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1309


这差事主要难处在于,他这个钦差定位模糊,也没有先例,权限有多大不确定。而且中高级官员自带特权,自有体面,不可能能随便囚禁。
但如果不能囚禁官员,只是喊过来问话,那实际效果只怕无限接近于零。
等问完了话,只怕出门就销毁证据去了,而且问了一个人话,场外其他人肯定就开始有针对性的串联,不会让你查到什么实证的。
秦德威轻松的说:“此有何难哉,大司马你找个舒适并方便住宿的地方,请他们这些有线索的人过来喝茶啊。
当然并不设公堂审问,只是给他们笔墨纸张,让他们自己写问题,写不出来的就继续留宿做客。
吃的喝的都按着高标准供给,所有的体面都给他!当然隔绝内外交通,不要让他与外界联络!
所以咱不承认这是囚禁,只是请他们配合朝廷钦差整顿工作。在配合结束之前,不让这些人离开而已。”
王廷相一开始听到“喝茶”这些话时,还不以为意,只当小学生信口胡扯。但越听越觉得很妙,很能解决一些差事困境。
第一是顾及朝廷官员体面,名义上不方便审问、囚禁的问题,第二是防止互相勾连串通的问题,都可以这样解决。
秦德威总结道:“这不叫审问,也不叫囚禁,这叫两限!在限定的时间、限定的地点,配合朝廷钦差工作交待问题!被掌握线索了还不肯交待的,就是对抗朝廷!”
王廷相终于给予了肯定性的回答:“可行!本官看会同馆这个地方,作为两限地点就很合适!”
秦德威有点不妙的预感:“老大人您的意思是?”
王廷相非常确定以及肯定的指示道:“我的意思就是,你作为会同馆书手,现被征调为钦差属员!
本官签出谕令,发给你牌票,会同馆两限地点交由你去布置,赶紧行动起来,三天之内要完成!”
卧槽!秦德威立刻麻了,自己悠哉游哉的读书生活要乱了。
王大司马也没想到,这才十三岁的小学生书手居然很有点技术性老官僚的反差萌架势,那还雕琢个什么,直接拿来用吧。
不用白不用,大明没有童工法。每月工银一两银子一石米而已,性价比实在太高了。
就是撰写西番述略只给两个月期限,似乎有点短了,回头再延期一下。
7017k
===第一百七十八章
非你不可啊===
一开始秦德威没有多想,但从兵部回到会同馆后,就发现会同馆确实是个非常合适的地点。王廷相在第一时间能想到会同馆,确实也是做事有两把刷子的人。
前文介绍过,会同馆性质就是大明国营涉外招待宾馆,所以在设计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住宿舒适性是有保障的,硬件基础设施还可以,二是很注重内外隔离。
这两个特点恰恰完美契合了“两限”的需求,既要给被请来的官员一定体面待遇,又要防止内外勾连。
王廷相的谕令也传到会同馆,宣布秦德威负责一项任务,其他人暂时听从安排调度,当然不会说明目的。
秦德威本身就已经是知情者了,让秦德威负责两限地点布置,能减少前期泄密风险,这也是王廷相考虑的因素之一。
秦德威i折腾了两三天,看着布局划出了五个院落作为预备地点,然后又是让杂役打扫清理,又是向王廷相申请调动官军,布置看守。
此后秦德威又加班加点搞出一个“两限章程”,对各种细节进行了明确,王廷相看过后大加赞叹,全部采纳。
然后王廷相便正式公布,这次钦差整饬官吏事务行辕就设在会同馆。
登时在南京城里引起了不小的议论,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哪个官员把会同馆当差遣驻地,不知道王大司马这次抽了什么风。
当然大部分官员虽然很关注,但仍然不会觉得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南京城这么大,倒霉事情哪能这么凑巧的就落到自己头上?
看着场地已经布置差不多,王廷相就把秦德威召来,告知说:“本官已经决定,第一批两限名单就按照你说的来。
根据江宁县衙提供的线索,先请户部胡侍郎、都察院唐佥宪和御史、府衙华别驾这四人,到会同馆来接受两限调查!”
秦德威大喜,赞美道:“老大人英明!如此可事半功倍矣!”
王廷相没管秦德威说什么,又道:“这是本次钦差事务的第一次实质性动作,务必要做成了!”
秦德威对此完全同意:“确实如此!第一次极其重要,必须要将威信树立起来,让后来者产生敬畏!若第一次开张就不叫响,以后再想响亮起来就更难了。”
王廷相点头道:“看来你也很明白第一次的重要性啊,那本官就放心了!所以就辛苦秦小朋友,烦你将这些人都请到会同馆来。”
秦德威:“”
为什么又是我?大司马你手底下就没有别人了?
