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4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5/898

  英国、法国冲来没有就南洋问题与西班牙、荷兰站到一块过,但是一个合格的外交人员,眼睛绝对不能只看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现在已经不是前清时候了。
  那西班牙在欧洲给高卢公鸡当了小百年的小弟弟,荷兰人在光荣革命之后与英国合流,成为了伦敦的一大债主,时间也是有百年了。
  这四个国家是绝对的同盟关系。而在面对中国的问题上,西班牙与荷兰也已经达成了同盟,成为了英法之间的桥梁。中国要解决南洋,难度不在于西班牙和荷兰,而在于他们背后的英国和法国。
  可现在英法打起来了,这一开战还不知道要打几年。
  全欧洲的报纸都在用‘七年战争·续’做头条,而且荷兰人竟然也抛弃了自己的好基友,给自己竖了个牌子叫武装中立同盟,跟俄国人混到一块去了。英国人的麻烦大了!
  可这消息对于中国,对于中国解决南洋问题,那完全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哪怕能早将消息传到一天呢,那都是意义重大。
  ……
  南京城的陈鸣可不知道欧洲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变。
  通信的‘意义’在这一刻显得无比关键。可惜,这一对中国大大有利的消息还不知道要在什么时候才能传到他的耳朵中呢。
  ……
  就算是摩卡港正停靠着的那支中国籍商船船队的队长,隶属于岭南商贸公司的陈亚强,这个时候也根本不知道遥远的西奈半岛上还有一小队中国人在辛苦的行进。
  自从中国与奥斯曼帝国就俄罗斯问题达成同盟来,中国商贸在天方世界也就一点点开启了。
  说起来,中国与天方世界互通往来的历史可追溯到最初的丝绸之路,后来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由他们所开启。两宋时候,蒙元时代,无数天方人在中国沿海定居。虽然他们最后时候给中国留下的印象是那样的丑陋和罪恶。
  但是天方人,和定居在中国的蒲氏族人,也为此遭到了报应。
  不提蒲家人被蒙古人后来血洗,就朱洪武开国之后,钦定福建泉州蒲姓为叛党,禁蒲姓者不得读书入仕。一举就让蒲家烟消云散了。
  蒙古人带来的灾难和欧洲大海航的相继兴起,直接断送了天方商人的饭碗。
  现在中国与天方世界的交流,也不再是这些天方人驾着海船远赴万里的赶往中国,而是中国人不远万里的满载着货物的赶到天方。
  摩卡港是红海区域极重要的一个港口,位于也门红海岸边,从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曾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贸易中心。
  就算是后世,陈鸣对于‘摩卡咖啡’的大名也耳熟能详。
  虽然进入18世纪后,随着其他地域咖啡种植业的开始,摩卡港的商机在大大的流逝,但是在红海这片地方,这个时代的摩卡港依旧是最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当地人,也就是也门人,在上世纪初刚刚驱除了奥斯曼人的入侵,然后咖啡种植和交易让这里成为了阿拉伯半岛上最最富裕的地方。
  从整个历史长河中看,眼下的这个时段也已经是他们最后的美好时光了。
  过不了多久,英法就会在这里交战,等到拿破仑战争之后,英国人的贪婪的目光就会盯上这里。虽然那个时候的摩卡港已经彻底完蛋,可不要紧,摩卡港的不远处就是亚丁港。
  那里会成为英国人在天方世界的中心!
  不过现在,这儿的人还感觉不到一丝儿的担忧。
  摩卡港虽然失去了上个世纪‘唯我独尊’的繁华,但依旧不失为一个繁荣的贸易港。二百年的繁华和贸易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此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当地的土著贵族和大商人们的生活风气极为奢靡,陈亚强来之前就有所耳闻,但真正的见了后才乍然感到开了眼界。这些贵族富商们的房屋里到处都是金银制品,仆人们穿着高下有别却做工质地讲究的衣物,水壶上都镶嵌着宝石,柔软的纯毛地毯拿到中国至少要卖到五百块,可在这里,只要被撒上了一点的污渍,等待它的命运就是被撤换掉。
  食物除了当地传统的烤肉外,还有烤鱼,面包、奶酪,外加一些新鲜的蔬菜和奄橄榄……
  食物是历史的原因,在很多地方不是说你有钱就能吃的好的。
  这里的人的财富表现形式相当的外在。
  银质的餐具,镶嵌着宝石的腰刀,衣服上绣着的金银丝线纹案,包头巾上那颗剔透的红宝石充满诱惑,套满了十指的金戒指上镶满宝石,这可不是暴发户式的炫耀,而是有着教派和风俗制度的。
  还有那一个个身姿妙曼的舞娘被源源不断地送到陈亚强的手上,赠送女奴给尊贵的客人,这也是他们的作风。
  不得不说,二百年的种植和贸易让这儿的饮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但是这些眼下还快乐自在的也门人绝对不会想到,当下个世纪来临的时候自己的子孙会落魄到什么模样。
  如果没有陈鸣的出现,现在的世界就是欧洲各阶层的平均生活水准在迅速上升,其他地方则与之相反,尤其是天方世界和东方。并且双方之间的这种趋势还在呈加速状态。
