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1309


紧接着,嘉靖皇帝的第三个口头诏书又出来了,“免去黄锦司设监太监,改乾清宫管事太监兼御马监提督太监、掌四勇士营。”
这等于就是让黄锦接管了秦太监原先一半的权力,乾清宫和禁兵。
众人哗然,这才是一个大新闻,天子大伴黄锦终于登上了一线!
这次普普通通的春游,真是让宫里势力格局进入了新时代。
===第三百七十二章
立身之本===
这日风和日丽,秦德威正在徐妙璇的督促下,坐在院中看翰林院讲义。
忽然多日不见的徐妙璟出现在月门,对着二人叫了一声。
秦德威顺势放下书本,面有喜色的对徐妙璇说:“看来脱困之时到了!”
徐妙璇却反而说:“我宁愿守在这里不脱困。”
这就是狗粮吗,秦德威很是感动了一下。
随后又听到徐妙璇补充了一句:“这样才能让小郎君你静下心读书。”
等徐妙璟走到身前,秦德威就主动问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徐妙璟知道秦德威关心的是什么,就答道:“毕云被免职了,现如今东厂已经由御马监秦公接手。”
秦德威诧异的问道:“还是御马监?”
东厂理论上是司礼监下属衙门,一般都是司礼监太监兼任,以御马监太监身份兼管东厂感觉怪怪的。
估计还是为了政治平衡,不过这也符合嘉靖总是想别出心裁的性格,以及追求别人难以猜测的心态。
只要毕云下台,就不怕被直接报复了,可以出门溜达了。
徐妙璇知道秦德威性子野,管是管不住的,只能叹道:“以后你又能出门去张学士那里求学,也是好事。”
正好此时,冯行可也过来了,听到解放的消息,就请求说:
“近半月没去探监,秦先生你既然可以出去,不妨带我去天牢。”
这个要求很合理,为什么找秦德威带路,因为秦德威与刑部尚书关系密切,又在天牢混的脸熟,去了平趟。
秦德威想想,自己也有一段时间没见冯老爷了,便领着冯行可去了刑部天牢。
两人站在铁栅栏外面,正与冯恩说着话时,就看到刑部郎中贾应春进来了。
还没等别人发问,贾部郎就对着冯恩拱了拱手:“恭喜冯大人要出狱了!”
听到冯老爷终于能保住一条命,活着出大狱,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秦德威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说明他这趟京师没有白来。
不过冯恩出狱这个结果早就定下了,只是等流程而已,出狱后被贬到哪里才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贾部郎也知道关键所在,不等别人问就主动说:“吏部那边移文到刑部,冯大人左迁至辽东广宁卫经历司为经历。”
冯老爷这个新去处让秦德威有点意外,他还以为,冯老爷可能会去边远州县当个主薄或者教官之类的,没想到是军卫经历。
经历虽然是军卫下属的官员,但却是一个文职,由吏部选派。
细细品过后,秦德威又觉得夏师傅为了安排冯恩,也真是煞费苦心。
一般来说,这种钦案犯官,都是谪戍边远地方,不然皇帝那关就过不去。这里有三个关键词,一是谪,二是戍,三是边。
冯恩这个新任职就很微妙了,说是“谪“也确实是贬谪,堂堂六部清流都被贬到军卫当经历了,还不够惨?
说是“戍”确实也能挨上,去经历司也是在军卫效力,说是“戍”也没毛病。
说“边”也绝对是边镇,谁敢说辽东不是边镇。但相对于寇情频频的大同、三边来说,嘉靖初年的辽东算是安宁了。
而且比起其他边荒,从京城去辽东路程也算是近的,而且道路也不难走。
想明白了这里面门道,秦德威也不得不佩服老官僚们糊弄问题的能力。
至此再无问题,秦德威也行个礼道:“恭喜冯老爷!”
历史上冯恩被免官贬了八千里,现在保留了官身还只贬八百里,很不错了!
贾应春提醒说:“冯大人!今日迅速通知亲友去,明日你出狱后直接押解到城外,让送行亲友们直接在崇文门外等候!”
秦德威闻言叹道:“京城如果没有冯老爷,少了很多乐趣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