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9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8/1309


京城里不只是风花雪月,还有人情世故。
入城后,两人便直奔西城而去。当年科举时,陈凤就寄居在秦德威家里,也是轻车熟路了。
不过这次来到了地方后,却见“曾府”大门紧闭,根本就没个有人迎客的样子。
这叫陈凤诧异不已,听说秦板桥混的很好,大门处不该如此冷清的。
难道自己赶路这段日期里,秦板桥又失势了?
胡宗宪指着门旁墙上说:“有张书。”
凑近了看去,只见墙上布告写道:“拜访秦学士者,请继续东行。”
两人齐齐无语,便沿着路向东走了百来步,就看到了两座大门,隔着数十步比邻而起。
这又是什么鬼?陈凤好奇的两边都看了看,一个大门上面挂着“天下魁”,另一个大门上面挂着“词林华选”。
两个门匾看起来,都很像是秦德威家。
“天下魁”,下联是“书帙万卷傍丹霄,手攀蟾宫桂花多”。
“词林华选”“云宿宫墙树,水鸟聒晨烟”。
陈凤横看竖看,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都是“逼气”和对于出入宫禁的夸耀。
这秦板桥三年不见,飘得越发没边!一个大门还不够,用两个大门装逼也是没谁了!
踏马的,站在这里忽然就感到自卑了,怎么破?
胡宗宪也是看懵了,陷入了选择困难症,这是该从哪个大门进去?
恰好此时,负责大门以及前庭区域的大管事张三巡视到此,瞧见了陈凤,连忙上来招呼道:“见过陈老爷!这是几时到的?”
一边寒暄着,一边把陈凤从中间大门请进去,领到了外书房。
陈凤问道:“你家老爷在府上么?”
张三笑着答道:“陈老爷稍安勿躁,我家老爷出去送人了,预计也快回来了。”
陈凤奇道:“是什么大人物,竟然能劳驾你家老爷去送?”
张三知道陈凤与自家老爷乃是同年同乡好友,有些家里事告诉也无妨,便答道:
“我家老爷新纳了偏房李氏,又将李氏兄长调回辽东镇,出任什么广义分路参将,今日便是去送李家大哥了。”
陈凤久久无语,三年不见,秦板桥真是不一样了。
在现如今镇戍体系下,总兵、副总兵之下,就是参将,拥有一定方面的指挥权,再升一升就能佩副将军印绶了,绝对算是高级武官。
随便一个小妾的兄长,就能安排成参将,这是什么样的强力大臣才能做到的?
陈凤唏嘘不已,秦板桥变了,已经不再是那个与自己勾肩搭背,聚在书房里,一起为了考试临阵磨枪的滑头少年了。
------题外话------
靠啊,这两天又来事了,码字最怕有事情,特别影响静心构思。
===第六百九十章
用人之道===
按照与别人的约定,将李小娘子她哥、李成梁他爹、李泾运作为京营的协同坐营官,就算镀金完毕,然后调回辽东去。
所以才有了秦德威今天送李泾的事情,比起在京营处处受拘束相比,李泾也乐意回辽东老家去。
尤其是还能以参将武职回去,衣锦还乡乃是人生最大的爽感之一了,虽说这荣耀一大半是靠妹子换来的。
秦德威之所以送行,不仅仅是因为李小娘子的缘故,确实也有不少话要叮嘱,自家后爹还在巡抚辽东呢。
将李泾送到了城东官亭,临别之际,秦德威便很郑重的说:“我有几句话不便写在信里,你到了辽东一定要亲口传给曾老爷。”
李泾抱拳道:“尽管吩咐,定不辱命!”
秦德威就继续说:“嘉靖十四年,我给朝廷上了五年定辽疏,而明年就是嘉靖十九年,五年之期将满。
所以请你转告曾老爷,无论如何,一定要做出政绩来!无论改制、钱粮都要出彩!”
这事关系到秦中堂的威望,不可轻忽!区区一地都改不好,以后拿什么去说服别人?
然后秦德威犹豫了片刻,才又说:“若政绩不那么出彩,我还有个法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8/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