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1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1309


张御史显然也看到了出现在公堂外的少年,他来之前是做过功课的,知道这是个重点人物。
只是此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张御史心里不由得犯嘀咕。
在这案子发动之前,他们各项计划都很周详,有人专门负责收拾小学生秦德威,不让秦德威干扰到审案。
没想到秦德威还没被收拾,就先出现了在这里,这也许是个变数。但也无所谓,大势之下,若干小小变数无足轻重,改变不了大局。
反正此子也蹦跶不了多久,一会儿自然有人来收拾他!
秦德威站在堂外,向着里面高声道:“童生秦德威,特来作状师,替冯县尊应对问讯!”
京城这种地方,不怕事的刁民很多,顿时公堂外人群哄笑,有人叫道:“小秦先生你又来做状师了!”
又有人叫:“别人亲眼看到,你说要在家闭门不出考秀才!”
秦德威恶狠狠的回头:“读书人的事,你们懂个屁!”
神踏马状师!这时候也能有状师吗?张御史决定先给个下马威,拍案大喝道:“堂下之人无礼之极!为何不跪下回话!”
秦德威愕然抬头,质疑道:“这位御史老爷你是不是没坐过堂审过案?在下是个双案首童生!”
张御史冷哼道:“童生又如何?又不是功名,哪有见官不拜之礼遇!”
秦德威又答话道:“论理童生确实没有功名,但勉强也算是半个读书人身份了!
在公堂上,一般懂事的官员出于勉励读书的心意,都会特别关照童生免跪,更别说在下这样的双案首。
所以这位御史老爷你为了自家官声着想,还是别要硬逼在下这双案首跪着回话了,不然传了出去,未免有凌虐读书人之讥。”
张御史总感觉自己被讽刺了,又喝道:“好个刁嘴的小儿,左右何在”
秦德威想起什么,突然又叫道:“对了,在下年纪未满十五,大明律例公堂之上不得加以拷讯!”
没几句话,张御史就被气得上头,叱责道:“滚下去!这里不用状师!”
秦德威露出奇怪的眼神:“这位御史老爷,您是不是真的没坐过堂审过案?用不用状师也不是御史老爷你说了算的。
你坐的地方不是都察院,是县衙公堂,冯县尊也不是待罪之身。你坐在公案后面,难道不知道应该怎么对待体面人?”
不等张御史再次发火,秦德威又赶紧科普道:“举人以上的体面人,或者是妇人之类涉及名节的人物,被公堂传唤问话时,是可以派人代替回话的!
这就是官府给予体面人的待遇,冯县尊难道不比举人体面?只要他有意愿,难道不可以找个人代替回话?”
张御史:“”
踏马的案子都不想审了,吵架怎么才能吵过这个杀千刀的小学生?
公堂外又是一阵哄笑声,故老相传,只要小秦先生上堂果然好看。
秦德威站在公堂门外,遥遥对着冯知县叫道:“冯菜啊不,冯老爷!您需要状师代替接受问讯否?”
从这嗓音中,冯县尊听出了戏谑,听出了调侃,听出了嘲弄他多么想像往常一样大喝一声“滚”,但还是闭上眼,屈辱的点了点头。
秦德威顿时从门槛外蹦了进来,走到冯县尊身边,嘴里还嘀咕着大家都听不懂的话。
“菜鸡非要抢C位,人菜就算了,还骂走辅助送人头最后还是靠辅助死命保。”
可惜这里暂时已经是别人主场了,虽然值堂差役们听见了,也不敢不懂装懂的捧场大笑。
张御史不耐烦了,以吵架专业闻名的御史居然放弃了与小学生吵架的念头,当即拍下惊堂木,喝道:“开始点名!”
“慢!”秦德威却又强行插入,质疑道:“这位御史老爷你是不是没有坐过堂审过案?”
张御史盯着秦德威,你踏马的有种敢把这句话再说一遍?
秦德威没顾上张御史的情绪,又科普道:“对体面人的问讯审理,自然也不同于普通人啊!
这位御史老爷你想想,假如你审讯的是一位妇人,难道能不顾妇人名节,容许大庭广众之下被人围观吗!”
然后指着公堂外看热闹的人:“县尊乃是一县父母,代表着朝廷体面!这样被人围观,成何体统!
这位御史老爷,你就打算这样折辱代天子临民的亲民官?不是在下怀疑,您真的坐过堂,审过案?”
张御史:“”
公堂外一阵哄闹,纷纷指责小秦先生不仗义,自己进去了就不让大家看热闹了。
张御史又扭头对坐在公案左侧的冯知县问道:“冯大人你能告诉我,你平常是怎么忍的?”
