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4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4/898

  何况永瑢已经不敢再在巴尔喀什湖边上带着了,那支鞑靼人也要向西迁移,中玉兹的利益会受到很大的损害。毕竟小玉兹远在里海一带,大玉兹逃往新疆之后,他们的土地,他们的牧场,就全被中玉兹给占据了。
  下午这个部族的配枪牧民们继续训练。近代军队就是高消耗的廉价部队,炮灰部队,增强这样的一支军队的唯一做法就是训练,长期长时间高标准的训练。
  这些哈萨克牧民当然无法满足后面的要求,但是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军士长就不会放松一点的时间。
  “再来一次,听我口令,枪上肩!”
  “枪上肩!”
  当波将金走出帐篷,翻身骑上马背的时候,在不远处训练的五十个哈萨克牧民总算是一起大吼了起来,同时将整个动作做完。
  当波将金的那头金发闪亮着灿烂的阳光的奔向远处中俄军队宿营地的时候,军士长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下枪。我们再来一次,枪上——肩!”
  ……
  ……
  “掏纸弹!”
  “掏子弹!”
  “填装火药……”
  “笨蛋,不要把纸弹整个要破……”
  “手不要抖,都撒啦……”
  不止一个人把火药咬进了嘴巴里,又苦又涩的火药粉滋味可不好受。
  最后这五十人中只有三分之二的人成功打响了手中的火枪。
  “再来一遍,填装火药。我重申一次,你们要咬的是纸弹底部,那里有一个尖。”只要不是笨蛋都能看得出区别来,就算不用眼睛,用手来抹也能察觉的出来,主要还是紧张。
  军士长面无表情,在战场上这是不可饶恕的错误。但是现在是训练场,训练场是允许有人犯错的。
  “倒引火药!”
  “关闭引火池!”
  “火药倒入枪管!”
  “装弹!”
  “捅条下压!”
  “取出捅条。”
  “瞄准!”
  “射击!”
  “砰……”的一声大响,整个小操场硝烟弥漫。
  “清理枪管!”
  在下午的阳光中,这五十名哈萨克牧民又开始了自己周而复始的训练。中午时候来到部族里休息的波将金一行,就像是掠过水面的燕子,打起了一缕涟漪,但是转而就全部消散。
  ……
  越往新疆内陆走,波将金眼睛里的阴霾就越发的浓重。他看到了什么?
  在伊犁,天方教的色彩已经淡化的几乎看不到了。
  大批的中国人正在田地里忙碌着,他们当然不是在种植必须要的粮食,而是再种辣椒、夏白菜、胡萝卜、黄瓜,以及豇豆。
  说真的,伊犁河谷非常肥沃,占据了这里的复汉军,都不需要再专门的进行军屯,只是这两年里细水长流的向伊犁迁移汉民,这里出产的粮食轻轻松松的就能供给整个驻疆部队耗用。
  波将金还看到了高高的炼铁炉,还有一个个‘隔离’起来的工厂,中国人正在将伊犁变成一个军需生产地,而不再是单纯的囤积点……
第613章
七年战争·续
  金色的沙漠浩浩渺渺,连连的沙丘丰富大海上的波涛起伏脸面。一行骆驼行进在其中,就像一艘小船航行中汪洋大海之上,谢清高觉得是那么的渺小。
  怪不得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谢清高望了一眼头顶火辣辣的太阳,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时候才能抵达红海的最西端,他也不知道这个时候的苏伊士港是不是会有中国的商船,或者是西洋商船行到。可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国内,将宝贵的消息送回国内。
  欧洲的时局变化的太快了。
  今年西历的二月中,法国人突然宣布正式承认美利坚联邦为独立国家,那一刻起,拉法耶特侯爵,吉尔伯特·德·莫蒂勒成为整个旧大陆的英雄。这个祖上曾经跟随着圣女贞德一块与英国人战斗的大贵族后裔,这个老爹在七年战争中被英国人的炮弹打死的十九岁侯爵,第五代诺阿伊公爵的女婿,自己包下了一整艘船以第一个志愿参加北美战争的人的身份被永久记录在了历史上。
  去年中国使团抵达欧洲的时候,法国人的反英气氛没有那么炙热,拉法耶特还被路易十六国王下令抓起来过,虽然不知道是真抓还是假抓。但是今年,圣诞节过后整个法国的反应情绪再度高涨了一大截。
  然后在西历的二月,法兰西成为了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承认美利坚的国家。
  可如果说这一个消息,高彦明还能忍耐的住,还不至于立刻派人穿越整个地中海,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登陆,然后由奥斯曼帝国派出向导和卫兵,护送着使臣穿越地中海与红海之间最狭窄的西奈半岛,然后迅速的坐船前往中国的话。
  那么在三月里,一连串的事情发生就让高彦明再也坐不住了。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圣彼得堡已经对中国使团开放,可是第一个从欧洲中部走上沙俄搭建的那个《武装中立联盟》大舞台的国度,却是传统意义上的英国盟友荷兰人。
  不是普鲁士,不是葡萄牙。是荷兰!
