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8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0/1309


什么争风斗气,什么索贿行贿,都是最不重要的表面!
嘉靖皇帝死死盯着张瓒,在心里忍不住想了一句:“那都是朕的钱!”
刑部尚书兼京营总督王廷相看了看夏言,又看了看秦德威,迈步出列,打破了殿中的沉静。
“臣弹劾张瓒败坏兵务!近几年武选多由贿行,非行贿不得实职,京营武职如此,边镇武职亦如此,导致上行下效,边将无能,边事日渐败坏!”
如果说秦德威是把张瓒送进了棺材里,而王廷相的弹劾,就像盖上了棺材板。
众人不免顿生宦海险恶之唏嘘,一个强大的兵部尚书,居然就这么完了。
嘉靖皇帝下旨道:“传东厂秦福上殿!”
正在午门外值班的秦太监接到诏旨,连忙一路小跑着上了文华殿。
嘉靖皇帝又对秦太监下旨道:“抄张家!”
秦太监看了眼张瓒,神一般的回复说:“斗胆敢问陛下,是哪个张家?”
众人:“......”
原来今天最毒的人在这里。
嘉靖皇帝喝道:“滚去办事!建昌侯张家,兵部尚书张家,一并抄没!”
秦太监领命出殿,去办差事了。
抄兵部尚书张家时,如果能发现点张瓒与司礼监掌印张佐暗通,并且把钱送给张佐的线索,那就更乐子了。
钱其实并不重要,但谁让皇帝如今对张家的钱敏感呢?
而且秦太监先前没有告诉嘉靖皇帝“秦德威一万五千两”这个热点八卦,只提醒皇帝抄建昌侯张家,如今看来是正确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皇帝先有了抄张家的念头,酝酿了好几天,心里把张家的钱视为己有了,然后才有今天“张瓒事发”。
在皇帝意识里,就等于是“朕正要准备抄张延龄家,你们居然就开始跟朕抢钱了”,会让皇帝下意识更生气。
不然的话,结果就是“看到你们开始从张家捞钱,朕才反应过来”,那心态绝对不一样。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秦太监深藏功与名,去抄家了。
------题外话------
才记起来29日就开始双倍月票了,今天五千字先求一波啊!如果睡得晚的,可以过了12点再投。
===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学士们===
兵部尚书这样要害位置空缺,对朝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问题。
尤其如今南巡在即,稳定大于一切的背景下,总领军务的兵部尚书不可或缺,所以必须要马上任命新的兵部尚书。
不过对于大部分殿上朝臣而言,今天这情况是非常措手不及的,之前没想到张瓒会被嘉靖皇帝当场罢免。
多数人没有预案,
没有提前串连的前提下,最合适的人选几乎就是京营总督王廷相了,兵事大臣需要专业性,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担当重任的。
按照惯例,皇帝没有垂询的话,内阁大学士为了避免专权之嫌不会主动推荐外朝大员的人选。
但今天嘉靖皇帝估计是懒得听一群官员的七嘴八舌,只对三名大学士问道:“尔等阁臣可有举荐?”
首辅夏言犹豫不决的斟酌着什么,
次辅顾鼎臣比较无所谓,
于是严嵩先说话了:“去岁毛伯温南征回师后,尚未得用,可以执掌兵部。”
众人诧异的看了眼严阁老,谁都知道毛伯温与夏言关系密切,而你严嵩居然推荐一个夏党的人。
但殿上的人都不傻,最初的惊诧过后,
大家也都想明白了。
刚才王廷相站出来给张瓒盖棺材板的行为,已经表明了王廷相对兵部尚书位置的希冀,可王廷相也是夏言的多年密友啊。
无论你夏言支持谁,只怕另一个都会离心离德。尤其毛伯温也是江西人,
说不定就被严嵩拉拢过去了。
这时候众人在看夏言,大家都很好奇夏言会如何抉择。
不多久夏言对嘉靖皇帝奏道:“刑部王廷相久知兵事,
可以改兵部。。”
嘉靖皇帝不想拖延,
当场拍板:“若无他议,
王廷相改兵部!”
虽然建议得到了采纳,但是夏首辅一点高兴的心思都没有,
他今天完全是被赶鸭子上架。
众人对夏首辅都很理解,
他还是不敢冒彻底失去王廷相,
以及王廷相背后的秦德威的风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0/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