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309


门子嘴角抽抽了几下,才提醒说:“穿堂西边那个院子”
哦哦,徐世安想起来了,是有那么一间荒无人烟、人迹罕至的屋子,挂着个静心堂的牌子。
也许就是因为没人去,所以父亲才会在那里见自己,徐世安突然很机智的想到。
秦德威此时哪还顾得上徐世安怎么想,脚步匆匆,终于在天色开始黑蒙蒙的时候,赶到了叔父家。
天色都暗了,附近熟人应该看不清自己,很安全!
秦差役已经从衙门下值回到家,正坐在屋里愁眉不展、长吁短叹,突然见侄子出现在面前,顿时大惊失色。
立刻严厉的呵斥道:“谁让你回来的!”
没时间说太多无用废话了,秦德威也不回应叔父的质问,直接问道:“叔父能不能让我见到冯县丞?”
秦差役疑惑的问:“你要见冯县丞作甚?”
秦德威很果断的答道:“其它的话也不用多说,反正要解决董捕头这个恶人,我们只能靠冯县丞了!”
秦差役觉得实在异想天开:“董捕头这种坐地虎,冯县丞外来户很难连根拔起!只要打不死他,你我迟早还会受反噬,所以你这个”
秦德威打断了秦差役的话:“叔父不用管我怎么办,请你信我,我只需要见到冯县丞!”
秦差役想到大侄子最近的表现,确实有点妖异,也许他真有什么门道?
“其实,冯老爷也问过你,似乎想见见你。”秦差役爆料说:“但被我推脱了,现在既然你这样说了,那就带你去见冯老爷。”
按照县衙的建筑格局,后衙乃是是官舍,供老爷们在任上居住。官舍与前衙是相通的,方便官老爷内部来去,不用再绕外面街道。
同时官舍另辟有一条小巷,通向县衙后面街道,方便私人出行。这条巷子日夜有差役把守,一般人根本无法通行。
秦差役带着侄子来到巷口,请把守差役去县丞宅院传话。没多久就有了回应,放了秦家叔侄进去。
到了县丞宅院,秦差役自卑,只让秦德威自己进去了。
冯县丞正坐在堂上喝茶,也是愁眉苦脸的模样,看来最近过得并不顺心。
看到秦德威后,冯县丞就开口道:“小朋友连夜到访,欲教人做事乎?”
“”
秦德威无语,这是见客人的话吗?又是小朋友,又是教做事,一下子就把天聊死了。
其实小朋友三个字,并不是玩闹的,乃是正式称呼。
此时普通读书人之间多以朋友相称,尤其是陌生人之间,开口只能用朋友来做抬头。
比如见到个不认识的,打招呼抬头就是“这位朋友”,知道姓李,抬头就可以是“李朋友如何如何”。
秦德威以小学生自居,文学方面获得冯县丞认可,被当作读书人看待,又因为年纪小,所以叫一声小朋友,在礼节上没毛病。
而且这还是冯县丞表示自己不摆架子,用读书人身份待客。至于其中有没有调侃的意思,天知道,自由心证。
不过论起语出惊人、把天聊死,秦德威怕过谁来。
他先是上前行了礼,然后恭恭敬敬的问道:“二老爷在朝廷中,一定有扎实靠山吧?”
噗!冯县丞的嘴里茶水直接喷出来,溅了一地。
大晚上的跑过来,当头这样一句话,是个什么鬼?
自己和这个小少年也就是在公堂上谈过几句心、收过他一首诗的交情,上来就问如此私密的话题,真的可以?
瞬间有还好几个疑问在冯县丞脑子里晃来晃去,他怎么知道的?他问起这个意欲何为?他是不是想巴结攀附?
最后冯县丞很有牌面的回应说:“吾辈居官,但求上不负皇恩,下不负黎庶!什么靠山不靠山的,非吾辈所求也!”
秦德韦没管冯县丞如何撇清,自顾自的分析说:
“小的在衙门里听说,大人之前出任南京行人司行人,然后从行人司转为京县县丞。如果在朝中没有强援,又如何能完成这一步迁转?”
冯县丞顿时有点惊悚,你一个十二岁的小朋友,连这都懂?
先前见秦德威对衙门公案事务娴熟,虽然惊讶但也并不是不能理解,只当他家学渊源人又有天赋,毕竟他叔父是公门差役。
可是秦德威刚才这几句话,又充分显示出对官场门道的熟悉和理解,这可就更加令人惊异了。
行人司尤其是南京行人司,是个什么衙门?就是安置暂时没有合适官职进士的地方,主要任务就是充当各种朝廷使节,纯礼仪性的。
一旦其它地方有了合适七品空缺,这些人可以从行人司跳出去补上,但这些七品官缺,同样有好也有坏。
冯恩从行人司这种垃圾衙门直接跳到比较上等的京县县丞,那必定是朝中有人,秦德威不相信这是巧合。
要不然按照南人官北、北人官南的潜规则,再搭配冯县丞那估计没进二甲的三流进士出身,位于南京的京县县丞怎么可能轮得到他?
