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3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5/898

  但这些看得到摸得到的事实就能让旧儒派改变自己的观念吗?
  怎么可能!
  一个个能说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士橹’的人,他们会因为‘事实’而改变吗?旧儒的诸多‘观念’已经变成了他们人数的信念,人生的支柱。
  所以旧儒派在这方面的态度是‘独立自主’,隔开西洋,暂时不与西方做太多太密切的交流,反正短时间里‘你们’也不敢保证就能追的上洋人的水平。那么不如就等个几十年,等到中国自家的数学机械等等水准发展起来之后,再与西方做交流啊。天下之大,不患无才么。他们还特意提到了康熙年间的黄履庄。
  这位是一个生不逢时的奇人,一生发明了验燥湿器、验冷热器、瑞光镜、自行车、临画镜、多物镜、驱暑扇、龙尾车(提水机械)、报时水、瀑布水等等器物,运用的知识涉及到数学、力学、光学、声学、热力学、材料学等多种学科。但连扬州地方志上都没能留下自己的名字。奇淫技巧么!
  虽然黄履庄的一系列发明,里头很多东西并不具备太大的普及性,但是黄履庄的后人现在依靠老祖宗的发明,在扬州开办了一家黄氏奇物居,小日子过的不要太美了。
  皇宫中都从黄家订购了好几项东西,比如那个自行车,铁木制成的,前后双轮,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
  虽然制作麻烦,很多零部件都需要手工琢磨,而且损坏率很高,不要说这东西在传说中的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了,走不上十里地就要零散。这个时代的车圈都是铁木扎成的,还没有橡胶带,也就是在皇宫这种完全石头铺砌的地方,小孩子可以快活的骑来骑去,要是到了外面的土路上,屁股都给你墩三瓣。
  在黄履庄的所有发明中,陈鸣最惊奇的是所谓的‘千里镜’,这千里镜于方匣布镜器,就日中照之,能摄数里之外之景,平列其上,历历如画。可惜连黄家自己传下来的《奇器图略》有遗失,并不能将这一稀罕还原出来,不然的话陈鸣都能看电影了。
  旧儒派他们现在也没有办法来压制机械之道这些他们眼中的‘奇淫技巧’,因为这一派的大后台是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但他们另辟蹊径,从国家尊严上着手。依旧是在跟新儒打擂台,同时也期盼着在另一方面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工商机械都可以发展,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发展过,但那必须握到他们的手心里。
  北宋经济发达吧?南宋贸易也很昌盛吧?但这些权利都掌握着士大夫的手中,处在士大夫家族的影响和掌握之下。它们发展的再兴旺再强盛,也只是给士大夫提供养料,并不能反过来威胁士大夫的统治地位。
  两宋与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不同。前者是士大夫绝对控制商贾,可士大夫们偏偏还歧视商贾,而不能像商业氛围浓厚的欧洲贵族那样“热爱”上经商,后者士大夫虽然依旧能抑制住商贾,但商贾多少有了一点自己的力量。只是这点力量联合江南的士大夫集团,最终毁灭的是整个中国,而不是发展壮大为一个牢不可摧的苍天大树。
  陈鸣上学的时候,大脑简单,以为资本就比封建强,看到历史书上写的什么两宋资本主义萌芽,明末资本主义萌芽,都被蒙元和满清给打断了。内心里对这两个异族就不知道有多么愤恨。可现在再看,那就是个笑话。
  儒家掌控的社会里,资本主义萌芽永远只能是萌芽。
  现在陈鸣嘴角挂着一抹笑,眼睛看了看彭忠瑞、陈岗,有看了看熊炳章,还有熊炳章后头的柳德昭、陈聪。这旧儒派还挺有意思的,他们的潜意思是不是:咱们现在这方面的水平有点次,在一些学科上要拜西方蛮夷为老师,这多丢颜面啊,多影响国人的尊严,多动摇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啊,这是在动摇国本啊。不如咱们埋头先自己研究发展上几十年,水准提高之后,再跟洋人做交流也不迟。天底下有的是人才,中国那么多人,黄履庄是绝不会只有一个的,还有朝廷的支持,不怕水准攀不上去!而且你们就是拜洋人当老师,学上几年十几年,也不见得就能追上洋人的水准啊……
  还别说,军队里头都有一些人支持这个观点。主要是这个时代的中国之人对师法西人真的深以为耻。
  中国并没有被洋人打败,在自己的家门口——南洋,还直接抑制着了洋人的气焰。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师从西洋’,好觉得丢人没面子啊。
  陈鸣一直没有表达自己的态度,但旧儒派的这一挤兑确实触到了新儒的软肋。熊炳章可不敢自己做保证,短短几年里就赶上洋人的水准。“彭大人所说的那种把握,臣等不敢保证。臣等只能是尽力尽心去做应当办的事、能够办的事,至于成败利钝,即便是汉臣诸葛亮,也无法预料,何况臣等!”
