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12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4/1309


说实话,秦德威今天的“温文尔雅”让很多人渐渐的感到不习惯了。
又听到秦中堂不疾不徐的对屠侨说:“昔年太祖高皇帝废除丞相后,曾有诏令再敢言恢复丞相者斩,敢称赞大臣德政者斩。
如果你提议让内阁主持考成法,会不会让世人误会,你别有居心啊?”
屠侨:“......"
这两件事,扯得上关系吗?
秦中堂便稍稍解读了一下:“内阁辅臣本就是执政了,再握有考成法,通过六科直接监管百官和各衙门,就更权重了。
仔细想想,这样的加权后的内阁比丞相又差多少?
所以提议内阁管考成法,与复立丞相和称赞大臣德政没有本质区别,很可能就是殊途同归啊。
虽然明面上没有复丞相之职,实际上却是复丞相之权。”
众人:“......"
你秦中堂这个解读,还能更生硬点吗?你不能因为现在是“一言堂”,就这样滥用话语权啊!
最后秦中堂语重心长的说:“何况屠总宪你身为原都察院之首,职责本该是统领御史监察百官纠劾风气,但你却主张给内阁加权,这实在有些不合体面。
你屠总宪去年才入朝,很多时候经验不足导致考虑不周。若不听我这种老人之言,吃亏就在眼前啊。
听我一句劝,你对此要慎重三思,再重新组织一下语言可好?”
听到最后这段,很多人忽然又感觉,秦中堂前面的解读又不那么生硬了。
其实屠侨的心思,有些人也明了,可能是指望严阁老拿到考成法权力后,分点职责给都察院。
毕竟内阁大佬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分出一部分具体工作给都察院,也是很顺理成章的。
应该说,想争权是人之常情,屠侨的言行从官场逻辑上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真架不住“一言堂”的秦中堂的魔鬼解读啊!
本想看笑话的秦太监,忽然感觉自己可能是个多余的?秦德威可能根本不要什么队友?
直接搞出今天“一言堂”的秦太监,初衷只是想着,让秦德威能站在一个有利的位置上,无论形势怎么变幻,都可进可退游刃有余。
但没想到,秦德威还藏着“考成法”这样的思路,借着“一言堂”机会就开始兴风作浪。
目前看来,吏部不行,都察院不行,内阁不行,东厂不行,司礼监也不行!
假如采用排除法来做决策,到底是哪里才行?
秦德威友好的劝退了原左都御史屠总宪,又顾左右而道:“考成法事关重大,不可轻忽,诸君尽可畅所欲言!”
这会真冷场了,真没有“大聪明”了。
但嘉靖皇帝开口了,对秦德威质问道:“若都按你的心思,朕也别无选择,莫非只有军机处才行了?”
秦德威连忙朝向皇帝,不假思索的奏道道:“若说只有军机处,倒也不是!”
嘉靖皇帝显然不信,又喝道:“那你又是何意?难不成还有更合适的?”
秦德威奏对道:“臣所构想的是,各衙门呈交的底册放在军机处,每月核对一次,每年总核一次。
然后每次的稽核结果,都由军机处报给内阁,由内阁进行处置!”
殿内众人听到这里时,齐齐诧异不已,难道秦德威今天真改性了?竟然懂得分权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共享精神?
还以为你秦中堂打算让军机处独占考成法,结果竟然拉上了内阁一起。从历史经验来看,不会有这么好心吧?难道还是鱼饵?
嘉靖皇帝也是有点错愕,好像自己又错怪了秦德威?
但嘉靖皇帝细想后,感觉这个构想没什么毛病,也很对自己的口味,就下旨道:
“就按秦德威所献方略执行!军机处收取底册并负责总核,内阁负责对结果处置!”
然后又指着那一堆辞官奏疏道:“等各官先交上考成底册后,再由秦德威批答奏疏!”
说完了后,疲惫不堪的嘉靖皇帝没有再停留,直接起身走人了。
众人正要散去,忽然秦中堂高声道:“诸君慢着!关于考成法,我再讲一刻钟!”
众人一起叹气,但又不敢不听,辞官奏疏还在秦德威那里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4/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