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7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2/1309


秦德威想了想,答道:“阁老也许会来,算是最大的名人了。”
王世贞又问:“除了阁老呢?”
秦德威很自豪的说:“除了阁老就是我了!别人名气远不如我!”
王世贞略微羞涩的说:“其实我想问的是,今日宴席有没有大姐姐啊?”
秦德威:“......”
这死孩子,也太早熟了,过年才十二岁就天天惦记大姐姐。
别人张居正十二岁都开始参加乡试了!
到了翰林院,宴席场面还是那么局促。说实话,翰林院衙署就不是适合办宴会的地方!
首辅李时、夏言、顾鼎臣三位内阁大学士也都到了,这与前些年又有些不同。
在张孚敬时代,内阁与翰林院关系很僵,内阁大学士不参加翰林院的年终公宴,免得彼此尴尬。
但自从张孚敬致仕后,特别是忠厚老好人李时当了首辅后,内阁与翰林院关系恢复了正常化,老传统就接续上了。
内阁与翰林本出同源,在今天这种场合,只以词林前后辈论交,没有尊卑上下。
秦德威百无聊赖地坐在角落,百无聊赖的应酬着。别人都开始唱酬,秦德威也没什么兴趣参与。
来长见识的王小朋友十分疑惑不解,问道:“在江南时,我听说过许多秦学士的事迹。
每当宴集之时,学士你往往名作佳篇倍出,震惊世人,闻者无不投地膜拜。为何今日所见,完全不同于传闻?”
秦德威便对后生晚辈谆谆教导说:“王小友你记住,诗词只是小道,皆浮名而已,万万不可过度沉迷,因小失大啊。”
此时有个太监黄锦来到翰林院,倒也在众人预料之中。
这是老传统了,也是翰林院的特权,在翰林年终公宴时,天子经常与翰林院互动一下,以示翰林亲贵。
只有王世贞不明所以,他正想问秦德威,这是什么情况时,却见秦德威甩下自己,嗖的窜了出去。
黄锦对众词臣宣布了今年的互动内容:“圣母所居慈宁宫落成,诏尔等进诗为贺!”
众人一边看着秦德威,一边紧急的思考起来。
只过了一小会儿,果然听到秦德威说:“笔墨来!”
王世贞作为小书童,挤到书案边上,帮着秦德威研墨。
秦德威提笔就写:“懿德超前古,纯禧裕后昆。圣皇天下养,尧母域中尊。
雍肃千秋范,涵濡两代恩。春来翔凤阙,瑞绕濯龙门......”
王世贞看着看着,三观就渐渐碎了。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怎得就是这个样子?写的都是什么玩意?
偶像塌房了......
秦学士完整全诗足足写了一大篇,十分量大管饱。
黄太监收了诗,见别人还在构思,便让一个小太监先拿了秦德威的诗词送到宫里去。
反正篇幅大,能让陛下欣赏一会儿了。
众人暗叹口气,又是秦德威先拔了头筹。虽然不知质量如何,但就这又快又多的样子,别人终究比不过啊。
王世贞忍不住问道:“秦学士你不是说诗词小道,不可过度沉迷吗?”
秦德威淡淡的答道:“我并没有过度沉迷诗词啊,都是随手为之,跟你们这些写诗还要苦思推敲的人不一样。”
王世贞诚恳的说:“难怪我爹教导我,若想长命百岁,千万不要学秦学士说话。”
秦德威摸了摸王小朋友的头,慈祥的说:“你最好还是学一点,免得吵不过别人,毕竟以后风气越来越浮躁。”
===第五百八十一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
嘉靖十七年正月,嘉靖皇帝又又又习惯性的病了。
秦德威老了一岁,如今已经是二十岁高龄,又有了三个娃,岁月逐渐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沧桑。
二十岁就是礼仪里的加冠之年,这是个很有象征意义的分水岭年纪,以后秦德威与少年两字无缘了,世间再无小学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2/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