  “起奏陛下。”
  沈国贞出马了。“彭大人曾经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要学算术,也不必师从夷人。那么该彭大人肯定能够保荐数名人才。臣请择地另设一数理馆,由彭大人一系负责揽师招生和教授,以观其成效。”
  彭忠瑞脸色一下子僵住了,陈鸣脸颊抽了抽,都差点笑出声来。要说清初时候,中国还有一个梅文鼎,现在能找出谁来呢?至少陈鸣记忆当中是没有这样的人的。
  “陛下怎么不乾坤独断?”李小妹摘了一颗葡萄递到陈鸣嘴边,头枕着李小妹的大腿,陈鸣张口接着,然后说道:“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没有激烈的思想交锋,就没有对自身观念的深层认知,就没有对人生理念的深入思考。
  现在旧儒派和新儒派在朝堂上唇枪舌剑,在民间的报纸上也你来我往,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正好启发一下民间思潮。
  “陛下,长沙侯陈亮求见。”
  用过晚饭,陈鸣在偏殿审看着南明州总督郑继递上来的奏折,关乎于那个营的,而这个时候他应该已经到台湾了。刘武在陈鸣耳边禀告道。
  “臣见过陛下。”
  陈亮手中拿着一本折子,作为海外情报部门的负责人,这么晚了,急匆匆的来到皇宫,那必然是有重大消息的。
  “陛下,日本的后桃园天皇死啦。”
  陈鸣心里头噗通一跳,这果然是极重大的消息。20岁的后桃园这就死啦?
  “怎么死的?”要是德川幕府下的手,再被人发现了,日本可就有乐子了。
  “病逝的,并无异常波动。”后桃园自幼就体弱多病,看着就不是能活多么长久的人。
  “后桃园可还没有儿子啊。”陈鸣俩眼睛闪闪发光。
  “陛下,后桃园不仅没有儿子,连女儿都没留下一个。”日本的近支皇族绝嗣了。
  “田沼意次传来的消息说,日本皇室有意让东山天皇的曾孙,8岁的兼仁亲王入继大统。”东山天皇是后桃园的高祖,中间隔着中御门、樱町和桃园三辈,这位是东山天皇曾孙的兼仁亲王,从伦理上说是后桃园的堂叔,但实际上在皇家贵族中这么远的血缘早就划入远支了。【历史这位是跟后桃园唯一的女儿结了婚的,也就是自己的族孙女,后桃园的女儿在两年后才出生,刚出生不久她爹后桃园就死了。日本皇族真的就是一部那啥史啊】
  兼仁是第二代闲院宫典仁亲王的第六个儿子,算是闲院宫的第三代,闲院宫则是日本皇室一百多年来打开创有栖川宫以来,诞生了新的亲王宫家,是四大宫家之一。
  就是世袭罔替的白痴,日本这个弹丸小国,丫呸的尊号乱上,男亲王女内亲王,是个孩子就他妈是亲王、王,肚子都吃不饱了也叫亲王,他们也配?
