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6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0/1309


虽然各自路线不同,但不影响秦神仙喜欢老黄牛!
秦德威下定决心道:“既然别人如此重视我,咱就不辜负这份好意了,玩一票大的,推师叔向上走一走!”
王师叔有点怀疑,“你莫不是异想天开?你只会拉人下马吧?”
秦德威连忙说:“师叔您别对我没信心啊,我有过多次成功案例!
你看我的老座师,十年冷遇一朝翻身!你再看看我继父,做官四年就已经是九卿衙门的正五品了!”
王师叔忍不住吐槽说:“但你说的成功里,没有一个是三品以上高层职务的运作。
我只知道,当年王浚川的左都御史被你一通操作后,变成了刑部尚书,所幸王浚川大人大量没和你计较。”
秦德威慷慨激昂的说:“那是不可抗力的天灾!正因为如此,所以才需要师叔你来弥补空白啊!
这不是为了您自己,也是为了我们南京,我们南京人需要在朝堂扶植一个工具......啊不,旗帜人物!”
这个理由打动了王以旂,沉默良久后,点头道:“你说得对,我们南京乡党在朝廷太势弱了,吾辈责无旁贷。”
秦德威很欣慰的说:“师叔你心里能先坚定想法,当然最好不过!下面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再去找那霍韬!”
王师叔觉得术业有专攻,就不耻下问:“去了说什么?”
秦德威指示说:“你马上去找霍韬,替我带个话,就说只通过考察不够,得加钱!
吏部左侍郎、或者兵部尚书,最起码都御史,这是我秦德威替师叔你开出的条件!
然后师叔你肯定也认识一些朝堂大员,不管熟悉不熟悉,只要能攀上交情的,这几天就一一拜访去。”
王师叔觉得这也没多难,疑惑的说:“就这?其他呢?”
秦德威拍着胸脯说:“其他的不劳师叔费心,我去做就行了,尽人力而听天命,无论如何总比什么也不做强。”
秦德威回到家里,哼着小曲儿进了里屋,看到贤妻正弯腰收拾柜子,忍不住就上前轻薄了一把。
徐妙璇一边假装推开,一边疑问道:“不是出去拜访你师叔了吗,怎么还兴奋起来了?”
秦德威笑嘻嘻的说:“本来还以为朝堂这次高层人事变动,跟我没什么关系呢。
无论我自己,亦或曾老爷,还是张老师,级别都够不着。而浚川公刚以两部尚书兼京营总督,也不可能多吃一杯羹。
所以我本以为,只能干看着好处让别人捞了,却不想师叔这时候任满回来了!”
想想前段时间夫君暮气沉沉的模样,已经躺在炕上的徐妙璇算是认识到了,最好的药是什么。
===第五百零六章
他想搞事(求保底月票)===
当前形势是这样的,夏言和顾鼎臣双双入阁后,实职吏部尚书和实职礼部尚书都空缺了出来,对很多高层官员来说是个很好的晋升机会。
就算争不到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但若有人升为那两个尚书,肯定又会空出其他位置啊,这就是官场连锁反应。
礼部尚书这个位置,有资格的候选人很多,按默认潜规则必须有词臣出身。
比如南京礼部尚书严嵩是一个,又比如老资格礼部左侍郎、当世经学大家湛若水是一个。
现有词臣里,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温仁和,詹事府詹事张璧,都是有资格直接进位礼部尚书的。
还有其他一些词臣出身,已经迁转为侍郎的,也都有资格。
但王以旂王师叔这样的人,非词臣出身的官员没有资格去当礼部尚书,这是硬标准。
至于吏部尚书,比起特别讲究出身的礼部尚书,名义上候选人似乎更多,好像是个二品三品就可以考虑,但实际操作里,候选范围更狭窄。
毕竟吏部尚书是外朝之首,是内阁之外的第一文官,地位极其特殊。
关于吏部尚书的推举,也有一套默认的规则。资历要老,威望要高,不然镇不住场子。
一般都是从其他二品进位,除非有皇上殊恩,基本不可能有三品直接升吏部尚书的事情。
还有一个默认但却经常被强权破坏的潜规则,吏部尚书人选最好与内阁保持距离,不要与内阁关系太好。
所以能进位吏部尚书的候补人选,实际上只有各部尚书、都御史这个圈子。
地位最低的工部尚书不用想了,刑部尚书王廷相去年刚加了兵部尚书(虚)兼京营总督,兵部尚书张瓒也是去年刚从宣大总督升上来,礼部尚书还空着呢。
这样算下来,吏部尚书真正的候补人选只有两个了,户部尚书许赞和左都御史霍韬。
敦伦完事后,头脑越发清醒的秦德威分析完这一波,就理解霍韬为何如此上心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0/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