  陈亚强也是刚刚抵到这里的,他们一行有三艘商船,全都是传统的中国帆船。所以才能在这个时间段来到天方世界。
  岭南商贸公司的打算并不是继续的开拓自身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和市场,而是想要谋取一块立足之地。
  他们的目标就是亚丁港。
  自从中国与奥斯曼帝国开通了往来之后,中国与天方世界的交流就在不住的加强。谋取一个长久的立足之地也就成为了中国外贸总公司的一大任务,岭南商贸公司的目标就瞧准了亚丁。
  这里还没有英国人涉及。
  在也门那是一个不出名的地方,但是作为海港却绝对优秀。
  它在亚丁半岛和小亚丁半岛之间,两侧的亚丁半岛和小亚丁半岛像两条手臂,把亚丁港保护在中间,不但防止了大浪冲入港口,也阻止了来自东北和西南方向的季风,港内风平浪静,一年四季船只都可以顺利的通行和停靠。而水域面积大,水深。
  陈亚强这次带来的三艘海船上的货物,与其说是做买卖的,不如说是来打通关节的礼物。
  他现在也不知道,千里之外的西奈半岛上,身负重任的谢清高正顶着烈日在痛苦的前行中……
  世界就是如此巧妙,时间也就是如此巧妙……
第614章
管他死多少人呢
  时间就要走到了六月。
  六月一日是中国的儿童节,这是陈鸣定下的节日。是华夏的皇帝陛下专门为自己的皇长子而命名的一个节日,而至于时间为什么被定在六月一日,那就只有陈鸣自己知道了。
  反正几年的影响下来,现在这个节日的影响力已经覆盖了整个中国,甚至传到了周边各国。就连此时人爪洼岛的李琨,也不由自主的走上街头来为自己的外甥,还有孩子挑选礼物。
  “把这个、这个,还有这个给我包起来。”
  一柄一尺半长的马来克力士剑,刀鞘上镶着五颗碎宝石,银色的剑柄简单的刻勒了几道纹路,给人的感觉不是特意打造的精美装饰品,而是一把真正用来杀人的短剑。剑口十分的锋锐,用手摩挲一下,时刻都有一种要被哥破皮的感觉,迎着阳光闪耀着一抹白亮,寒光逼人。
  在泗水的街市上竟然能够卖到这么一样好东西,这让李琨有点吃惊。虽然这家店铺看起来是很上档次。但是眼前的这把剑看起来很古老,很能给人一种感觉。
  五十块西班牙鹰洋的价格也一点都不贵,真心不贵。
  再有一块是天然的狗头金,不大,有半斤左右,然后是一个犀角雕成的佛像。
  爪洼这里曾经生活着很多独角犀牛,就是现在也时有出没,那犀牛角可是能与象牙相比肩的珍贵材质。
  虽然这尊佛像的刀刻并不是怎么的精妙,但想到这儿的信仰原因,佛教早就成为了过去式,二十个鹰洋拿下这尊佛像也不出意外。
  如果时间能够提早四百年,李琨相信这个犀角佛像的价值一定是现在的十倍、百倍,要高得多的多了。
  可惜,三佛齐国故地,现在已经一水儿的天方。这儿除了汉人近几年建起的佛庙外,完全看不到几百年前一片佛国的模样。令人叹息不已啊。
  李琨向自己的住处走去,身后的随从抱着三件东西,亦步亦趋。
  马来克力士剑,这是李琨给自己的大外甥买的。
  男子汉么,就要舞刀弄枪。
  眼下这世道变了,再跟过去一样单纯的学四书五经,可不是为君之道了。
  虽然他知道自己这辈子怕很难与自己的外甥相见了,但每年他还是不由自主的准备起礼物。
  之前是生日诞辰,现在李家手头阔绰了,李琨做生意发财了,连儿童节他也惦记上了。
  就拿回去供奉在家里,那也是外祖家的一片心啊。
  至于狗头金和犀角佛像却是他要带回去给大儿子以及老母亲的。今天是儿童节么,礼物不能单给大外甥一个人准备,他大儿子的年龄也不小了。回海南了就补大儿子一块狗头金,愿他日后年年发财,财运不断。至于其他的几个孩子,年纪还小,给她们带回去几个小玩意儿就能让她们高高兴兴的了。
  这也寄托着李琨很朴实的家族观念,对于长子寄托厚望,而其他的孩子就相应的差了一等。女儿就更不用说了。
  不奢望儿子当什么权贵,能发财就行。
  而母亲李氏虔心佛教,这尊一看年头就很久远的犀角佛像,一定能让母亲高兴。李琨是很孝顺的一个人。
  他盘算着盘算着,最后自己也高兴了。
  爪洼岛的炎热天气让李琨大呼受不了,回到住处的他汗水都打湿了衣服,以最快的速度脱了衣服,穿上了一件南方人常穿的短裤,李琨整个人都沉入了水池中。
  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当年跟人合伙拼船,倒腾粮食、食盐和糖布的小商小贩了,他已经从小虾米进化成为了一条小鱼。
  不仅能自己的货物就能包下一艘船转货,还入股了琼州海运公司,现在总身价有二三百万华元。
  富裕起来的生活让李琨也不再为老爹当年的决定耿耿于怀,这年头有钱的就是爷,大爷。当官的也要低上一头。就拿琼州府的那些当官的来说吧,每年都想从他们商人手中刮募点慈善捐款,不也一样要安排好场合,谦逊和气甚至是讨好的跟他们说话吗?
  现在有钱虽然还是没有有权厉害,但有钱人的社会地位绝对堪比过去的士绅。
  不用国舅的身份,他李琨也照样能高人一等。
  这是他实实在在的本事!
  现在李琨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自己能将李家发展成全中国顶尖一流的大富豪,那样的话,他就是再跟皇家认亲,李琨觉得自己也能维持着自己李家的尊严了。
  这靠着自己的拼搏挣下金山银海的感觉,可比单纯的当皇帝的大舅哥要好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5/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