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898

  大炮质料没什么可比性,葡军铸炮的用铁都是上好的铸铁,含碳低,或直接就是青铜、黄铜,而复汉军这方面还好,铸铁炮铁料质地不比欧洲人差,可清军就不行了,他们的大炮所用多是生铁,后者铸成大炮后炮膛多是蜂窝涩体,这根铸造技艺也有关系。复汉军的要好很多,铁模么,速度很快,质量有一定保证,但用铁炮的性能质量上比之青铜炮、黄铜炮还是有些差距的。
  炮膛的光洁度:清军大炮由于铁质差,加上铸法有问题(泥模),气孔多、易炸裂,再加上工匠偷工减料、官员中饱私囊,使得质量是很差的。铸成之后炮膛也不能光滑顺溜,且内部难于铲磨,往往是腹中生锈,炮膛凸凹不平。本来按重量可以装五斤炮药的,实际上能装个一两斤就是好炮了。复汉军的铁模铸炮法则很好地为他们自己解决了不少同类问题,但不好的方面也很明显。而且葡军的火炮中有一部分已经是进入了另一个时代,他们采用整体铸炮法,即先铸成圆形金属件,然后用镗床镗成炮管,既省工时,又能保证炮膛的光滑圆匀,质量也绝对有保证。这样的大炮在葡萄牙军队里也不多,可这代表的是什么,陈鸣很清楚。
  18世纪的西方人在机械文明上只是刚刚迈出一小步,却也是完爆中国。
  大炮引门:葡军的大炮引门皆在膛底,大小适度,并且葡萄牙人正在讨论着为一部分火炮安装燧发机。而清军的大炮之引门有的偏前,有的口大。引门偏前会致使大炮开炮时后坐力增大,或者连架跳起,或者偏左偏右,不能中的。引门口大则造成火药燃料气体外泄,影响炮弹射程。复汉军这方面比之清军要强,但给大炮安装燧发机,陈鸣从没提过。他觉得还没走到那一步呢!于是可悲的事儿就显出来了,复汉军枪炮局里那么多人也一个没有想过把燧发机安装到大炮上。明明燧发枪复汉军都制造那么多了。
  瞄准装置:葡军的大炮不仅装有瞄准星斗,还配有炮规(六分仪,类似中国古代天文学上的象限仪、量天尺,就是精确瞄准、测距的东西,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需要一定周期的培训)。而清军大炮则只有星斗而极少炮规、铳尺。复汉军炮队里也一样没有象限仪、量天尺,但复汉军的炮兵更注重培育,不会出现清军炮手那般连准头的远近、星斗的高低都茫然不知的情况,还多出了一个炮表。
  炮架:18世纪的欧洲各国军队,已经普遍使用金属炮架,甚为坚固,能保证火炮上下左右灵活转动。清军大炮的炮架则是笨滞艰涩,旋转不能如意,且系寻常杂木,木性松脆,一经炮发震动,榫缝开裂,既难取准,又不能再行施放。
  另有一项,就是炮耳的位置。清军大炮全是继承明代衣钵,一百多年毫无前进不说,还倒退了很多,这炮耳位置全都是依红衣大炮为例,布置在炮身的中间,炮车一经发炮常常颠簸不已,因自身重心不稳,而被后坐力震得翻倒个个的事情时常发生。
  葡军的火炮,因为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如欧洲所有的军队一样,在重心方面把握的十分到位,炮耳前移,炮架的改进,完全杜绝了一炮击出炮车翻倒的事情。而且葡军每一门大炮都配有一辆弹药车跟随,以供补给作用。这大炮炮架与弹药车前后还可以相连,连在一块之后那就是一辆简单的四轮车,几匹马一拉转移移动十分方便快捷。
  复汉军这方面的水准是处在清军与葡萄牙人之间的水平,复汉军的大炮也有弹药车,且炮架也是金属质地的刚性炮架,灵活上面是完爆清军同类,但总体设计上到底不如葡萄牙人。
