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4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6/1309


许谷继续说:“有传言说,薛侃上奏疏前,张首辅得知了奏疏草稿内容。然后暗地里提前告诉皇上说,夏言将指使薛侃上书言某某事情。
而夏天官现在又反过来指责说,是张首辅故意制造这样的奏疏,以此来构陷他!”
听到这里,秦德威仰天长叹:“唉!”
陈凤问道:“秦老弟为何叹气?莫非是为此而忧国忧民?”
秦德威答道:“我原以为的朝堂争斗,是深谋远虑、布局缜密、算无遗策、步步惊心。
却没想到,真实的朝堂争斗是如此毫无技术含量的诬陷互撕,最后狗咬狗一嘴毛。”
陈凤许谷闻秦德威此言,心有戚戚焉。
秦德威没再多想别人的破事,对二人说:“既然如此,感觉时机也差不多了,明天我去刑部自首!”
陈许二人面面相觑,他们还真是不知道秦德威到底要干什么。
难道是江东小霸王技痒了,想技术性的展示一下,什么叫“你以为的朝堂争斗”?
===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实的朝堂斗争(中)===
三月的上半月,疑似慢性支气管炎的嘉靖皇帝龙体不豫,深宫静养。
没有视朝,经筵停了,殿试也推迟到四月初二了。
一直到了三月下旬,嘉靖皇帝传旨重开经筵,大臣们才又见到皇上。
说起这个经筵参加人员,除了翰林讲官之外,内阁、部院、掌科掌道等重臣都可以列席。
在理论上,不是讲官的人,不去参加经筵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但经筵是难得的与皇帝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而且在经筵结束后,皇上经常顺便议事,这样变成了小朝会。
所以如果不去参加经筵的话,往往是大臣自己的损失。
另外缺席太多的话,可能会有懈怠的风评,亦或也有可能会被爱挑理的皇帝视为不勤谨事君。
在嘉靖十四年三月下旬这次经筵上,大臣们还是很整齐的。
嘉靖皇帝扫了眼旁听官员的班位,感觉重臣差不多都到了。
在身边侍候的司礼监太监低声提醒说:“刑部尚书王廷相未到。”
但嘉靖皇帝没有太在意,王廷相向来十分勤勉,偶尔缺席也必定是有事耽误了,不需要去责怪。
一个时辰后,又是中场休息时间,首辅张孚敬与吏部尚书夏言直接在御前争吵起来了。
张孚敬指责夏言怂恿薛侃上疏,夏言反指薛侃奏疏是张孚敬一手策划。
被召来的东厂秦公公无奈表示,下了诏狱的薛侃经过拷打也只肯招认,奏疏是他自己所想,并无别人指使。
这个时候,刑部尚书王廷相趋步入殿和叩见请罪。
嘉靖皇帝便问道:“使你姗姗来迟,刑部可有大事?”
王廷相一脸凝重的奏道:“确有大事发生!有会试中式举人秦德威,赴刑部自首!
言称会试前流言中的五人名单,实乃他所草拟!”
一屋子君臣齐齐无语,这位新科准进士是个傻子吗?且不说对错,这自首有什么意义?
只听王廷相还在郑重其事的进奏:“那秦德威还说,听闻厂卫追查此流言,自感身为陛下之臣民,当有赤子之心,以诚实为本,不可对陛下有所隐瞒,故而自首其事!”
这几句有点肉麻,但也是为了稳住天子,就像写公文必须加个冒一样。
为什么秦德威找刑部王廷相自首,而不是去都察院、厂卫自首,就是怕别人转述时不上心,细节决定成败!
君臣还是无语,虽然说的真好听,嘉靖皇帝也喜欢这样的话,但是......这自首行为它还是个傻子行为啊!
还有,你王廷相如此郑重其事又是什么意思?难道刑部太闲了没其他工作了?
也有人暗暗揣测出,或许王廷相就是想随便找点话打个岔,阻止首辅和天官继续撕逼?
嘉靖皇帝向来驭下严厉,正想斥责几句王廷相时,却又听到王廷相说:
“秦德威自首其事后,又告称,名单流言的根源在于首辅张孚敬,正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雾草!满殿君臣又震惊了,这是什么神逻辑?就算想攻讦首辅,也要讲点基本规则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6/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