被审待勘的冯知县居然对审问自己的张御史产生了些许同情,叹口气回答说:“张大人啊,你忍啊忍啊就习惯了,反正你也不是第一个吵不过他的御史。”
就一次没忍住,便坐在了这里给别人当孙子,教训惨重。
听到还有别的御史也撞过邪,张御史不知为何就觉得不那么丢人了,便喝令差役,驱赶公堂外人群。
秦德威又提醒道:“县尊被问话,或许涉及县中机密事情,不便外泄!而且县尊毕竟与本衙门情熟,请断绝县衙内外交通,严禁擅自出入,以免传递消息通风报信!”
看在没有加“你是不是没有坐过堂”这个前缀的份上,此建议貌似又是严格限制冯知县的权力,张御史就欣然采纳了。
如此公堂逐渐变得肃静,气氛也紧张起来,张御史带来的书办开始点名。
十二名钱业东家全都到了,施文明也到了,如此人就齐了。
这十二名东家类似于原告身份,便先推出个代表陈情,还是被知县勒逼敲诈那一套说辞。
而施文明则类似于佐证身份,钱业代表陈情完毕后,张御史就询问施文明,一一证实确有四千两银子之事。
这些程序都很顺利,因为秦德威只在旁边冷眼旁观,没有打岔捣乱。
其实这四千两银子的事儿真有点不好说清,在冯知县看来当然是钱业公所自愿购买官股的商业行为,但钱业公所反口一咬说是被强迫敲诈,吵到最后估计也是看老天爷信那边了。
秦德威暂时没管这个,因更严重的问题在后面。
张御史又质问冯知县贪赃二千两之事,毕竟本该入县库的四千两消失了一半,县库如今只存有二千两。
对此指控,冯知县断然否认。
但施文明却作证说,他从县库取了二千两源丰号银票,交予了冯知县。
又传了县库吏员来问话,县库吏员说当时施文明代表县尊来取银票,他们不敢违抗上司命令,确实将二千两银票交给了施文明,其余二千两银票拿到源丰号换成了现银。
秦德威终于确定,施文明原来是个卧底!然后假充污点证人!问题就出在施文明身上!
张御史貌似公正的对冯知县问道:“冯大人你有何话说?”
秦德威代替冯知县开口应对道:“这位御史老爷啊,你是不是没坐过堂、审过案?”
张御史:“”
他开始考虑,如果在公堂上拷打十五岁以下未成年人,自己会受到什么处分?值不值得赌上官场生涯干一次?
===第一百六十八章
没白读春秋啊===
作为冯知县的代言人,秦德威当然有资格答话。他指着施明,质疑道:“此人从县库取走了二千两,那是此人的问题,与冯县尊有干系?”
先前还以为这小学生多么难对付,原来到了真正需要专业的时候,也不过如此!张御史不禁又起了轻视之心。
随意回应道:“施明所行乃是幕僚之责,在别人眼中,代表的就是冯知县。若非如此,库吏怎会将银票交给他?
幕僚与书吏、差役等身份不同,若幕僚犯了公罪,东家就应当同罪连坐,这里面的道理别说你不懂!”
张御史这意思就是,书吏差役这些人是县衙所属公务人员,如果犯了罪,知县最最多就是失察,只负所谓的领导责任。
而幕僚是知县私人聘请的,知县对幕僚负有全责,如果幕僚在公事上犯了罪,知县无论知情与否,就要连坐。
所以按照这个理论,施明如果以幕僚身份从县库拿了银票,就算知县否认,那知县也具有同样责任。
又如果知县知情,那么知县就是主使,负全部责任,那幕僚只是个跑腿办事的。
总而言之,冯知县是跑不掉责任的。
秦德威看着施明,下通牒一样的劝道:“最后给你一次机会,你可是冯县尊的老乡亲,望你迷途知返,不要在这里做什么证人了!”
施明却狠声道:“公义在此,不敢以私情废公义。”
秦德威忍不住就扭头对冯知县说:“你看看你,都找的什么垃圾,还老乡亲?现在我要往死里弄他,冯县尊你还想拦着我吗?”
冯知县闭目养神,装死谁不会啊,只要能过这关,都可以忍!不过听到秦德威这轻佻口气,他突然就放心了,估计躺赢妥了。
施明对公案磕头道:“这姓秦的竟敢当堂威胁在下,请御史老爷做主!”
张御史见秦德威这肆无忌惮的模样,忍无可忍的把公案拍的震天响:“你这状师再胆敢妄言恐吓威胁证人,便打出公堂!”
秦德威叹口气,冯知县的问题真不好立刻解决,手里没任何证据就说不清,那就只好先解决有问题的人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