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7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3/1309


等正月过完,到了二月早春时候,戊戌科会试举行。
秦学士很低调,没有再掺乎这届科举的事情。而且《皇明宝训》重修工作到了收尾阶段,秦学士精力都方在督工上了。
在会试第三场结束的时候,秦德威将新版《皇明宝训》的最终完成稿呈进宫中。
这次修订工作总共历时将近两年,因为秦学士督导有力,比规定期限提前完成。。
新版《皇明宝训》全篇共计五十余万字,最大变动就是新增了一卷《献皇帝宝训》。
这项工作耗费了秦学士大量心血和很多精力,为此他曾经作诗一首纪念:
“水晶帘卷雪漫漫,坐拥图书向晚看。新露研红还校阅,亲拈玉管不知寒。”
这首展示翰苑风流和自豪的绝句,在翰林院内部小范围引发了一些共鸣。
只有许谷、赵贞吉两个底层苦力敢怒不敢言,但为了个人前途,也只能忍了。
又到二月底,嘉靖皇帝下旨,秦德威因修《皇明宝训》有功,加正五品右庶子。
这让大臣们不得不感慨,秦德威真踏马的不愧是“嘉靖男儿”。
按道理说,翰苑词臣修一次书只能升一次官。
而在前年的年底时,秦德威单独献上《献皇帝宝训》,使得嘉靖皇帝龙颜大悦,提前把秦德威升过了。
现在修完后,提前预支过升官待遇的秦德威可以不用再升,但皇帝又让他升了一次。
等于是修一次书升了两次官,二十岁的正五品词臣,这待遇也是没谁了。
堪比秦德威待遇的,只有入仕六七年就入阁的前首辅张孚敬(璁),以及一年半升到礼部尚书的夏言。
另外许谷和赵贞吉两人鸡犬升天,跟着秦德威一起多蹭了次升迁,双双再次升为从六品修撰。
加了右庶子后,秦德威的官衔全称字数越变越多,绝对称得上长大有力。
若是写奏疏的话,他就该自称“奉议大夫、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翰林院侍读学士、鸿胪寺少卿兼提督四夷馆、臣秦德威”。
官衔字数确实很多,
写起来很累,
但是按照奏疏格式要求,
官衔真不能省。
不然就是不敬,挑理的嘉靖皇帝会生气。有倒霉蛋就因为偷懒没写官衔被严厉苛刻的嘉靖皇帝罢官,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在秦德威升官时,
会试榜也出来了。秦德威看了看榜单,会试第一名是个名人,
来自浙江的袁炜。
原本历史时空里,
此人乃是嘉靖朝四大中生代“青词宰相”之一。
再往下看,
秦德威很失望,自己那帮子亲近的门生里,
居然只有邢一凤被录取了。
跟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能共同进步呢?
虽然说会试录取率差不多只有十分之一,但扑街这么多还是让秦老师有点不爽。
这也说明,
只有邢一凤手底下文章有真功夫。
其他那些人,
除了归有光,
包括吴承恩在内原本历史上连举人都考不中!
另外秦德威还在榜单上看到了夏大学士女婿吴舂的大名,
对此只能“啧啧”了。
熟人门生里面,无论中式的还是落第的,
不约而同的聚集到秦府拜见。
毕竟秦老师有高升之喜,作为门生故旧祝贺一下也是应该。
秦德威懒得搭理别人,只好言好语的安抚归有光,
并很关心的问道:“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归有光老老实实的答道:“有负老师期望,无颜再留京师,
准备返乡了。”
秦老师立刻挽留道:“别急着走,多留一两个月,
我要指导一下你的文章。”
一股柠檬酸的味道在吴承恩、王逢元、何良俊等人之间弥漫,他们并不稀罕秦老师的指导,
但他们在意秦老师的态度啊!
归有光一脸懵逼,现在都考完并落榜了,还指导文章有何意义?
若说下次考试,那都是三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指导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秦老师挥挥手,让其他扑街仔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并给了他们西院胡同相熟老鸨的地址。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自行去疗伤吧!
报秦德威名字,打八折;报冯恩名字,打七折;报徐妙璟名字,打骨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3/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