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8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8/1309


虽然不明白秦德威为什么又回来,但大家有很多疑问想问。
许天官忍不住就率先发问:“你真上疏请立东宫去了?”
秦德威打个哈哈说:“原来诸公已经知道了?没错,确实如此!”
许天官又问道:“你为何如此做?”
秦德威一本正经的答道:“陛下南巡在即,
按照祖宗规矩,应该有太子留守京师监国,以防京师无主生乱!
所以才要谏言陛下为了南巡,请速立东宫,
以稳定天下人心。”
这个理由非常合情合理合乎逻辑,完全没问题,就是多疑猜忌的嘉靖皇帝也挑不出理。
但众人有点无语,大家想知道的为什么,并不是这个官方说辞里的为什么!
只有霍韬习惯性的斥道:“国本大事,你一个小小词臣也敢妄言!所图不过邀名买誉,以此希求幸进而已!”
秦德威嗤笑了几声,不阴不阳的答道:“霍总宪莫非忘了,在下官居詹事府右庶子?
所以在下为东宫之事发言,乃是尽职尽责,天经地义,有何可以指摘?”
众人:“......”
从制度上来说,詹事府是东宫官署,詹事府官员都是东宫属官。
可现在根本没有太子,所以詹事府官职都是纯粹的虚衔。
不过翰林院官衔根本不够用,
所以才会用詹事府的官衔,这是词臣的惯例,
翰林院和詹事府等于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所以说,
你秦德威那詹事府右庶子,
是为了给你们词臣加品级,所套用的虚衔啊!
等等,似乎又有个问题!
假如真立了太子,东宫有人就不虚了,那东宫属官詹事府右庶子还是虚衔吗?
卧槽!众人想到这里时,脑子都有点乱!
所以秦德威到底想干什么?就为了把正五品虚衔变成实官?为什么秦德威的操作总是叫人看不懂?
秦德威没管别人怎么想的,就指着霍韬狂喷:“连一件如此尽忠本职的事情,都能遭到霍总宪的恶意揣测和无故质疑!
这只能说明你心术不正!正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又好比疑人偷斧!
想必从你这样的奸邪眼里,看什么都是卑鄙虚伪!请勿多言,免得脏了我的耳朵!”
秦德威喷得正嗨时,忽然有个太监站在东朝房门外,探头看了看,便道:“正好诸君都在这里,也省得一处处跑了!”
然后那太监又高声道:“皇上口谕,召尚书、都御史上殿!”
===第六百一十章
大洗牌(上)===
没人知道,这次太监传旨其实救了霍韬一命。
可能有高血压心脏病之类问题的霍韬被秦德威狂喷后,刚才已经很接近猝死边缘了。
但太监传旨打断了秦德威,也让霍韬缓了过来。随后听到太监又加了一句:“另召秦德威也上殿!”
众人接了旨后,不约而同的齐齐看了秦德威一眼。
六部尚书加都御史合称七卿,是最核心的大臣,但七卿之外居然又多召了一个秦德威。
所以情况已经不言而喻,肯定皇帝是第一时间看到秦德威奏疏了。
不然的话,大家也想不到还有什么事情了。。
而且只召见外朝的尚书、都御史这种最核心大臣,说明不是那种集思广益的议论,是真要做出决策了。
今日的东朝房廷议就此中断,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再加一个秦德威,一起走出东朝房,并从午门进宫。
也是有点巧合,嘉靖皇帝已经两個月不理朝政了,今天才到文华殿看奏疏。
秦德威上疏请立东宫,这事干系实在太大,内阁也不敢拟旨,第一时间直接送到了嘉靖皇帝这里。
然后嘉靖皇帝就传诏,召见内阁大学士和外朝尚书、都御史等核心大臣,将东宫之事定下。
核心十人团和一个秦德威上殿后,嘉靖皇帝就让太监将秦德威请立东宫的奏疏宣读了一遍。
其实这事毫无争论,皇帝有了这个意思,所有大臣更是欢迎,立太子就是顺理成章,
毫无阻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8/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