  最后是炮弹:葡军所用的炮弹是光洁圆滑,清军的炮弹则是内有孔眼,外有缝线,弹体既不圆滑,弹径又偏小,使得药力很容易旁泄。且炮弹与炮腹相碰,涩而不滑,大大的影响了射程和命中精度。这点上复汉军倒是能与葡萄牙人一较高下,有了铁模铸炮法,模具可以一次次使用,大炮口径一致,同样以铁模铸造的炮弹,不仅外表光滑,弹径也整齐如一。
  剔除了复汉军,只以清军的大炮来对比葡萄牙人的,这个在欧洲只能算是三流小国的弱者,都能完灭清军大炮没有问题。这还只是眼下这个时节,要是时间再往后推迟个六七十年,到了一鸦的时候,欧洲军队的军器制作只会更加的完善,更加的强大,也怪不得历史上的清军被打的那么惨了。
  至于21世纪网上N多给满清大炮制造洗地的文章,胡扯就不去说了,陈鸣都很怀疑这些人编排这样的文章,究竟是什么用意?是为了给满清洗地么?直接看法就是如此。可你把那个时代满清大炮的性能写的那么强,这不就把满清衬托的更烂了吗?武器不弱于英国人,都被兵力那么少的英军打的满头是包,怎么看满清就是更烂了?陈鸣到现在也不解那些人的真正用意。
  要是为了给国人找‘自信’,那就更呵呵了。中国人的自信如果需要靠这种编排的东西来找,那中国也就完了。
  加农炮、榴弹炮、臼炮……
  火炮装药的重量为炮弹重量的1/3,火炮的重量为炮弹重量的150倍或接近150倍,火炮的长度则为口径的16——18倍……
  球型实心弹,分普通熟铁弹和灼热的实心弹两种;霰弹,包括链式霰掸、葡萄弹和普通霰弹;开花弹,包括分内装黑火药的开花弹,装有定时引线的榴霰弹和内装纵火药剂的燃烧弹……
  为了这个厚厚的小本子,暗营花出去了八百两银子,可这钱花的真不亏。
  还有装备了轴承和弹簧减震系统的四轮大马车,这一项‘偷师’让复汉军陆路上的运输能力有了一个大飞跃,要知道欧洲人的四轮马车可不是单单拉人的轻型马车。四匹马拉的四轮大型马车、乘坐两人的四轮箱型马车、通常两匹以上马拉的四轮运货马车和大型的带蓬四轮马车。也就是复汉军没有那么多的马匹,不然复汉军的运输能力能完全向上迈进一个台阶。那一系列四轮马车所用的弹簧、轴承和马车的制作也完全是学向洋人。
  ……
  一句话,复汉军暗营在广东的活动早就展开了,现在就等着陈亮去主持了。一如陈光活跃在黄淮直隶,陈亮的活动范围就在长江以南。
  ……
  广东琼州府,也就是后世的海南省,府城琼山。
  六月中的海南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府城北关,李家的书店随着太阳的落山关闭上了大门。李家人趁着夜晚来临前的最后一抹阳光,一家子围坐在庭院里的石桌上,一家六口人吃着并不丰盛但很温馨的晚饭。
  祖父、祖母、爹娘儿女,有父有母,有儿有女,六口之家,和睦美美的家。
  最小的女儿才刚满周岁,正在牙牙学语,此刻抱在儿媳妇的怀里,却已经知道了滋味。祖父用筷子沾着菜汤抵到她嘴里,小小婴儿嘴唇一动一动的吮着,她能尝出那个味道来,显得很高兴很高兴,脸上给爷爷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
  这李家人的小日子过得很太平很安沃。在这个远离中原,谁也不认识他们的地方。
  如果几千里之外,地处中原的李小妹看到这一家人,立刻就会泪崩,眼泪会哗哗的流下来,止都止不住。因为这家书店的李姓主人就是她一去而了无音讯的爹娘兄嫂,她让陈鸣找了又找,陈鸣也确确实实给暗营下达了寻找李家人的命令,却始终渺无音讯的李家。
