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1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3/1309


平常太监活动范围大部分在宫里,与大臣交集并不算多,在朝会上太监一般也不会发言。
特别是太监可以出宫,但大臣却不能轻易进宫,所以大臣很难直接亲眼看到太监互相争斗的场面。
今天两名大太监的内讧,让不少大臣开了眼,不由得连连感慨,这太监互相攻讦起来,比文臣之间恶毒多了。
或许还要感谢一下秦中堂,让大家看了场好戏,窥测到太监是怎么内斗的。
想到这里时,有些心思比较灵敏的人就发现,秦中堂今天主持朝会—姑且算是主持吧,点名别人出来发言,都是很有技巧性的。
吏部尚书跳出来时,就点名政治野心比较大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发言;东厂跳出来时,就点名要压制东厂的司礼监掌印说话。
然后秦中堂在中间“引导了”几句,结果就吵得一地鸡毛了。
听着两大太监撕逼,嘉靖皇帝忍无可忍的呵斥道:“张佐秦福你们两个够了,都闭嘴退下!这是朝廷的事情,内监就不要多嘴了!”
从这两个人互相攻击话里,随便就能分析出,考成法给两人中的谁主持都不行。
因为这两人实权太大,职位又太敏感,距离皇位太近,再得到考成法就有失衡的危险,甚至能威胁到皇权。
所以在皇帝眼里,你们两个太监不要浪费时间,可以退场了,这里没有你们的事情!
秦太监暗骂几句,某位小兔崽子一点良心不也讲,让东厂占点便宜又怎么了?
也不想想,今天是谁给你制造了“一言堂”的机会!
再说刚才他秦太监之所以跳出来,那不是看到有大臣开始支持内阁严嵩,所以才跳出来吸引火力吗!
都是姓秦的,怎么一点默契都没有!你难道没有发现,只有东厂才能通过明争暗帮的阴阳手段,才能帮助你与内阁争权?
在这个问题上,皇帝的心思是变幻莫测的,别以为你秦中堂人多势众就能成功!
有的时候,人多势众、声势浩大反而是劣势,你那些党羽未必能发挥出作用!
简直就是猪一样的队友!不知好歹!看你秦中堂怎么与内阁争!
却说两个大太监先被秦中堂挑拨离间,又皇帝喝退后,大臣们的心思重新活跃起来了。
排除了外来的风险,肉又烂在锅里了,那么谁才能伸手从锅里捞肉?
在“主持朝会”位置上越发得心应手的秦中堂,气定神闲的开口道:“谁能告诉我,刚才诸君说到哪里了?”
便有人暗自吐槽,秦中堂是不是得了“健忘”的毛病?没多久之前的事情,这都想不起来了?
还没有坐上宰辅位置,先得了宰辅“难得糊涂”的病!
大部分人都很谨慎的装聋作哑,毕竟秦中堂已经在朝六年了,喜欢钓鱼这个习性,已经广为人所熟知。
焉知这句明知故问,不会是鱼饵?
秦德威见状,心里不由得再次感叹,钓鱼真的越来越难了。
但终究不乏“大聪明”,开口答道:“刚才已经说到,如果吏部和都察院皆不合适,考成法不妨交由内阁主持施行!”
秦德威又笑嘻嘻的问道:“那么是谁提议的?我想不起来了。”
“大聪明”也不禁愕然,难道你秦中堂连这都忘了?
不就是原左都御史屠侨和原吏部天官许瓒吵架,然后屠侨发现吵不过老官僚许瓒后,就主动果断转进,转而提议支持内阁吗?
再说,屠侨这个“原左都御史”能获得发言机会,还是因为被你秦中堂点名!你秦中堂怎么能自己都忘了?
从其中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就连“大聪明”也不敢随便答话了。
在朝堂上说事或许可以随便说,但随便说人就是很危险的行为。
在沉寂中,忽然有人开口答道:“就是屠总宪提议的,你秦板桥莫非真记不起了?”
众人循声望去,答话的人却是原吏部天官许瓒!顾不上揣测许瓒的心思,众人又连忙去看秦德威的反应。
只见秦中堂还是笑容可掬的模样,对屠侨说:“屠总宪!我再给你一次组织语言的机会。”
屠侨预感有些不妙,但当中说出去的话,不可能随便收回来修改。
再说他也不觉得这有多大问题,难道必须支持你秦德威才行?难道你秦德威不知道什么叫言路畅通吗?
大明朝廷最大的政治正确之一,就是言路畅通啊!
见屠总宪执迷不悟,众人又做好了迎接秦氏疾风暴雨的心理准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3/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