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5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1/1309


冯经历一边掂量着适应棍子轻重,一边很沉稳的答道:“不要多想,只是防身而已,毕竟最近不平静。”
秦德威:“......”
“你继续说吧。”冯经历示意。
秦德威便简洁明了的说:“你那个广宁卫经历司印,借给我用两天。”
冯经历大怒,你秦德威能不能尊重别人一点?
在江宁县时,你秦德威把持大印不撒手,现在自己都贬到边镇军卫了,你秦德威又追过来索要官印!
一个翰林官抢杂官的官印,还有没有人性了?
秦德威感觉冯经历手里的棍子有点危险,立刻接着说:“有功劳算你一份!”
“好的,现在要吗?”冯经历放下了棍子。
秦德威想了想说:“今晚用不到,等明天再拿吧。”
冯经历还是不太理解,指着议事大堂里说:“你是不是想趁乱立功?那你为什么不进去参与?”
冯恩的意思就是,广宁城最大的三个头目,甚至全辽东最大的四个头目(巡抚、巡按、太监、总兵)中的两个,都在里面。
没有这三人支持,在广宁城什么也干不了,如果真想立功出风头,无法绕开这三人。
冯经历又露骨的提醒说:“就算你不插手,袁指挥估计也能把事情摆平了。”
“切!”秦德威不屑一顾的望了眼大堂里的袁指挥。
他现在已经回味过来了,上午闹兵变时,这厮身为惹出乱子的广宁卫指挥使,竟然翻墙走人,跑的比自己还快!
这就导致乱兵抓不到目标指挥使,才会顺手拿自己充数了。
但也犯不上自己动手,回头去咱后爹那里告一状就行了!
然后秦德威又意气风发的对冯经历说:“你格局小了啊,我这样的翰苑词臣与你们地方上的......你放下棍子!
我的意思是,要有高站位的意识,统筹全局的眼光!
所以具体事务我就不插手了,重心放在为朝廷出谋划策,做好顶层设计,谋划整个辽东的百年大计。”
冯经历忍不住吐槽说:“当年你自己说过,从来就没有百年不变的大计,更没有万世不移的章法。”
秦德威点点头:“即便没有百年,能管用几十年也可以了。
遇到问题有治标和治本的区别,治标这种小事就交给你们地方了,治本大计还是我来吧,待我给朝廷策划一个五年定辽!”
冯经历纵然有对秦某人有盲信心理,这时也觉得玄而又玄。你秦德威纵然有主政一个县的经验,但这辽东可是一个省级单位啊!
算了算了,不管了,朝廷毕竟还有一干重臣,还能任由你秦德威胡来。
临走前秦德威又说:“先不要对袁指挥这些人泄露我身份,你仍然说我是一个同乡故旧就行了!”
冯经历不明白:“为什么?我正想禀报上去,加派兵丁保护你。”
秦德威答道:“我这人心善,见不得别人来跪舔我!”
这次兵变指不定里面还有多少破事,接触太多容易把自己拖下水。
冯经历恍然大悟,猜测到秦德威不愿意接触袁指挥。
如此秦德威回到广宁驿休息,次日秦德威也不出门,就在屋里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写了篇《五年定辽长治久安疏》。
先是习惯性阐述了一遍虽然祖宗法度圣明,皇上求治心切,但大臣都是废物,导致祖宗法度崩坏,皇上不得不求因此变。
随即指出了当前的国内形势,什么人口滋生啊,什么商品经济大发展啊,旧框架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
然后具体到辽东,向朝廷提议了核心两点政策,一是在辽东清理田亩数目,试行混合一条鞭法。
废除徭役力差,全部按亩数折合成银钱或者粮食,具体请户部拿方案。
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去军户被徭役拖累的重担,变相逼迫占田豪势吐出点利益,稍微可以均平赋役。
二是在辽东尝试推行募兵制,兵源不拘于军户,以这次出现兵变的广宁、辽阳为试点,小步前进。
如果可行,用五年到十年时间推行到辽东全境,具体请兵部拿方案。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提高军兵专业化水平和军兵作战意志,同时减缓军户的负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1/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