  到现在小日本最强大的桂宫亲王一系,伏见宫、桂宫、有栖川宫、闲院宫四宫家之一,一年的俸禄【领地】也只有三千石。都他么笑死人了。
  陈鸣已经不止一次看过天皇的族谱了,头都炸了,也记不住这些近亲结婚的东东相互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田沼意次认为这是次动摇天皇根基的大好良机。希望我朝能给予配合……”
  “朕明白了。”
第582章
中日风云动
  只用嘴皮子功夫是动摇不了天皇的地位的,也触动不了天皇的根基。田沼意次这是要让陈鸣付出实际行动。
  陈亮退下去之后,陈鸣整个人在偏殿里待了一夜。
  深夜里的宁静和黑暗让他心底某种思考有种超然解脱的兴奋,日本天皇挂了,皇族近支绝嗣了,宁静和黑暗之中的思考,乱草丛一样的思绪可以在浓重的黑暗里自由的滋长和摇摆,一些想法甚至让他禁不住浑身颤抖,那股子发自灵魂的杀戮血腥浸透过他的每个细胞,心中激荡的兴奋让他的大脑都要窒息。
  但是yy终究只是YY。
  以日本现在的局势看,中国对日的‘处置意见’已经早早的被德川幕府宣扬的是人尽皆知,日本国内对此当然很有股子愤慨的情绪。虽然日本天皇变成日本神道教的‘天主’,不仅每年的收益会被增加一倍,从现在的整体十万石的收入增长为二十万石的中等大名级的,而且他们还能享受中国皇室赐予的一年25万华元的福利。【日本一石在三百斤朝上吧】
  可以说是收入大增。
  不但手底下那些搽脂抹粉黑齿白面十二单的公家能真正的有钱搽脂抹粉起来,天皇的那些亲戚们也能兜里多少一块余钱。
  但日本的整体情绪还是很敌对的。很多日本武士乃至大名都认为这是中国对于日本的侮辱,虽然他们并不怎么尊敬日本天皇,也不怎么尊敬神道教,但作为一种本土宗教,最最基本的影响力还是在的,甚至日本过都有发生过武士针对华人华商的抢劫和打砸。只不过日本的各地大名还有德川幕府的脑袋是很清醒,一旦发生这种事情了,立刻就严厉镇压,不给中国留下半点口舌。总算是刹住了这股风气。
  日本社会的贫富差距比较大,这两年中国最多只在套取日本黄金,目送日本现实开办银行,然后一头扎进了证券市场当中,还有发行纸币等等做法,不闻不顾。零碎的小动作就是向日本输送了一些福寿膏,但效果远没有陈鸣想象的好,难道是价钱太贵了?
  那价钱确实不便宜。是当初广东一带的阿片价格的五倍左右。因为中国的阿片多是从英国人、法国人手中以药品的定义购买的。洋人没有了大规模输出阿片的机会,自然就只能提高阿片的价格了。中国产的阿片价格也就高了起来。更何况中国本身也对此进行了一些加工,还有精美的瓷瓶、金属瓶盛放,价钱高的已经不是一般平民可以承受的了。陈鸣已经让人种植那个啥了。毕竟中国自身也很需要这个东西!
  两年的时间当中,手术可已经在民间医馆、医院扩散开了。而且阿片这东西还能治痢疾,还有呕逆、腹痛、咳嗽等疾病,并且有养胃、调肺、便口利喉等功效。
  所以他这福寿膏计划还不能说是失败。等到中国自家种植的阿片产业做起来之后,那出口到日本的福寿膏价格自然就降低了。再说了,荷兰人也向日本输入阿片的,只是数量不多,并且都当做是药物的。荷兰人可并不在日本赔钱,历史上当阿片这项业务在远东盛行起来的时候,中国又做了日本的挡箭牌,日本本身就不跟英法等国家通商。然而现在一切都在改变中……
  两年的时间,陈鸣就一直看着日本在自我发酵,中国的华元已经在日本市场有一定比例的流通,虽然这份额很小,但华元的价值日本人是承认的,可日本的日圆在中国却根本得不到承认。只有诸多在日本有生意的华商才会收入日本纸币。虽然作为一种国家货币,日本发行的纸币水准还是有一定保证的。这是日本国的一次在印刷和防伪技术上的突飞猛进,陈鸣本来准备印刷日圆假钞的算盘根本就没能打响。因为荷兰人对着日本伸出了援手。作为与日本一百多年里唯一能够正式交流的西方国家,荷兰人在日本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而日本又被中国的一系列决断近乎堆到了‘对立面’!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荷兰人在日本成立银行、证券交易所和印刷纸币的时候都提供了大力援助。虽然荷兰人现在用的也是金属货币,但荷兰人印刷债券和银行券的水准绝对是欧洲顶尖一流的。这是陈鸣之前没有想到的,也是日本人没有预料到的,后者就像踩了一泡狗屎,愉快的接受了荷兰人的援助。
