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6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9/1309


因为是总督,所以是接受都察院和兵部的双重考察,而都察院当家人是霍韬......
所以王以旂的做法倒也没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必要因为秦德威刺激到霍韬。
秦德威只能对此表示理解:“那如今考察结束了?”
“还没有考察。”王师叔依然在苦笑:“但那霍总宪托我给你带个话!”
秦德威不能理解:“霍韬与我还有话可说?”
王师叔答道:“霍总宪说了,只要你能安分守己,不胡乱插手近期的人事,我这考察就不会有问题!”
秦德威叫道:“我本来就不想插手!不对,我只是个六品词臣,本来就不该插手!”
王师叔无奈说:“可霍总宪他不相信。”
秦德威顿时也想到了关键之处:“这么说来,霍韬有想去当吏部尚书的心思?拿着师叔你威逼我不许针对他?”
这日子还能不能清净了,一个个反派不是利诱就是威逼,他只是想安安静静的研发一下火炮,混过官场过渡期啊。
===第五百零五章
最好的药===
看着秦德威很烦的样子,王以旂又补充说:“不只是霍总宪的问题,兵部那边不知为何,说这次以都察院结果为主。”
兵部居然让权?这背后的脉络,一般人可能想不明白,但秦德威却是个明白人。
现今兵部管事的尚书是死要钱的张瓒,而张瓒是暗地里投靠了武定侯郭勋的文臣之耻。
至于武定侯郭勋,则是武勋里的议礼派大佬,皇帝心里的第一武臣,京营总兵官。
在嘉靖刚登基后那些时间,郭侯爷与张孚敬、方献夫、霍韬等人一起在大礼议中帮皇帝摇旗呐喊过的,算是老战友。
所以有武定侯郭勋这个中间人,兵部的张瓒帮都察院的霍韬打配合,并不令人意外。
秦德威心情有点哭笑不得:“说实话,我完全想不到,别人居然如此重视我。
若不是师叔你这事,我也不知道,我竟然如此重要,感谢霍韬提醒我了。”
王以旂表示,何止是你秦德威,连他这个在官场打滚二十五年的人也想不到啊。
眼前这个年轻人,居然在朝堂上有着十分诡异的影响力,完全超出了状元翰林的正常范畴。
更具体的说,就是别人为了利益纵横捭阖时,已经开始主动考虑秦德威这小翰林的态度了,这明明是大人物才应该有的待遇。
比如霍韬这次想谋取吏部尚书,竟然把秦德威出手狙击作为一项重要影响因素进行考量,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
莫非他王以旂才离开京师三年,就跟不上时代变化了吗?
书房里静悄悄,秦德威陷入了长考。
如果别人过度重视自己,那么这种重视反而可以拿来加以利用,成为无中生有的力量。死诸葛为什么能吓走活司马,就是这个道理。
王师叔也不打扰,貌似淡定的喝茶。其实今天震惊太多了,王师叔人都麻了。
左都御史想迁转为吏部尚书,却担忧一个正六品左赞善兼修撰的狙击,然后拿另一个正三品当人质去要挟正六品。
写话本都不敢这么离谱,比中状元后尚方宝剑八府巡按还离谱。
王师叔是比较传统的老干部,不知该如何对待新形势,就只能先假装淡定吧。
秦德威终于又抬起头,对王以旂说:“师叔您是正德六年的进士?到如今也二十五年了,资历已经很厚了。”
这话倒也没错,王以旂虽然是三品,但也是非常资深的三品了。
又出外总督了三年河漕事务,疏通了两条河道,保障了漕粮安全,这可是真正的辛苦活,功劳苦劳都有。
秦德威语又重心长地说:“师叔啊,你也该挑起更重的担子了。总不能您这样劳苦功高的人总是被放出去当督抚,而一群尸位素餐的昏庸之辈窃据庙堂吧?”
王师叔:“......”
他更想从皇帝口里听到这样的话,你秦德威说了有啥用?
其实秦德威说这话,半是吹捧半是真心实意,王以旂和王廷相有点像,带过兵打过贼修过河收过粮......
总而言之,偏于实干,哪里有累活往哪里派,在外时间比较长,属于老黄牛官员。
王廷相那是资历太深,熬到巡抚后,先南京后京师的才当了尚书,王以旂如果没有蝴蝶效应,估计也是类似路线。
而秦德威这样的官员则被称为“天生仙”,舒舒服服熬到三四品,随便一转就是侍郎,再熬几年就尚书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9/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