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6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1/1309


南京兵部尚书秦金便答话说:“状元公显耀当世、名垂青史,满城皆以阁下为荣。如今回归故里,百姓踊跃出迎也是人之常情。”
三大员后面,还有一干官吏,以及亲友。
先公后私,与官吏见过后,秦德威就看到了叔父秦祥。
此时秦祥早不当衙役了,一身锦绣员外服,站在人群里宛如个富家翁。
秦德威对叔父深深弯腰行了个礼,让已经适应了一年的秦祥依然感慨万分。
这么个浪荡的大侄子,咋就考上状元了?
此后三大员请秦德威上车入城,这次名义上因为公事来的,所以秦德威不能先回家,要先去遭灾的太庙象征性看看。
归心似箭的秦德威也没法,这就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他只能招呼了叔父一同上车,在去太庙的路上聊聊家里的事情。
从仪凤门入北城后,沿途地广人稀,多是军营,情况还好。但越往南走,人烟越稠密,街道两边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
秦德威坐在车上,时不时的招招手回应一下父老乡亲的欢呼声,还要与叔父聊天。
一路上主要是秦祥在说,秦德威以听为主。
秦祥先说起了自己:“我去年就脱籍了,把衙役差事让给了你婶娘的侄儿。
想起我活到如今还没种过地,便在聚宝门外弄了二十亩田,没事就去耕耘浇灌,倒也别有乐趣。”
秦德威笑道:“叔父乐在其中就好。”
秦祥又说起另一件大事:“如今咱们秦家主宅换地方了,原来的那些地方无论是青溪宅、三山街宅、还是县衙官舍,都不够用。
所以在武定桥西的河边上,买了一处大宅子修缮,我和你婶娘,以及顾娘子如今都住在那边了。”
秦德威便评论道:“原来的宅子都太小了,换个大的住在一起挺好,互相有个照应。”
其实在秦德威心目中,只有青溪宅小院子才是自己的真正“故居”。
想起这些,他忍不住问道:“如今青溪宅就没人用了?”
秦祥便笑道:“你那个老相好王美人搬到了那里,别人还怎么用?”
都是情债啊,秦德威也不好与长辈聊这些,就又问起儿子的事情。
秦祥十分满意的说:“小魁儿你不用担心,身体极壮实,如今若被扶着时,已经能站起了。”
大名秦国祚的秦氏第三代大郎,因为恰好生于父亲刚中状元的时候,小名就称为魁儿。据说此子乃是应运而生的大富大贵之人,南京城第一著名幼儿。
略略说完家里事情,眼看南京皇城西安门就要到了,秦德威要去太庙,但叔父却不能跟着了。
于是秦德威与叔父都下了车,又对叔父说:“你先回家,等我暂时了却公务再回去。”
秦祥点头称是,转身离开。
===第五百一十八章
状元怎么就是你(上)===
秦德威这次回到南京城,想与他聚会的人实在太多了。
可以说全南京城但凡能说得上话的人,都想请秦德威吃饭喝酒。
但无论有多少人等着,秦德威回到南京的第一顿饭,肯定要与守备太监李環、守备大臣徐源、兵部尚书秦金这三大员一起。
倒不是秦德威有求于他们,主要是如果不吃这顿饭,这三个待罪的倒霉蛋就不会安心。
毕竟秦德威是作为朝廷使节来勘察情况的,给京师写勘察报告的也是秦德威。
秦德威倒是没有为难他们的意思,大型木制建筑发生雷击火灾这种事,实在是防不胜防,他们也挺无辜的。
南京这边的宫城格局与京师大体相似,但皇宫里基本维持修缮的也就中轴主殿和庙、社,以及宫墙了,其他地方大多荒废。
看完不太严重的太庙受灾现场,秦德威就撤出了敝旧的皇城。
然后就去了西安门外的内守备厅,与三大员商议祭祀孝陵的事项安排。
等天色黑了后,三大员就在内守备厅设宴,招待秦德威,其余随从都安置到馆舍去。
第一天就这样公事公办的过去了,晚上秦德威没有去馆舍,直接回了家。
其实这个位于武定桥之西,秦淮河南岸的新家,对秦德威而言是很陌生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1/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