  自从发觉陈家人的势头有些不对味后,李老秀才就很有先见之明很有决断的带领全家人‘背井离乡’了。为了能及早离开,他贱卖田产,而实在来不及贱卖的,都直接舍弃。
  他们一家人从鲁山下汝宁,然后在襄阳停留了一阵,结果李家父子婆媳就被鲁山传出来的消息给吓傻了,陈家真真够彪的,自家那姑爷……让他们想不出什么话来形容。
  李家人觉得襄阳不安全了,这距离鲁山太近了,保不准就碰到熟人了,那就继续往南。从襄阳到武昌,从湖北到湖南。李家人在湖南岳阳逗留了半年的时间,然后‘复汉将军府’这五个大字又将他们吓得屁滚尿流。陈家这是赤裸裸的造反啊,被抓到了,陈家肯定没得好,谁也逃不了一刀。而李家作为陈氏姻亲,作为陈鸣这个所谓贼酋的妻族,被抓到了也定要挨刀。
  ——继续南逃。
  李家人从湖南到岭南,从大陆一直跑到了琼州岛。一路的奔逃,让李家的金银花去了不少,荷包扁了许多,可李家人不心疼。来到这个地方后他们总算安心了。
  现在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安坐在一块,他们跑到了天涯海角,为的不就是现在的这一幕么。
  陈鸣的大舅哥现在早就不去奢望考中举人考中进士了,李琨连儿子都不打算准备让他露头,要从走科举之路,至少也要等到他孙子辈起。不然,那就是自己找死。
  复汉军闹得声势太大了,就算在琼州这海岛之地,都不是的有消息传到。陈鸣破南京,取扬州,下江南,攻苏州,进浙江,真真的成了朝廷的头号心腹大患。
  李琨跟陈鸣的往来不是太多,在李琨的记忆里,自己的妹夫那是一个很有自信,为人处世很是老道的少年,可也仅仅如此。李琨根本就没看出自己那妹夫还有当名将的资质,看看现在败在他手里的督抚大员,提督总镇,李琨难以置信。
第248章
四万远征军
  江北高邮。
  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苏州的时候,其他战场就真的不打仗了么?那是不可能的。
  高邮战场上,清军与复汉军的小规模冲突始终在发生。他们两边都不敢出动大部队沿运河一线进攻彼此,可派出小部队袭扰对方还是有那个胆量的。
  清军以宝应县为出发点,复汉军的前进基地算是在子婴沟,中间几十里地的距离就是双方小股部队冲杀决荡的战场。
  不说天天都有厮杀,那也是隔不了三天必要见血。
  高邮作为复汉军部守江北的桥头堡,可谓是军事重地,粮秣弹药,乃至大炮,所需甚多,一应后勤补给全由扬州起的漕船运经运河送抵高邮州。清军在宝应——子婴沟之间与复汉军的频频厮杀,可不是纯粹为了厮杀而厮杀,而是要打高邮州渗透到州城的后方,去袭扰运河后勤船队。
  驻守高邮州的人是卢虎,从坦克营里出来后,他就坐上了营官位置。现在复汉军在高邮州部署了四个营,陈鸣打下南京城后,复汉军前后编整了两批新兵营,当然不会让他们白待在南京城里蹭吃蹭喝,高邮州这里就是两个老营加两个新兵营,外加炮队和后勤部队,还有侦察队和医护营一部,总兵力接近三千人。
  当初从襄阳出发时一万来人的复汉军,现在正规兵力已经接近四万人,旅一级的建制单位也从最初的一个教导旅发展到现在的四个旅。九江陈永生部是第一旅,安庆高平山部是第二旅,扬州的黄捷部是第三旅,教导旅旅帅一职由原来火枪营没扩充前的营官陈启担当。总的来说,这支军队还是家族企业一样的传统封建军队,担当各自要职的人全是陈氏亲族。
  陈永生、高平山和黄捷的整编旅,兵力比之原本的旅一级建制也都要超出许多。三个旅现在兵额都在五千人以上,除了黄捷这个第三旅是在陈鸣的眼皮子底下的,不可能就地扩编军队——都是陈鸣拨给第三旅辖制的,九江和安庆两部在这方面就有着相当大的自主性了。
