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3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5/1309


冯恩诧异的反问:“听你这口气,你不走?”
按理说秦德威是为了搭救冯恩才来的京城,冯恩的事情结束了,秦德威也就该走人了。
秦德威答道:“有幸能跟着张潮张学士学习经义,机会实在难得,有点舍不得放弃。”
冯恩听到这个,也恍然大悟的赞同说:“若是翰林张学士,那确实有必要留一段时间听讲,与你科举大有裨益。”
贬谪发配不是迁转,容不得拖泥带水。
刑部第二天就把冯恩从天牢里提出来,也不允许回家洗漱换衣服,直接就带到城外去了。
若想停歇,到了城外最近的驿站再说,只要还在城里,就要有个发配的样子。
一干得到消息的亲友早有准备,就在城外等候着。
冯恩母亲吴氏和冯行可都出现了,他们准备陪着冯恩向东走一段,然后再折向南下回江南去。
所以今天冯恩辞行的重点放在了其他人身上,在路边饮了三碗酒,然后一一互相道别。
气氛还是感伤的,大家心情都很沉重。
秦德威是最后一个,冯恩万分感慨的说:“我三生有幸,得以识君,赖有你奔走筹划,方能脱险出狱。
只是如今我去辽东,君归江南,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见,亦不知何年何月再能报答了。”
秦德威掐指一算道:“我算过了,两年后就差不多了,说不定又能在京师重逢。”
冯恩哈哈大笑道:“你是做状师的,何时又改行算命了?”
别人只道,秦德威这是故意宽解冯恩,说了“两年”这么短一个时间。
戍边十几年回不来的比比皆是,哪怕冯恩在朝中有靠山,也不可能两年就放人回来,那也太不把天子脸面当回事了。
秦德威叮嘱道:“听在下一句劝,冯老爷此去辽东广宁,且莫忘了立身之本啊!要勤加修习,必定有大用!”
冯恩虽然莫名其妙,不知道秦德威为何突然开始说教自己。
但这是恩人,冯老爷只能意思意思的回应说:“圣人经典,从不敢忘,我虽去边荒,亦会时时习之!”
秦德威很诧异,反问道:“谁说经义了?我是说你的棍法,这才是你的立身之本,千万不要荒废了。”
冯恩:“”
踏马的!这都要离别了,还不忘内涵老子!
“记住,一定要勤加练习!”秦德威很认真的叮嘱说。
冯恩疑惑不已的上了路,秦德威是说真的?莫不是想逼着自己往武官转型?
===第三百七十三章
嘉靖十二年过去了===
冯家人走了,武功胡同这处宅子立即就空了。
冯恩母亲吴氏说过,要把院子送给秦德威,但秦德威不肯接受。
秦德威认为自己作为一名“义士”,理当施恩不图报,怎么能接受馈赠?
于是老夫人也不再说什么,无论你秦德威要不要宅子,都先给你住着吧,反正冯家也不会赶人。
另外老夫人知道秦德威在京城得罪了不少人,怕他身边人手不够,就又留下了两名最强壮仆役,要一直跟随到秦德威返回南方。
等冯家人离开后,宅子空了许多,秦德威又鼓动徐家姐弟搬过来住。
面对拥有独立院落诱惑,以及承诺赠送婢女的诱惑,徐妙璟颇为心动,青春期男生谁不想要点私密空间。
但这个提议被徐妙璇拒绝了,只对秦德威说:“我每天等你过来,然后一起去隔壁张学士家里。”
自此之后,冯恩案结束,张延龄案不死不活,朝廷就进入了一个稳定时期。
仇家满地走的秦德威也就低调起来,两点一线的跟着翰林张学士学习。
除了熟人之外,很多人还以为,秦德威捞出冯恩后已经离开了京城。
秦德威还有个低调原因就是避嫌,他知道张学士虽然扑街,但以后也经常参与考试工作。
关系太高调的话,万一撞上了自己参考,岂不是容易被旁人说嘴。
到了八月份,嘉靖皇帝第一个皇子诞生,普天同庆,连张延龄差点都被赦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5/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