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5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9/898

  特别是闽粤两省,因为市场上出现了物资短缺,大家都料定了爪洼、苏门答腊会在几年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开发,这些东西都是移民们的必需品,所以价格直接上涨到了顶点,再高就要犯法了。严格的价格管制是陈汉控制国内经济的一大法宝,让‘唯利是图’的商人们却也不敢胡乱涨价,不然等待他们的就将是法院的一纸逮捕令。这一现象让陈鸣之前对中国工业的发展速度还略有一些小得意的陶醉,瞬间破灭。
  都供需紧张了,这还能算得好么?
  南美的消息给他带来了一丝喜悦,中西战争虽然还在交织中,战争还转入了对峙状态,可是远征军还有一招杀手锏,只要能引爆西属墨西哥内部那巨大、尖锐的民族矛盾,让印第安人爆发起来,就算这场爆发很快就被西班牙人所镇压,这也会大大的拖扯住西班牙人的后腿。
  战争的走向让他对北美放下心。
  至少他可以把目光集中在国内,和他的大臣勋贵们好好地思考一下如何增加财政收入,抑制、缓解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
  去年的时候,财政部出台了最新的一版华元,最大值从十元上升到一百元,上面印的有陈鸣的头像,背面印的是陈汉现今的版图,北美西海岸被毫无保留的印在了上头,整个太平洋都成为了陈汉的内湖。
  同时法律规定,一华元纸钞的含金量为0.25克,中国就此进入了金本位时代。
  什么是金本位?
  那就是用黄金来规定所发行货币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形成一定的比价关系;
  就像现在的日圆,依旧坚持0.2匁含金量,也就是一日圆含黄金0.75克,把华元与之的汇率正式稳定在1:3的汇率上。他们自己也算跑步进入金本位时代了。
  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并在输出入过程形成铸币——物价流动机制,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作用。
  在这种制度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砖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砖。
  同时,贵金属自由兑换、流通这扇一直被陈鸣紧闭着的大门也打开了。
  做出这个决定,陈鸣是下了一定决心的。
  纸钞与银元的兑换价格从之前的10:1,变成现在的9:1。陈汉这不算强制抬高了华元的含金量,因为这些年下来金银价都有一定的细微变化,如果陈汉把华元的价格定在0.25克含金量,纸钞和银元的兑换价格也确实是到了9:1。
  中国最大的外贸对象英国人并没有就此提出异议。他们现在虽然不会因为中国与西班牙、荷兰爆发的战争,而让出点利益给中国,但也不会为了这点‘小事’而再去伤害到彼此的友谊。
  中国国势强盛,他们就有权利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金本位这可是连现在的大不列颠也没有施行的,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实力强大,海外贸易上又一直处于入超,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在一个很突出的地位。它施行金本位这种黄金自由的输出与输出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在建立一个以华元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
  因为陈鸣也很期望有朝一日,中国的华元能成为国际上各国最主要的贸易清算手段,黄金与华元同时成为各国公认的国际储备。让华元与黄金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陈汉现今强大的经济力量,上海必将成为东方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有朝一日,能够形成一种以黄金和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
  而且更重要的是,南明州的金矿的大发现和祥州【阿拉斯加】、汉津【旧金山】金矿的大发现,一下子让中国拥有了充足的无可想象的黄金储备,中国有了发言的权利。
  在南非的黄金还没有被发现的时代,中国手中的金矿,每年生产的黄金已经足够他们跻身全球前列,来跟掌握着大半个拉美的西班牙人竞争黄金第一生产国了。
  再说了,这个时代,国家的武力也是货币保障的重点之一。原时空位面,1821年,英国于1821年正式采用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1英镑含7.3加克纯金。约翰牛又凭的是什么啊?