  就像历史上的义军,或是原时空的赤色军队一样,放出去一百人,拉回来一千人,部队的实力的确壮大了,可军队里的小山头也随之增多了。这却是没办法的事情。赤色军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陈鸣就从没期望着自己能去解决掉小山头。只要队伍战斗力还在,战斗意志还在,小山头就小山头了。陈鸣不会轻率的把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给拆分掉。
  教导旅的人数比之一二三旅有过之而无不及。原先的教导旅是辖两个火枪营,一个炮营,两个甲兵营,坦克营,和宪兵队、侦察队、医护队。现在坦克营被单独挑出了,教导旅下辖兵力却超出了六千。
  一个炮营建制不变,但大炮数量比之当初多出了一倍;两个甲兵营也不变,人数也不变,可教导旅里除了两个披甲的甲兵营外,还有四个无甲的甲兵营头,单单步队就有六个营;
  两个火枪营,建制也维持不变。没办法,复汉军火枪紧缺,就算有缴获的清兵鸟枪打底儿,火绳改燧发,速度也没那么快;
  教导旅里没有了坦克营却多出了一个骑兵营,只不过人数较少,至今也没有超过三百;这就已经把骑兵营的一把手陈开山给心疼坏了;
  然后宪兵队、侦察队和医护队都改成了大队,再加上一个后勤营和一个工兵大队,教导旅是一个庞大的编制。
  扣除了这四个旅一级建制,剩余的一两万人就是庞大的后勤部队和水师营,数量大增的炮兵部队,加上为数不多的老营和数量众多的新兵营了。后者由俘虏兵和新兵们组成,战斗意志很难说比之清兵有没有长进,武备则还是原来的水准,所以战斗力并不比同等数量的清兵强多少了。
  对于这些新兵营的复汉军来说,燧发枪轮不到他们,铁甲也轮不到他们,他们能够指望的就只有小炮【营队火力】和手榴弹了。卢虎为了锻炼这些新兵,频频派他们出去跟清兵打拼,就在子婴沟北的阔野里。卢虎是一个很勇猛的人,否则他也不会坐到坦克营的营副,那个位置可不是块头大长得壮就能坐上的,还要敢拼命。卢虎就很坚定的认为——再怂的兵,一仗仗打下来也能强上三分。
  ……
  子婴沟复汉军营地里。
  一个三十来岁,脸上褶子一大把的汉子拽住后勤处主管的袖子,死活不撒手。这汉子已经跟后勤处主管掰扯快两刻钟了,额头上汗水淋淋,不为别的事儿,就是想多要几箱子手榴弹。
  手榴弹这玩意好啊。就算最不受军中将士待见的火绳手榴弹,那也是宝贝。轮圆了扔出去,二三十米距离内谁见了谁躲。
  即使复汉军的手榴弹很有原时空赤色根据地边区造之特色,爆炸威力根本不能与二战时期成熟的‘小甜瓜’媲美,弹片的杀伤效果极糟糕,还时不时有灭火的。但话说回来了,对于高邮州的复汉军来说,就是这种手榴弹现在也不能敞开了供应部队。
  复汉军需要更多的铁来制造大炮和炮子,一枚手榴弹的铸铁弹体重量是不大,可一万枚手榴弹呢?十万枚手榴弹呢?整个复汉军三四万人马,一场场战斗消耗的何止十万枚手榴弹啊。
  所以在离开根据地之后,远征军里手榴弹这类东西,就始终是限量的。
  这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姓曾,原本是鲁山的衙役,最早在抄土门集陈氏老家的时候被抓的,然后就活命才是第一的投靠陈家了。三十五六的年纪,这人的性格已经早早的定型,很滑头的,衙役出身么,怎么可能不滑头?所以混到现在才是一个队官,还是新兵营的队官。
