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4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5/1309


想想霍韬两次被自己气昏迷的经历,再想想霍韬五十多岁突发暴病身亡的历史结局,秦德威突然有点后怕。
他开始怀疑霍韬有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之类的毛病,万一要是被自己当场气死,那自己的宽厚口碑就完蛋了。
不过秦德威对政局的判断,没让王廷相觉得意外,他只接上话说:
“张孚敬这个处境,很多人都能看出,不然夏桂洲为何想取而代之?
可张孚敬再虚弱,目前也还是首辅!只要没有致仕,依然是宰辅之尊!”
秦德威言简意赅说了句:“那就推动一下好了!其实造成考官名单流言的祸根,就是因为张首辅专权!”
王廷相:“......”
王大司寇只觉得凭空又冒出了三个大字,在自己眼前晃来晃去。
这三个字就是“莫须有”!这可是秦德威的绝技!
前前后后,秦德威与王廷相其实没说多久话,又有两个士子联袂拜访大司寇。
这两个士子都是山西的,因为王廷相祖籍山西。
“暂且告辞,等待时机!”秦德威也不能死赖着不走,会打扰别人社交的,便也只好主动告辞了。
走出来时,他暗暗想道,连王廷相家里都如此热闹,那些大学士、上三部尚书的家里,又得热闹成什么模样?
这个氛围,还真有点盛唐科举前士子到处干谒权贵的味道了。
正如秦德威所猜测的,殿试推迟半个月,真的等于是多给了博弈时间,上上下下的事情就多了起来。
在文人骚客中间,两首上品浣溪沙十分流行,尤其是落第举子,还有流落京师怀才不遇的人听了更有感触。
之所以流行,一方面是因为词的质量极高,当然传唱度也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与当下最热门的科举话题相结合了。
江南诗霸秦德威拥有三鼎甲实力,但殿试却将被打压的故事,就作为背景一起流传。
或者说不能算故事,是可以印证的真人真事,稍稍打听就能打听到风向。
但在大多数人看来,也就这样了,造成一些舆论又能怎样呢?
如果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只有流传舆论对权贵是没多大用的。
有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公正。
古往今来被打压的才子那么多,流传故事那么多,还不是很难翻身。
强如苏东坡,不也悲凉的写下“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样的句子么。
那秦诗霸其实还好了,至少没像唐伯虎,在会试就被被坑掉......
这些流言传到某霍姓大佬耳朵里,只博得轻蔑一笑。在霍大佬看来,当一个人只剩下舆论手段时,往往表示黔驴技穷了。
一晃到了三月中旬,秦德威从徐家出来,感觉莫名其妙的,为什么璇大姐近日对自己总是爱答不理的?
摸起来后的反应跟木头一样,还有什么情趣可言?
又回到自己家里,在大门口就看到陈凤许谷两个人从外面醉醺醺的回来。
最近秦诗霸被打压的故事能流传,这“金陵双士”组合也功不可没,没白培养。
“秦老弟!今天听到了个事情!”陈凤招呼说:“首辅和天官又互相咬起来了!”
秦德威点评说:“殿试当前,一个三鼎甲就相当于一个翰林,一个前十差不多就相当于一个庶吉士。这二位老大人为了争夺名次,互相博弈太正常了。”
许谷就详细说:“有个叫薛侃的官员,在新九庙落成后,上疏说,为宗社大计,请求于亲藩中择贤良者,准予居留京师,以待皇嗣诞生。”
秦德威:“......”
这哥们是不是有病?这踏马的不是啪啪啪的左右开弓打嘉靖皇帝耳光吗?
嘉靖皇帝登基十几年,只在前年嘉靖十二年生了一个儿子,然后没俩月就薨了。
除此之外,截止到目前仍然一无所出。
这薛侃的表面意思是,选择一个贤良宗室子弟在京师守着祈祷,等待陛下你生儿子出来。
其实隐喻意思是,万一陛下你真生不出来,还能提前有个宗室子弟准备接班。
以嘉靖皇帝的小暴脾气看到这奏疏......秦德威只能呵呵呵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5/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