  而一百二十五年后的西历1946年,也就是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镑的含金量就是3.6克都不到了。
  1947年7月,英国刚刚宣布英镑实行自由兑换,于是他们的外汇储备就迅速流失,迫不得已在短短的一个月后就又恢复了外汇管制。
  1949年,英国就不得不宣布英镑再度贬值三成,英镑兑美元汇率贬到了1英镑兑换2.80美元。
  世界霸权的交替就是这般的残酷。而万幸,现今的中国比那个时候的大不列颠还要更强大。
  工商部出台了一连串的措施,财政部在陈鸣的督促下也准备推出一套新的国家财税制度。
  说实话,财政部搞得新措施很让陈鸣肉疼的,因为这刀子第一个就划在了皇室身上。这政策是在割皇室的肉啊。
第763章
全盘汉化
  在财政部的税务方案中,首先要进行征收的便是财产税,即对每个国人的财产进行清查,包括土地、房屋、船只、工场、探矿权、采矿权等不动产,以及公司股份、国债、珍玩珠宝、牲畜、粮食、生产资料等动产。然后给每个国人的财产数量进行登记造册,并按照1%的比例进行征税。
  1%的税率当然不高,但你要看这个基数问题的,陈鸣‘家大业大’,即使很多东西根本不会被登录,也依旧很让他感觉肉疼。但为了给所有人做个榜样,这一刀他还必须要挨。
  财产税的主要对象集中在社会的富裕阶层。因为国人的个人财产估值在1000元以下的就免于征税了。
  这些税收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实物征收,但实物的比例不得超过一半。
  中国的历史书上,这一政策也是有踪迹可寻的,中国打宗周时候就施行“廛布”政策。
  “廛”为市内邸舍,“布”为对公舍的收税,这就是早期的房屋税。唐德宗建中四年设“税间架”,即以房屋为课税对象,但因过于苛重扰民,不久即被迫废除。
  原时空的清末也开了征房捐,直到民国时期果党政府也都在继续征收。
  而随着田宅、马牛等财产转移而课征的契税,起源于东晋的估税。宋开宝二年,法律规定人民典、买田宅,应在两个月内向官府输钱,请求验印,名曰契钱。打那之后,中国各朝各代就都征收契税。包括现在的陈汉。
  如今财政部就是要把这个范畴从单一的房产扩大到整个财产范畴。
  其中对不动产的清查统计每三年进行一次;动产则由纳税人每年自己估算申报,征税机关则有权进行核查,并对偷税漏税的行为予以严惩。
  而除此之外,新推出的还有遗产税和个人所得税,前者在原时空位面,就是红旗打遍中国的兔子也没有征收,可现在为了搞到钱,财政部也是没办法了。
  至于排在财产税之后的个人所得税,重要性还远在遗产税之前,即对每个人的月收入进行征税。提案中的征收方式当然也是台阶式的差别对待,月收入在250元以下的予以免征,月收入从250元到1000元的,从一千元到一万元的,最高是一万元以上的,那都是逐渐递增。最高征收10%的个人所得税。
  如果放在其他的时候,这种税收政策绝对会受到满朝文武的齐齐反对,可现在是特殊时刻,北美战争结束的日子遥遥无期,朝廷又财力枯竭,如果不加税,满朝的文武勋贵哪里还能看得到分封美洲的希望?
  所以,朝廷的利益与满朝文武的利益在加税这一块是相一致的。这一前提就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个人所得税推行开来的负担。
  陈鸣真心感觉着财政部很强大,这一时机抓的很准,而财产税、遗产税和个人所得税,除了遗产税之外,其他两个但凡有一个能得到顺利施行,财政部就真不用再为将来的军费和财政紧张发愁了。
  即使这两个税收的门槛已经把大部分的人剔除在外,那全中国征收下来也是一笔天文数字。因为在这个国度,世界各国的财富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词句不仅能解决财政紧张的压力,保不准还能把财政赤字给一一弥补了。
  事实证明金钱在前途利益面前是渺小的,这个提案在南京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勋贵大臣们的鼎力支持。
  很多人都清楚,这税收为的就是他们自己。
  但是外界,特别是富有的民间工商福贾,那可就怨声载道了。
  在他们的眼中,这完全就是朝廷在操刀子割他们的肉,放他们的血。
  可是没等这些人上蹿下跳掀起大的风浪,他们就被更上头的巨头们给镇压了下去。别忘了这个时代中国工商业巨头们的经营状况,他们的背后几乎都涉及到了朝廷勋贵重臣,有着这些幕后大手在操纵,甭管工商富贾们有多么激昂的不满和愤怒,也全给翻手镇压。
  没有钱,朝廷在北美就打不下去,朝廷在北美的战争就不能获得胜利,而他们的封国就遥遥无期。
  在金钱利益和封国面前,所有人都抛弃了前者。
  派遣军的组建和派送美洲,已经是他们对朝廷的一笔大金额投资了,之前他们又购买了许多的战争债券和北美的土地券,那又是一笔大金额投资,现在只是再一次的重复罢了。
