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1309


秦德威你这样跑路,是想走一路传播一路吗?跟知县武大郎的朋友黄堂学吗!
他觉得,有必要让霍侍郎看看这封文书,以及后面的诗。
寇公子也打开了秦德威留给自己的书信,只见上面写道:“在下护送忠良直臣家人上京,不想在聊城遭遇霍侍郎与权阉家人截击迫害。
听闻奸邪仍有网罗追杀之意,我等不敢在聊城继续逗留,今日仓皇离去,唯有拼尽全力护送忠良,只希图沿途寻求庇护而已。”
寇公子站在秦德威的角度,用秦德威的行事风格,稍稍想象了一下,所谓的“沿途寻求庇护”是个什么意思?
每到一处,就大张旗鼓的声称被迫害追杀,并投书当地衙门寻求保护?
然后这一路上的府、州、县、河道、守、巡各种衙门,就全都知道霍侍郎和麦祥的这点事儿了?
会不会有好事的官员,真踏马的整出点兵卒战船之类的,护送忠良进京?
望门投止?张俭?这画面太美,寇公子不敢替霍侍郎想了。
不得不说,这秦德威的造势能力实在太秀了,比他的诗词还秀,简直独步天下。
寇公子忽然也觉得,有必要让霍侍郎看看自己手里的书信。
于是在霍侍郎眼里,寇家父子这两人,一个看文书,一个看信件,全都翻来复去看了好几遍。
他正不耐烦时,又发现这父子两人齐齐抬起头,用十分诡异的眼神看向自己。
然后又不约而同的将手里文书(信件)一起递给自己,还用怜悯的口气说:“霍公先看看吧......”
霍韬莫名其妙的接过来,三下两下的迅速浏览完毕,顿时一口血从心口冲向喉咙,眼前直直的发黑。
突然又有个差役从外面疾跑过来,冲到了门外,对着屋里叫道:“大事不好!听闻曾知县被迫辞官,有义士愤而纵火,烧了霍大人的座船!”
寇知府还有理智的大喝道:“混账东西!什么义士,这是暴徒!抓住人没有?”
差役干脆利落的答道:“这义士跑了!找不到人!”
寇公子突然惊呼一声:“霍公!”
众人转头望去,只见霍侍郎已经气急攻心,瘫在椅子上昏了过去。
寇知府慌忙的呼唤仆役:“快抬起霍公,送回驿站休养!”
霍大人挺住!千万别在府衙里挂掉啊,但驿站是县衙管理的,那就不关自己事了。
.
===第二百八十四章
到达京师===
寇知府看着仆役们将霍侍郎抬走,忧心忡忡。
半个多时辰后,仆役们回报说,已经将霍侍郎送回了崇武驿,人还活着,并且帮忙请了医生。
寇公子有意宽解父亲心情,笑道:“幸亏父亲一直拖延,这下迷局自行分晓,不用再两面为难了。”
寇知府还是唉声叹气,脸上忧色难去。
寇公子又问道:“父亲何故还是如此忧虑?那霍侍郎以后再怎样也不干府衙的事情了,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寇知府长叹一声说:“怕这少冢宰以养病为名,停在聊城不走了!”
从目前形势看,霍侍郎最有可能的选择肯定是先托病不出。但他只要呆在聊城养病不走,对地方官来说就是个大麻烦啊!
寇公子还是有个关节没明白,又问道:“为何曾知县要辞官,霍侍郎就束手无策了?这难道不是他寻求的结果吗?”
“那性质不一样。”寇知府对儿子解释说:“霍侍郎本意是泰山压顶找曾知县的罪名,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然后是否用这个罪名逼曾知县丢官,只是顺带的结果。
结果曾知县直接躺平摆出辞官的架势,让霍侍郎反而无处下手了。官职都不要了,霍侍郎还能怎么打拳?按照一般官场规矩,斗争再激烈,丢弃了官职,那就该到此为止了。
而且辞官的原因还变成了遭受霍侍郎和权阉联手欺辱,不但跟霍侍郎预期的性质完全南辕北辙,而且还成功的把霍侍郎拖进泥潭。”
此后在地方衙门的严密关注下,霍侍郎在崇武驿养了两天病,就向地方索要座船,挣扎着北上。
这对寇知府当然是个惊喜了,立刻满足霍侍郎要求,迅速调拨船只,礼送霍侍郎出聊城县境。
然后又听说霍侍郎到了临清州,又停下不走,在临清州养病不出。八成是觉得在聊城太难堪,所以要换个地方养病。
虽然临清州还是在东昌府辖境,但好歹不在寇知府眼皮底下了,让寇知府松快了许多。
所有麻烦都走了,天下太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