按照正常官场安排,最大概率去处应该是陕西、甘肃这种地方,当个几任知县,能去河南山东,都算他祖上烧高香!
秦德威嘿嘿的笑了笑,在屋中烛火照明下,脸上仿佛蒙了一层诡异的阴影:“既然二老爷朝中有强援,我也不用问是谁了。
我只想问问二老爷,知道继续飞升的道路在哪里吗?如果找不到这条道路,那朝中强援岂不就白白浪费了?”
冯县丞睁大了眼睛,端到嘴边的茶水也忘了喝。你一个底层小少年,不但教我做事,还想教我做官?
就算是神童,还能有这么神?这是神仙?还是妖怪?
===第四十四章
真诚的交流===
在大明是有神童崇拜文化的,大众尤其是士人对神童宽容度很高。
冯县丞决定教育一下秦德威,这位小朋友是一个有天赋的神童,若心思走上邪路,那就太可惜了。
长大后泯然众人也就罢了,如果还能出人头地,那危害比普通人反而更大。
冯县丞想了想说:“做官便如做人,当求问心无愧。怎能仗恃靠山,肆意钻营以求青云之路?”
秦德威十足真诚:“小的从未见有如二老爷这般正直之人,二老爷若不能青云直上,那是我大明的损失!”
冯县丞有点羞愧的发现,自己可耻的感到愉悦了。又仿佛如果不接受这句拍马,就辜负了小朋友的心意。
“本官绝非恋栈权位之人,更不会为官路飞升去讨好权贵!”冯县丞仍在坚守着内心最后一丝清明。
“什么权位不权位的,小的只是想,二老爷应该为大明江山做出更大贡献!”秦德威坚定地说。
冯县丞也是醉了,明知这是拍马,可是却拍的如此令人欲罢不能销魂蚀骨,神童当真无所不能。
又听秦德威说:“堂堂正正做事一样可以青云直上,比只会钻营不知高了多少个档次,反正二老爷你有靠山,”
冯县丞放弃了挣扎,直接躺平了。谁爱教育神童谁就教育去吧,反正他冯恩一个普通而又卑微的三甲进士是没这个能力了。
秦德威边想边说:“小的替大人前途着想,下一步最好的出路就是迁转为御史!因为大人科名不彰”
啪!躺平的冯县丞又一个鲤鱼打挺,重重将茶杯顿在桌上,瞪着秦小朋友。
老爷我堂堂的三甲同进士出身,怎么到你嘴里就成学渣了?老爷我可以自己谦虚,但你连个童生还都不是!
“小的失言!”秦德威迅速补救:“小的意思是,跟一二甲相比,二老爷难以位列清流。
也就是说缺少镀金,而迁转为御史就是对二老爷而言,是最合适也是最容易的镀金方式!”
御史在大明官场体系中,是一个很特殊的官职,级别不高只是七品,和给事中一起称为科道言官。
但御史把持监察大权,允许风闻言事,在朝堂上话语权又极大,人数还多,是大明官僚体系中以小制大机制的关键。
权力大,升官快,所以御史也被天下视为清流美职,是低层官位里的小极品,也是大多数七品官员的梦想官职。
从别的七品位置迁转为御史就相当于升职,意味着资历镀了一层真金,甚至比直接升到六品更好。
秦德威继续说:“听闻朝廷选拔御史,往往从知县中择优选拔,谓之行取。主要条件有二,一是必须年富力强,二是必须正直敢为。
以小的之见,二老爷你是七品京县县丞,可以比照外方知县,所以完全够格被选拔御史!只要二老爷你能刷出有力刚正的官声!”
一语惊醒梦中人,冯恩想了想确实也没错。
他虽然官名是县丞,可他也是七品,还是京县的,和外地知县享受同样政治待遇完全没问题。
前提是,只要朝中有人办事冯县丞神色复杂的看了眼秦德威,难怪这小朋友上来就问“靠山”之事。
秦德威暗笑,历史上您老人家本来就以四铁御史出名,顶着县丞名头在这里晃荡才叫奇怪呢。
虽然不知道您是怎么当上御史的,但咱知道,你只要有了想法,就肯定能当上,知道你的靠山只要出力,就肯定能帮你当上。
有了结果再反推过程,说是点拨,其实和预言也差不多。
不怕没欲望,先把欲望勾起来,下面就好说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