  然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再一次明确的表示,俄罗斯反对英国的海上霸权。
  然后在三月里,萨拉托加之战的消息从新大陆传回了欧洲,北美大陆军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而这场战争更大的意义在于它给了法国人老美能坚持‘胜利’的信心,这才是这场战斗被成为北美战争的转折点的最大原因。几乎是在接到这个消息的同时,法国于三月底正式对英宣战。
  北美战争已经从一隅之地的争斗正式发展为一场国际战争。
  高彦明再也坐不住了,当即派出了身份是使团书记员的谢清高带领一个班的士兵作为警卫,向国内迅速出发。
  在这个时候乘坐帆船南下非洲西海岸,穿越危险的好望角,然后再通过万里海波,抵达中国地域,这太危险也太漫长了。
  所以谢清高一行选择的道路是穿过地中海,从陆路行到红海的西端,然后最好是碰到一艘中国的商船,让他好尽快的返回国内。
  这当中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了,但这绝对是最安全也最节省时间的路径。
  万幸,中国人的船只,英法两大强国都不会拦截。而中国与奥斯曼帝国又已经达成了同盟。
  谢清高在亚历山大港登陆后,只在港口停留了两天,就迅速上路。那一切的所需所用都被埃及帕夏给安排妥当了。
  无边无际的沙漠像是黄色的大海,太阳照在上面,万点光亮闪耀,远处的黄沙真的很像是一座座金山。
  这里很热很热,在烈日的烘烤下,沙漠上升腾着一股股热浪,叫人连呼吸都觉得困难。也怪不得这里的人会穿这么厚的衣服,还带面纱了。
  黄色的沙漠平平展展的,一直铺到天边,在天和地接头的地方,起伏地耸立着无限的沙丘。除了黄色还是黄色。谢清高第一次知道往日平凡的绿色也是这么可爱。
  但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
  有问题的是这里狂风袭来的时候,沙粒飞扬,天昏地暗。黄沙的世界让人类完全无法立足。
  而且沙漠上有的是旋风,一股一股的,把黄沙卷起老高老高,就像平地冒起的烟柱,打着转在沙漠上飞跑。
  一个个沙浪向前涌动着,像一只无形的巨手,沙海变着花样的揉搓。
  谢清高还在这里生平第一次的见识到了什么叫海市蜃楼,是日照和云影的作用吧,这个广阔无垠的大沙漠,竟幻成一片碧蓝明净的大海,他都还从中看到了一只只海鸟和一艘驶过的商船。那旗子上飘扬着显眼的红旗,是中国的海船。
  谢清高那个时候别提是多么的欲哭无泪了。
  海市蜃楼里的中国海船,那么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啊。
  无情的烈日如火焰般毫无遮挡地喷吐到大地上,绩的沙漠被烘烤得像个蒸笼。但是在太阳落山的时候,一盘浑圆的落日贴着沙漠的棱线,将大地衬托得暗沉沉的,透出一层层的深红;
  那一刻,托着落日的黄色浪头仿佛凝固了一样,整片金色的海洋也睡着了。
  写作是谢清高的一大爱好,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像玄奘一样,写出一本自己的《西域记》。
  对比更加辽阔的美洲,谢清高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西方。他认为世界的中心还是在亚欧这片古老的大陆上,一头在东,一头在西。
  用自己的脚走遍西方各国,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一路上的山川地理风俗人情,在死去之前,这本书能得到出版,他不奢望能够有《大唐西域记》或是《徐霞客游记》这样崇高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却也此生足矣。
  沙漠非常浩瀚,他之前也很愿意来天方世界走一走的。
  然而现在心中翻腾的焦虑对于眼前的沙漠生不出半分留恋和兴致,他就想生出一对翅膀,一眨眼就飞到红海的西端。坐上一艘回中国的船,迅速的向中国赶去。
  任何一个外交人员都知道英法开战,对于中国的意义是什么。不管是中英谈判,还是接下的中俄谈判,这都具有着战略性的重大意义。
  别以为谢清高的身份低他就不知道一些秘密了,使团里早就流传着一些个小道消息。
  皇帝早就料到英法要有一战……
  英法开战中国也会有动作……
  从曾母大岛开始进入的南洋,那一直都是中国外交上的一个敏感话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4/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