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4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7/1309


站在班位最前方的张首辅不怒反笑,忍不住开口道:“这样的疯癫言语根本不值一谈,王廷相你也要拿到御前来说?你这是想消遣皇上么!”
王廷相不理张孚敬,只对嘉靖皇帝说:“臣以性命担保,秦德威最后之言,值得入陛下圣听,对错亦只能由陛下圣裁。
所以不得不上奏,绝非有意消遣陛下!”
嘉靖皇帝好奇心被勾上来了,喝道:“他到底还说了什么!”
王廷相奏道:“秦德威自首时说,从嘉靖六年张孚敬入阁开始,到嘉靖十二年时,张孚敬故意挑动与翰林的矛盾,借机罢斥翰林二十二人!
虽然在嘉靖十二年,朝廷补充了十人入翰林,但还都是新人,当今难当大用。
这就致使如今翰林人数偏少,资深大翰林人数更少。
结果又导致,如果遇到会试,那根本就没有几个够资格的候选翰林官!
所以举子都觉得主考官人选十分好猜测,无非就是五六人当中一个,事实上也是如此!
相比之下,在弘治、正德时,主考官备选往往是一二十人之多,才会让人难以猜测!
以上皆为秦德威原意,然后此人又说,首辅张孚敬乃是考前流言滋生、败坏考试大典的根本之患!
不只本次会试,只怕下科、下下科会试,都会出现很容易猜出主考官的情况!”
满殿大人物又齐齐震惊了,还踏马的能这样进行政治攻击?这都是从哪找出来的论证?怎么可以想到这些的?
这姓秦的举子,仿佛凭空变出了一口大黑锅,劈头盖脸的就扣住了张首辅。
他绝对不是傻子啊!这逻辑简直太强了,角度刁钻的无话可说!
张首辅想辩解几句,然后他又发现,那秦德威自首所罗列的事情,其实都是事实......
可是这个事实,过去怎么就没人想到过?此子的洞察力竟然恐怖如斯?
想至此处,张首辅狠狠瞪了眼夏天官。如果没记错,这秦德威应该是你夏言的马仔!
而夏言已经目瞪口呆,心里懊恼之极,或许自己真不应该无视秦德威?
毫无拘束的放任秦德威这样瞎几把搞,会坏大事的!
众人皆以为“自首陈词”到此为止时,王廷相仍然没完,又继续说:
“秦德威自首时还说,即便论迹不论心,不作诛心之论,从现有事实分析也可以得出两项结论。
首先,自成化以来,就定下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矩。
而张孚敬大肆罢斥翰林此举,乃是绝后进之路也,减去后来者威胁!便可以使张孚敬大权专擅,无后顾之忧!
其次,翰苑剩余之人也不敢轻易与张孚敬相抗,大处便于张孚敬操纵考试,小处亦可操纵选举推荐,进一步巩固权势!
所以秦德威又道,其中隐患巨大,奏请陛下明鉴三思!”
这次王廷相终于转述完了,但殿中众人全都已经麻了。
你管这叫“自首陈词”?简直就是对张首辅全方位的狂轰乱炸!
中立人士又回想了一下刚才夏天官与张首辅的互相撕逼的手法。
再与这个“自首陈词”相比,那两位的争斗简直就是两小儿辩日!
这秦姓准进士的刁钻手段和天罗地网般的逻辑构建,才更像是真正高级的朝堂斗争啊。
===第四百三十二章
真实的朝堂斗争(下)===
其实最尴尬的还是首辅张孚敬本人,如果只是被人骂也没什么,都被人骂了十几年了,不在乎多一次。
但大明朝堂有个规矩或者套路,宰辅大臣被弹劾后,需要礼节性的谢罪请辞。
如果是被当面弹劾的,那就要对天子免冠谢罪;如果是被奏疏弹劾,那就也要上疏请辞。
那么问题来了,这次“自首陈词”算是弹劾吗?而且那秦德威身份也不是官身,只是个半吊子准进士。
所以张首辅也不明白,作为被攻击对象,程序上该怎么办?
也许需要有个人出来说说话,铺垫一下?
但此时文华殿里,鸦雀无声,居然没有任何人站出来发言。
这在号称言路畅通、实则吵吵闹闹的大明朝堂里,是很少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7/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