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9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7/1309


无论是增设日本馆还是四夷馆提升为协理夷务衙门,都让朝臣们感到不可思议。
真不知秦德威到底何德何能,仅仅是奏请增设日本馆这么小的事情,皇帝就给了个协理夷务大臣,阁老们拦都拦不住。
更别说特赐出入东华门这种诡异的待遇,更是让人无法理解,除了天恩莫测还能说什么?
就算以后再赐顶方方正正的大轿子,秦德威从东华门乘轿入宫也不会让人震惊了!
这日秦德威回到家里时,仆从马二提醒说:“老爷又该制新名帖了,原有的名帖又又又过时了,不知老爷这次打算如何写头衔?”
秦德威随口吩咐道:“少詹事、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学士、入直渊阁、协理夷务大臣、特赐出入东华门,一个都不能少!”
马二心里滴咕,如果真的一个不能少,那么“不参预机务”也该写上去,当然他没傻到说出口。
败老爷兴的事情,他马二从来不做!
===第六百八十九章
两座大门===
通州张家湾码头,这里彷佛永远不会安静,一年到头无数南来北往的客人交汇于此。
嘉靖十四年进士、离任知县、南京人陈凤从船上下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三年之后,他终于又到京师了!
当年一起考中进士的南京三人组,有的人似乎已经大学士了,有的人也混到了翰林院修撰。只有自己在外地苦熬!
如今终于回来了!今晚在通州安歇,明日起早赶赴京城!
忽然陈凤瞥见从远处另一艘船下来个人,看着似乎很是眼熟。又走近些仔细看去,便叫了一声:“胡梅林!”
另一位离任知县胡宗宪刚在岸上站稳,忽然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号,顺声音望去,也认出了对方。
两人是嘉靖十三年的南直隶乡试同年,又都参加过嘉靖十四年的京城大比。
只是胡宗宪一直到了去年也就是嘉靖十七年,才中进士,平白的成了后辈。
见过礼后,胡宗宪对陈凤问道:“你怎得也在此?这是要回京,还是南下?”
陈凤略有自得的说:“我嘉靖十五年放了知县,三年考核卓异,超擢为兵部主事,是以赶赴京师叙职并上任。”
这种晋升确实也值得自豪了,从知县到主事可不仅仅是升了一品这么简单。
按大明官场观念,京官比地方官要贵重,更别说最核心的六部主事了。
从知县升到主事真算是很少见的超升了,跟别说才当三年知县就这样升。天下一千四百多个县,没几个能有这样待遇的。
虽然陈凤不太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他猜测与秦德威有关系,除了秦德威谁能这样帮自己?
不过胡宗宪听到了陈凤的际遇,却无动于衷,连一丁点的艳羡都没有流露出来。
这就让陈凤很没有显摆爽感了,他便也问道:“你又为何在此?”
胡宗宪有点迷惑的答道:“我在山东益都知县任上才一年,突然被行取为御史,也是赴京上任去的。”
陈凤:“......”
由知县被选拔为御史,行话说叫“行取”,也称得上知县最好的出路之一了,不比自己升为主事差!
关键是这胡宗宪才当一年知县,而自己可是足足熬了三年!想到这里,陈凤瞬间没心情显摆了。
忍不住就想刨根问底说:“你怎么就被行取了,是谁提携你?”
胡宗宪真是不明白,到现在还是稀里湖涂的,“我也不清楚啊。”
陈凤能想到秦德威,那是因为他与秦德威有特殊亲近关系,胡宗宪与秦德威相对没那么近,所以就没想到。
陈凤心里也犯滴咕,胡宗宪出身徽州,科举也很兴盛,而且也是有钱地方,难道朝中有徽州大老暗中提携胡宗宪了?
两人当晚一起住下,次日也一起出发前往京城。
等到远远的望见城墙时,陈凤对胡宗宪问道:“入城后,我暂时去秦板桥府上投宿,你打算如何安排?
不妨与我一起在秦府借住,那边地方大,足以容纳你我,等寻觅好了住所再搬走也不迟。”
胡宗宪早有主意,大手一挥:“不劳烦陈兄费心了,我先去教坊司胡同包个月!”
听得陈凤心里艳羡不已,可惜他没有胡宗宪家里有钱,也就没有动辄包月的豪气!
胡宗宪又道:“不过我先随着你去秦府拜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7/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