中不了,本时空全靠自己提携才走到京城会试考场,考不中很正常!
然后秦德威就对马二吩咐说:“等他们醒了,就告诉他们,下次等老师我当了主考官,然后再来考!不然就别白费那力气了!”
此后秦中堂出门正常上班,不过晚上没有直接回家,却先来到礼部尚书张老师家里拜访。
今晚是张老师休沐的日子,见到秦德威,张老师就问道:“近日朝廷没有什么大事,你怎得突然来访?”
跟老师没什么客气的,秦德威直接说:“会试结束了,上奏报读卷官、执事官人选?”
张老师就反问道:“那你有何想法?”
秦德威指着自己说:“报读卷官人选时,报上我!”
科举大三关里,会试后面就是殿试,决定最终名次,而殿试读卷官就是事实上的考官。
因为殿试在名义上的考官是天子,所以审阅试卷的大臣只能叫读卷官不能叫考官。
按照惯例,读卷官由内阁阁老,以及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翰林院、詹事府的掌事堂上官来担任,一般人数十多个。
张老师看着秦德威,有点为难的说:“内阁大学士都会充当读卷官,但你到底算不算内阁大学士?”
秦德威叫道:“我这东阁大学士是假的不成?老师你尽管把我名字报上去,反正最后决定的人皇上!”
张老师一想也对,秦德威这么刺眼的名字,皇帝一定能注意到。报个名也没什么大不了,准不准就看皇帝的圣意了。
而后在报名的时候,礼部就将秦德威放进了读卷官名单里。嘉靖皇帝批了一个“准”字,没有对名单做任何删改。
当读卷官名单出来后,看到秦中堂的大名赫然在列,朝廷上下的想法就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读卷官十多个,秦德威一个资历排名并不靠前、实际官职三品的人,能起到的作用有限,所以也不用大惊小怪的。
在别人眼里,很大程度上,秦德威八成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因为能参与读卷的官员,都是最核心的重臣。参与读卷对大臣而言,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秦德威这么虚荣的人当然不会错过。
会试过后,京城再次上演万年不变的几家欢乐几家愁局面,狂喜和失意的人互相交错,造就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
本来与秦德威无关,但官场又有流言说,秦中堂这次会试上无所作为,明显是对严阁老怂了。
这流言传到秦中堂耳朵里时,又让秦中堂感到很蛋疼!
如果强力插手,总有人指责自己无事生非不消停;如果什么都不做,又会被人看低,甚至怀疑自己不行了,权臣真难当!
成化朝之后,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殿试日期基本都定在三月十五日。
殿试当天没读卷官什么事情,所有试卷都被湖名弥封后,送进渊阁保存。
为防止舞弊,所有的读卷官当晚集体夜宿于礼部,并于三月十六日前往渊阁看卷。
包括首辅翟銮、大学士严嵩、六部尚书在内的十多名读卷官从礼部出发,经过长安右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左顺门,抵达渊阁。
秦德威忽然抢先几步走到前面,又转身对众人道:“欢迎诸公位临渊阁!可惜都肩负抡才重任,我就无法尽到地主之谊了!”
其余众人:“......”
你这意思,就是说你是渊阁的主人呗?只要严阁老不打你,随便你说。
然后秦德威就一马当先的走进院落,又站在“春为一岁首,月傍九霄多”的春联前面,对众人道:“我已经吩咐过,将中堂收拾清空了,专为阅卷之所!”
众人算是搞明白了,秦德威混进读卷官队伍,不仅仅是为了虚荣,也是为了强行刷存在感!
渊阁中堂的正中间,摆满了三百来份试卷,众人先绕过试卷,对着大成至圣先师的牌位拜了拜,然后才开始准备阅卷。
科举考试这么多届了,很多程序都已经形成惯例。
比如殿试读卷,首辅一般不参与直接看卷,而是负责总览和总核。而首辅之外的读卷大臣,按照品秩排列好,依次开始看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3/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