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8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9/1309


而且人选也没争议,现有的皇子中,
并没有皇后嫡子,
年纪最长的皇二子朱载壑。
所以太子人选毫无疑问的,
就是不足三周岁的皇二子朱载壑,从此大明就有了储君。
既然立了东宫太子,
接下来就要配备东宫属官,对于大臣们而言,这才是最大的事情!
谁能做东宫属官,
那么将来就是从龙之臣,不是一般的官职所能比的,运气好的说不定还能混个帝师名分!
所以一般情况下,东宫属官都是打破头来抢的。
尤其是大明连续几代皇帝寿命都不太长的样子,基本上都是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浮动。
有人当场偷偷掐指算起来,
嘉靖皇帝如今也三十多了......于是大佬们摩拳擦掌,
积极准备分猪肉。
东宫官署是詹事府,
但原本那些詹事府官员,
都是随便定的虚衔,没考虑过辅导太子的问题。
而现在既然立了太子,
那么詹事府是东宫实官了,
当然不能再像原来那样。
原有的人员肯定也不合适了,所以一场大洗牌在所难免。
甚至可以说,不只是詹事府大洗牌,而是整个词臣的大洗牌。
因为按照太祖高皇帝规定,东宫官署必须由廷臣兼职,共同一套人马,
以免父子相疑。
所以现在詹事府官员都是由翰林官兼任,
詹事府进行大洗牌的话,肯定要连带到翰林官员。
想到这里,有些人看向秦学士的眼神就有点异样。
年轻人有点狠,莫非你为了舒服升官,竟然让整个词林都大洗牌一次?
正三品的詹事府主官詹事张璧成为大洗牌中第一个变动的人物,直接被改任为礼部右侍郎。
至于新詹事人选,内阁提了几个人选,嘉靖皇帝都不满意。
谷俆</span>  最后嘉靖皇帝直接提了条件说:“东宫官署,非秉性忠义、学问广博、大有名望之人不可。”
众人品了品,就品出点意思来。
皇帝重点是想找那种性情忠直,还要名气大的人来组成黄金阵容,
来作为辅导太子的班底。
站在最边上的秦德威简直无力吐槽,
陛下你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
你折腾了十几年大礼议,一批批的打压反对派,做人特别忠直的早被淘汰得差不多了!
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当爹的什么德行,都还是希望儿子走正道,并希望儿子身边都是正派人。
而且这个时候的嘉靖皇帝还没有变得神经兮兮,还是个正常的父亲。
当然也不排除是嘉靖皇帝的帝王心术,因为东宫属官越忠直,太子才越安全。
之后首辅夏言又提出了一个人选,陆深。
此人乃弘治十八年进士,上海县陆家嘴的主人,嘉靖朝初年的重要翰林讲官。
十多年前因为讲课问题,陆深得罪当权的桂萼被外放,直到近些年才回朝担任太常卿。
当然最重要的是,此人是录取夏言的考官,是夏言的老师。
对这个人选,嘉靖皇帝考虑过后便同意了,下诏任命陆深为詹事府詹事。
詹事又不约而同的看了眼秦德威。
今天这大动静,说到底还是因为秦德威对假正四品不满,才折腾出的动静。
可是大佬们顿时又感到有点奇怪,与他们共同上殿的秦德威居然一言不发,乖巧如斯?
关于少詹事人选,最后嘉靖皇帝亲自选定了极有名望的学者崔铣。
此人当年大礼议时因为冒犯皇帝被罢了官,绝对够忠直,学术水准也高。
大臣们这才真敢相信,
向来讨厌大臣卖忠直人设的嘉靖皇帝,
竟然还真想在东宫搞出一个“正人汇进”的局面?
夭寿了,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要不要再把杨慎提溜出来试探下皇帝?
君臣继续往下讨论,詹事府内设官署有左、右春坊和司经局,合称坊局。
坊局又与翰林院合称为“翰苑坊局”,几乎可作为词臣的代名。
其中左、右春坊官员更是重中之重,是正五品的官署,设有庶子、谕德、中允、赞善等官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9/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