  后勤处的主管段国瑞与曾明是老相识,也是鲁山人,是当初跟在陈惠门下混饭吃的那些个白役之一。段国瑞的能力比不得郑宏宇、魏秀志那些当年陈惠手下的得力干将,混到现在也只是第三旅后勤营的三个营副之一。
  子婴沟作为复汉军与清军对垒的前沿阵地,在这里设立一个后勤站是很有必要的,段国瑞被派来主管这个站的一切事物。
  “我说老曾,你还是不是个当兵的?改行当土匪了是吧?我已经多给你们队五箱手榴弹了,还要怎么着?做人别太贪了啊,我给你说。”
  “老段,这人能多捞一点就要多捞一点。我跟你是啥关系啊,鲁山县衙的人有幸在这地方碰到一块的有几个人?当然要可着劲的多捞了。要是别人站在你这个位置,能多给我五箱手榴弹,我曾明就高兴地谢天谢地了,我转头就走。因为没那个关系。”曾明一副无赖相儿,拍着段国瑞的肩膀一副哥俩好的样。“这不是你老段在这个位置上的么,有你这个关系在,我能多得了五箱手榴弹就跟偷了老母鸡的狐狸一样,乐呵呵的就跑么?我肯定要再多拿一些啊。”
  “兄弟哎,出了子婴沟就是要命的买卖,多几箱子手榴弹,你老哥这条命说不准就能保住。你说什么也要再给我几箱子,不然今个我就不走了。你还要管我吃喝,管我睡觉。”
  段国瑞看着一脸嘿嘿的曾明,嘴巴里‘啧,啧’,“就你这赖皮脸样,要是改不了这毛病,部队早晚会把你踢出去。我再给你十五箱手榴弹,但咱们说好了,出了这个门我就不认账。另外你要给我整过来一把好刀来。”
  段国瑞别看干的是后勤的工作,却很喜欢刀马,宝刀快马。他已经收藏了多把好刀,在扬州还有一匹好马,后勤部队么,整个复汉军就是骑兵营的战士们缺马了,后勤部队的高层也不会缺马。但他还是没够!
  曾明只是一个队官,找他要一匹好马,那是难为人。但找他要一把好刀,完全没问题。
  果然,曾明拍着胸脯保证到:“没问题。我一准给你弄过来一把好刀。”
  十五箱子手榴弹就是七百五十枚手榴弹,加上之前五箱子,曾明队拢共才百十人,现在人均多出了十枚手榴弹,再加上本来配的五箱子,和他们对的留底,人均十五枚手榴弹,那就是面对清兵一个营头,他也能丝毫不怯劲啊。
  而就在次日清晨,曾明队气势高昂的走出营地,向着宝应方向渗透的时候,复汉军说不知道的一支吉林马队也打宝应城南门开出,气势汹汹的往着高邮州方向冲来。
  此刻坐镇淮安的清漕运总督已经不再是高晋了,这位乾隆朝第一皇贵妃高佳氏的族兄,已经被乾隆夺去了所有官职,返京闭门思过了。漕运总督的位置由李侍尧担当。
  而这位李侍尧又是何许人呢?他是大汉奸李永芳的四世孙,汉军镶黄旗人。
  乾隆二十一年署理两广总督,乾隆二十四年实授两广总督,乾隆二十六年被召回京授为户部尚书、正红旗汉军都统,袭爵勋旧佐领。乾隆二十八年又被授为湖广总督。次年,李侍尧调再被任为两广总督。因为右江镇总兵李星垣因贪污获罪,李星垣是李侍尧所举荐的么,受了牵连的李侍尧回京署理工部尚书。乾隆三十一年,又调署刑部。乾隆三十二年,再回到两广总督的任上,袭二等昭信伯。三十三年被调回北京城,被授为武英殿大学士,眼看着就要入职军机处了。
  ——阿里衮被正式剥夺了军机大臣职衔,福隆安以和硕额驸、兵部尚书在军机处学习行走。四月,转工部尚书,是正式顶了阿里衮的位置。可紧接着尹继善出任两江总督一职,总领江南军事,阿桂也很有可能去替换阿里衮,军机处就空出来一个位置,李侍尧资历能力全都不差,如果待在京师未尝没有替补的可能。但现在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索琳以署礼部侍郎在军机处行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