  最后财政部的这个提案得到了内阁和勋贵中一干大佬的大力支持,虽然南京城的中层阶级,尤其是商人富贾对此反感至极,但都没个卵用。
  到现在中国还是官本位社会,而且在中国商海中发展迅速的那些企业,背后都离不开勋贵和朝廷大佬的支持,他们只能静等割肉。何况他们当中的一些主事人都是知道美洲封国这件事的,很深也已经深深地掺入其中,对于财产税和个人所得税,都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没有了大佬们的起头,中层阶级是闹腾不起来的。这又不是什么议会时代,中产阶级在这时的中国可是最惨最惨的一批人。他们不比上层阶级,可以直接对国事国政发出自己的声音;也不比下层阶级,后者人多势众,朝廷必须考虑他们的利益和感受。
  只有中层阶级,他们就像一家三兄弟里的老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为了利益他们只能紧紧地贴靠着上层人,可是这一回陈汉最顶层的上层阶级那是‘缺心眼’的通过了提案,他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呢?他们可得不到底层阶级的支持,反正这税那税的,也都纳不到底层阶级的这些穷人头上。
  财产清查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清查田亩、房产以及银行存款还好办,因为各地政府和银行里面都有记录,但是清查一些别的方面就比较麻烦了。因为你要挨家挨户地去彻查目标家里有多少斤粮食、多少头猪、多少只羊,如果这家还拥有一片果林、茶园或者是鱼塘,你还要对其进行估值,这里面需要的人力、时间委实太过惊人了。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国人很有在家里存钱和财不外漏的传统,你很难真正的把家产给搞清楚。而且工作量实在太大太大。以至于刚刚施行不足半个月,地方国安就反馈出一个信息来,地方税务部门在统计国民财产的时候有严重的失职行为。
  一个镇子上,他们只对很少的一撮人进行的财产统计,大部分的人都直接略过。
  “要充分发动群众的积极性,老百姓的眼睛是明亮的。谁有钱,谁没钱,当地的老百姓最清楚。”
  “让税务部门搞一个奖励措施,举报得证实后有奖励。”
  “有付出才有收获。让地方税务部门都动动脑子,不想付出就奢求得到的人,都是蠢货。”
  陈鸣刚刚还带着笑意的脸,变得如大理石一样生硬。他说的前两句话还是税务部门统计财产的事儿,但最后一句话就是另有所指了。
  显然,一些事情有触动他的神经,让他想起了别的事儿。
  西北的事儿。
  就在几日前,西北军区来报,一支小玉兹部落越过了伊希姆河,挺进到了额尔齐斯河流域,在被大玉兹部队的军队驱赶的时候,那部落的首领说自己是来投靠陈汉的,可是等到西北军区派人抵到那里之后,那部落的首领又表示不愿意服兵役和全盘汉化。
  这让西北军区派去的代表气的险些一口气没喘过来。
  陈鸣也为之很恼火,他么的,既想受陈汉的庇护,又不愿意出功出力,连学个汉语,说个汉话都不愿意,只交一点赋税,就光在水草丰美的额尔齐斯河流域打转,他想的还真美好。
  虽然这些年里中俄之间没有再爆发大的龌龊,可这并不意味着两边就真的不存在竞争。
  无论是外东北还是大西北,两边的竞争从来都是很激烈的。
  在外东北,那些始终愿意站在俄国人那边的布里亚特蒙古人部落,陈鸣早就已经对他们不抱希望了。但是对部族贵族不抱希望了,对于部落里的普通牧民则还可以争取争取。
  俄国人丢掉了贝加尔湖,丢掉了一块风水宝地,不仅很多哥萨克和布里亚特蒙古族群,冬天失去了过冬的牧场,俄国人更损失了极大地经济利益。而且他们还背上了残清八旗这个大包袱。
  虽然后者的到来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俄罗斯控制区内经济、农牧的发展。
  但是十来万人口的吃穿用度实在不是个小数字,就算残清积极展开自力更生,俄国人还是填进去了大批的钱粮和物质。那么,这些亏空要怎么弥补呢?
  俄罗斯人的算盘自然打到了那些土著身上。
  俄国人控制了所有的皮毛交易,他们强令布里亚特人按时上缴皮毛贡税,同时还要他们出丁参巡逻、警戎,很多布里亚特部落的生计就此艰难,丁口也日渐凋零。而这些,无疑给陈汉制造了天赐良机。
  这几年,陈汉方面为了尽可能多的从俄国人那里争夺人口,可以说是用尽了办法。撒出了不少物质、钱财,很是引诱到了一些生活无以为继的布里亚特蒙古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9/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