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1309


秦德威趁热打铁的继续引导话题:“所以若想迁为御史,二老爷急需有力官声!但二老爷最近办理公务,是不是常有力不从心之感?”
不管秦德威再说什么,冯县丞已经不惊讶了,只是习惯性的反问一声:“你连这都知道?”
他是一个坐堂判事的老爷,大量的公务都需要签发给胥吏去办理,但最近仿佛所有的人变得很不利索。
比如让衙役去找证人,结果三五日也找不到人,问就是目标已经逃亡失踪了。
又比如让小吏去查找往年公文,十天半月的才能给个反馈,问就是历年公文堆积如山,寻找费力。
冯县丞感觉自己像是全身陷入了泥沼,行动十分艰难凝滞,但无论如何使劲也毫无用处。
在这样下去,别说刷出赫赫官声了,就是考核都难过了!
明清司法制度史博士、衙门问题专家秦德威当然懂,就是您老人家当了战神县丞的后遗症
你打杀一两个捕快容易,但却站在了所有本地吏役的对立面上,你面对的不是一个两个人,是整个衙门吏役体制。
更简单的理解就是,你战神县丞再威,也只能干掉一个两个吏役,但却不可能把所有本地吏役全部干掉。
衙门类似二元制世界,官老爷是一个层面,吏役是一个层面。
官老爷可比喻为政务官,是外来户,干几年就走人。吏役更像是事务官,都是本地人,大都能在衙门里干一辈子。
官老爷做“正确”决策,吏役肯“用心”办事,才能相安无事,一起把朝廷糊弄过去。
官老爷如何与本衙门吏役打交道,这里面学问深得很,别人都是请师爷帮忙,你战神县丞一个人就开干了
说真的,在官僚体制成熟的年代里,挺少见的。
当然上面几段话都是低情商想法,而高情商的小秦朋友不会这样说出口。
“论起二老爷面临的这个状况,归根结底还是要怪那董捕头!”秦德威脸上笑嘻嘻,手里已经图穷匕见!
“二老爷初来乍到,可能不清楚那些贱役的底细,张、何二捕快都是董捕头的手下得力恶棍,而董捕头则号称南霸天,乃是县衙一霸!
二老爷清除恶獠,诚然大快人心,吾辈欢欣鼓舞,但首恶仍在!县衙吏役或许慑于董霸天威胁,不敢与二老爷亲近,也不敢为二老爷效力!
以上是其一,还有其二,这些吏役估计也存了兔死狐悲之心。
他们只看到二老爷要打杀同辈捕快,却不明白二老爷真正的慈悲心,反而为此生了隔阂,不肯用心为二老爷效力。”
秦德威浓墨重彩说了第一点,然后顺带着提了几句第二点,分析非常透彻全面,非常客观公正。
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太监,都是这样对皇帝说话的。
之前从没当过亲民官的菜鸡县丞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的感觉,或许应该换换位置,让秦小朋友来当他这个县丞
“不!只是人各有所长,比起理刑县丞这种俗务官,二老爷还是更适合当御史而已!
您年富力强,您秉性正直,您还朝中有人,所以您距离御史之位,仅仅只差一点点官声。”秦德威万分真诚的说。
冯县丞也很真诚的说:“你就明说了吧,你想让本官怎么帮你收拾那董霸天?”
===第四十五章
活着好难===
其实冯县丞这句话,已经又有点不服气的意思了。深层内涵就是,你秦德威哔哔了这么多,你行你上啊。
说了这么多,都是说应该做这个应该做那个,但具体怎么做?比如你秦德威说董捕头为非作歹、恶行累累,应该为民除害,但怎么除啊?
难不成还要本官手持兵刃,杀入董家替天行道吗?
秦德威义正词严的回答说:“董捕头此人作恶多端,只要收集罪行,就可依法惩治!”
冯县丞终于失望了,看来秦小朋友一样有很多读书人的通病,能够下笔千言,讲尽古今道理,但扯到实策就捉急。
但冯县丞同时又感到解脱了,看来妖孽还是有上限的,并非无所不能。
“你也知道,那董捕头乃是坐地虎!已经当了二十多年差役,县衙里里外外根基深厚,爪牙很多,在地方上亦是凶名赫赫!
所以谁敢来举报,谁敢来作证?官府又不能由着本官偏好,去凭空捏造罪名!
而且你刚才也提到过,吾辈面对的从来不是一个两个吏役,而是一个群体。吏役皆为本地人,彼此同气连枝,互相包庇也是常有之事!
如果连吏役都难以使动,又靠谁去查办董捕头?抑或吏役之中,你又知道谁可靠?”
秦德威胸有成竹,风轻云淡:“此事易尔!彼辈吏役最大依仗,不过是凭借本地根基成势而已。
如果离开本地,他们什么都不是!既然二老爷觉得董捕头在本县十分棘手,那就把董捕头调换到别地去,不就好办了?”