  现在日圆的官方定价是一日圆兑0.2匁黄金,而在日本的重量单位中1匁大概跟中国的一钱是差不多的,其含银量等值一荷兰盾。而荷兰盾在中国与华元的兑换率是一荷兰盾比3.2华元。
  所以在日本,日圆与华元的官方兑换率就是一日圆比3.2华元。
  日本这样的比率在中国是根本不予承认的,荷兰人也不承认。因为到现在日本的金银比价还徘徊在1:8这个数值,比之中国、荷兰的金银比价足足少了一倍。虽然中国、荷兰、日本从本质上说行的都是复本位制。也就是指以金、银两种特定铸币同时充作本位币,并规定其币值对比的一种货币制度。
  假钞这个法子作废了,但这并不是说陈鸣对日本就没有别的法子了。中国跺一跺脚,日本就要晃三晃。田沼意次现在很明显就是要中国拿出一点真真厉害的动作来,震一震皇室和公家,让整个日本知道天皇和京都的那些搽脂抹粉的玩意儿,根本就不能保护日本的利益与安全。
  这一点对于陈汉来说很容易做到。比如说他可以派出使臣打着给后桃园天皇吊孝的名义进到京都,跟京都的那些公家还有亲王们好好地谈一谈“天皇”这个名号的更改问题,谈一谈九州岛的改名问题。同时他还可以派出舰队访问长崎、九州、横滨、大坂,然后直入江户湾。
  在陈鸣最初的计划中,在日本的纸币铺满整个东瀛列岛的时候,就是他动手摘果子的时候。先发布‘恐吓言论’,再派出使臣,然后大批的假钞运入日本,最后是水师舰队的‘友好访问’,绝对能把日本搞得半身不遂。
  可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德川家治明显对‘日本国王’的头衔动心了。虽然田沼意次这两年一系列与中国沟通的事情上他一点沾染都没有,可要说田沼意次是私下里行动,谁会相信?
  加上假钞这条路被断绝,陈鸣之前的打算也就泡汤了。
  他不能再‘光明正大’的来整治日本了,这会让德川幕府心生不满。要整治日本,他必须换一种更加隐蔽的手法。
  现在后桃园死了,有点突然,陈鸣的一些手段还没有安排好。比如说王平北,他现在名下的蒸汽纺纱厂和水力织布机厂,规模在整个日本是绝对第一的,但刚刚建好厂子投入运营,织工刚进行培训,距离产生出让所有人都瞩目的利润还有一点距离。
  “现在看是要用一点手段对这两样果子进行催熟了。”
  把王北平下属的这纺织公司操作成明星企业,立刻此刻日本对中国的敌对意识,将王北平的纺织公司‘变成’日本本土纺织业抵抗中国棉布倾销的中流砥柱。然后就王平北与三井家族的关系,这家公司只要愿意‘上市’,不出所料,必然能引起整个日本的疯狂追捧。然后中日之间就拉起棉布大战!
  中间有的是机会煽风点火。
  由王北平下属的纺织公司掀起的热潮,运作运作,保不准就能掀起整个股市的热潮。只要三井家族愿意配合。
  而偌大的日本除了德川幕府发行的日圆外,萨摩、长门、仙台、加贺、肥前、土佐等外样大名,关西强藩,也各自发行的都有藩币。当然他们不会说是货币纸币了,而只会说是银行券。这些外样大名也纷纷成立了自家的银行。这就给了中国很大的可乘之机。
  “如此陛下当敲山震虎。一边派出使臣问罪京都,另一边调派大批战舰云集北海与琉球。”陈聪捋着自己的山羊胡,他认为大部队都不需要怎么表现自己,就停靠在北海和琉球,就足以让整个日本彷徨。
  这个时候只要王北平这样的棋子能活跃起来,对着‘阴晴不定’的证券市场出手,两边联系配合,根本不需要真的开枪打炮,就够日本喝一壶的了。
  “老夫就不信这日本的股市闻到这硝烟味儿,它能半点也不波动。”这怎么可能。
  要是战争打到了东海,现在的国朝百姓对于朝廷再有信心,也会禁不住升起一股恐慌,继而各大公司的股票都会出现浮动。
  股市就是人心。日本的武士阶层要说有拼命之心的话,他们的商人呢?陈聪家中现在自己也经商,所以他特别不信任商人这一阶层。
  “告诉老二,让他把手里的日圆全都换成金小判。”回到府上的陈聪立刻就招来了大儿子。
  而陈继卿一听这话就知道中日之间要起风浪了,“我立刻写信。”信鸽从南京到上海也用不了多久。“爹,这会陛下要打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5/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