王廷相语重心长的说:“这是本官对你的信任,如此重任非你不可,你务必不要辜负重托!”
秦德威急忙说:“等等!在下和这些人素来有仇隙,如何好会面请人?”
王廷相早有定计:“正因为如此,故而本官思前想后,非你不可啊。
本官现在是什么差事,别人都知道,若本官贸然去请人,会不会让人疑惧?会不会让别人先有了提防之心?”
秦德威推脱道:“那也不用让在下去,只怕他们见了在下,便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反而误事!”
王廷相如此安排,当然也有自己的道理,稍稍解释说:“让你去就是反其道而行!看到了你,就会让他们将注意力都放在你身上,而且会让他们产生误判!”
秦德威完全没心理准备,之前就没往这方面想过,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误判?”
王廷相胸有成竹的说:“他们看到本官派你去请人,也许会以为,这是本官在暗示想保下你,所以请他们过来说和,他们又怎么会不给本官这个面子?”
秦德威无语,这大司马也很会算计人心啊,不愧是在几个省都当过布政、巡抚,一路靠业绩升到尚书的人物。
王廷相又道:“如今钦差行辕威信尚未建立,无法做到一纸公文传唤,就能让人束手听命。如果动用强制措施,只怕名不正言不顺的惹出纠纷,阻碍差事推进。
所以第一次总要想点取巧的办法,如果你不肯出这个力,那第一批名单就换换人,本官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取巧的办法。”
秦德威咬牙道:“我去!”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能不答应吗?
不知为何,秦德威开始怀念在冯知县身边当幕僚的日子了。如果全天下官员都像冯知县这样淳朴,那该有多好?
自从跟着王大司马办事,自己好像就没那么自在了。此事了结之后,还是辞掉书手员额,回归县衙去吧。
王廷相望着秦德威的背影笑而不语,良材还是需要雕琢啊,有机会就该让他接受锤炼。自恃才华天赋又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养成骄矜散漫习性。
秦德威哪知道王大司马的良苦用心,领了任务就只能办事去,为防挨打带了几个军士出门。
从会同馆向南走,又拐了个两弯就来到青龙街上的户部。
秦德威拍着户部门厅书吏的桌案,问道:“奉大司马钦差之命来请人,胡侍郎在不在?”
书吏向左堂户部侍郎公房那边通报过后,便传了话出来:“少司徒并不在衙门里。”
“那少司徒在哪里?”秦德威又问道。身上带着任务,怎么也得找到人啊。
这会儿户部书吏们就不肯透漏去处了,全都推脱说不知道,上官的行踪去向哪能随便对外人说?
秦德威感觉自己被糊弄对待了,大怒道:“现在是公事时间,胡侍郎这样堂官竟然不在衙门坐堂,人又不知去向,你们也是一问三不知!
我看着是你们整个户部风气涣散,从上到下全都应该整顿!若找不到人,我也只能如此回禀大司马了!”
书吏担不起秦德威扣来的大帽子,没奈何,只能又去请示了。然后户部尚书发了话,让书吏们把知道的情况告诉秦德威。
原来胡侍郎今日给衙门书吏打过招呼,说今日有个弘治朝进士聚会,便不到衙门了,有事可以去会场找。
只是书吏不会轻易把这个信息往外泄露,谁知道碰上一言不合就扣帽子掀桌子的秦德威。
===第一百七十九章
老干部茶话会===
秦德威按着户部书吏告知的地址,来到位于武定桥西边一点的秦淮河畔罗家河房。
通报来历,重点说明自己乃是受大司马差遣,于是秦德威就被主人家请了进去。
只见这庭院里面种植有大片的竹林,在竹林掩映中又筑有台榭,连带游廊,三面环竹林,一面对秦淮河,颇有意趣。
台榭里面坐着七八个老头子,正一边喝茶,一边畅所欲言。
秦德威远远看了几眼,这简直就是老干部茶话会啊,而且居然发现有几个眼熟的。
除了胡侍郎外,还有本地文坛盟主顾老先生,以及有过两面之缘的本地藏书家罗凤老先生,还有国子监祭酒湛若水老大人。
其余其他人,秦德威真不认识,但他明白,肯定都是大人物。
来之前就知道,这场是弘治年科聚会,顾名思义,就是先帝的先帝时代,弘治年间的进士聚会。
那个时代距离现在,最短也有二十六年了!能在官场坚持三十来年的,没有被罢免,没有被致仕,没有被贬谪,也没有去世的,都能是什么人?
只怕低于四品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所以说起来,这场可能是整个南京城最高端的聚会之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