这招在上辈子时空太常见了,先把某官员调离本地,然后再查后账的事情屡见不鲜。
冯县丞顿时被气乐了,“简直无稽之谈!天下各县用吏役,无不是本地人,为的就是熟知本县情况,不至于误了朝廷公事!
所以吏役不能用外地人,更没有两县吏役交换的道理,那不是两县公务全都被耽误了吗!”
秦德威点点头,你二老爷说的都对!古代和上辈子现代是不太一样,不存在吏役异地互相调动的情况。
冯县丞直到这时,才感觉秦德威终于像是个十二岁少年人了。
两地吏役调换这个异想天开程度,不是小孩子还真想不出,成年人肯定没有这种幼稚劲头的。
帘幕后突然传出个娇滴滴的声音:“妾身在后面等了许久,老爷怎的还不歇息吗?”
“本官也乏了,今夜到此为止,你可以退下了!”冯县丞忽然失去谈兴,挥了挥手,很随意的将秦德威打发走。
今晚最终也没个实质性的东西,全当是解闷了。
秦德威一步一步往外走,快走到屋门口时,忽然回过头,意味深长的说:“那上元县呢?江宁县和上元县呢?”
江宁县和上元县?冯县丞愣了愣,突然冲了过去,一把将秦德威从门外拉了进来:“你给我回来!把话说清楚!”
秦德威指了指帘幕:“还有佳人等着二老爷呢。”
冯县丞扭头对着帘幕喝道:“滚!”
江宁县和上元县,都在南京城里连很多公务都是一模一样。
比如乡试需要纸张蜡烛了,两县就平分一下上供,又比如修城墙需要劳动力了,两县就平分一下出人。
别的县吏役无法互相流动,那是因为两县风土人情差别太大,不是本地人不懂本地门道,真干不了吏役的工作。而且两个县之间往往隔着百十里地,来回调动麻烦得很。
但江宁县和上元县存在这个问题吗?完全不存在。
江宁县民到了上元县,能说是本地人吗?当然能,只要不出南京城当然都是本地。
那么把江宁县捕快调到上元县衙去,有什么问题吗?
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同在一个城里,走几步路就调换完了,你说江宁县的捕快在上元县还能干不了?
这绝对是一个突破困境的办法!冯县丞兴奋得连拍了秦德威几巴掌,打得秦德威摇摇欲坠。
“你真是个神童!你究竟是怎么想到的主意!”
秦德威老老实实的回答:“有美人对小的说,她从江宁县秦淮旧院暂时换到上元县南市楼街,然后小的就受到了启发。”
冯县丞训斥道:“当真不学好,小小年纪就和女人勾勾搭搭!在功名面前,女人又算个什么,心意须得都放在读书上,不要辜负你的天赋!你看本官,也就才娶了一个小妾而已!”
秦德威很纳闷,你只娶了一个小妾又怎么了?怎么听起来还委屈你了?
看冯县丞精神状态有点亢奋,说话的“爹味”也越来越足,秦德威觉得此地不宜久留,便主动告辞。
冯县丞却不肯放过秦德威:“先前你叔父说你探亲去了,现在既然回来,就留在本官左右,帮着本官赞画方略。”
秦德威无语,你冯县丞人身安全无虞,但他秦德威还怕死呢!留在江宁县县衙晃来晃去?等着被董捕头下黑手吗?
安安全全的躲在徐指挥家里,静静等着冯县丞灭掉董霸天不好吗?正所谓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所以当然是婉拒冯县丞了:“多谢二老爷厚爱,小子才力有限,不配为二老爷左右。至于小子心中谋算,今晚已经尽数告知,其它也没什么可言之处了。”
“呵呵呵呵。”冯县丞笑了笑:“你明年是否打算来参加县试啊?虽然主考是县尊,本官决定不了谁能中试,但本官想让谁不能中试,还是很容易的。”
惨遭威胁的秦德威吓了一跳:“小的以为,二老爷必定是个正直之人”
冯县丞正色道:“淘汰掉你,岂不正说明本官不徇私情,正直无私?”
秦德威愕然,冯县丞这句话好有道理,竟无言以对。可冯县丞原来并不是这样的人,也不知都是跟谁学的?
随即他赶紧又推出新借口:“禀报二老爷,小的还要读书,如今已经开始在徐家族学上课!”
冯县丞仿佛认定了秦德威:“你可以三天来一次县衙协助本官赞画事务,以你聪明才智,应当不耽误读书进度。
再说族学能请到什么好先生?本官得空指点你几句,也够你受用!”
秦德威想哭了,谁想要你指点?如果被你指点过,岂不就有了一点师生名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