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5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0/898

  外东北钩心斗角,大西北也一样你来我往。
  小玉兹和中玉兹始终是陈汉拉拢的对象,这当中实力最浑厚的中玉兹还要排在小玉兹之后。因为阿布贲的实力太雄厚了,三五万人都能凑得出来,对陈汉西北也隐隐存在着威胁。
  如果有可能,在中俄再次开战之前,陈鸣很愿意解决了中玉兹这个隐患。但是阿布贲的确有些本事,丁点的把柄都不给陈汉。
  相比中玉兹,小玉兹就好拉拢多了,他们的汗王艾楚瓦克很羡慕阿比里斯汗现在的处境。也不觉得这样受制于人的生活有什么不好。
  只是艾楚瓦克刚刚登上汗位,威望有限,还不能让所有的小玉兹部族乖乖的听话。
  所以,在一支小玉兹部落越过伊希姆河,来到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时候,西北军区是很兴奋。
  他们把这支小玉兹部落视为整个小玉兹的代表,他们兴冲冲的派人去,还调节了大玉兹与之的纠纷。
  额尔齐斯河和阿尔泰山素来有金山银水之称,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是一处再好不过的牧区了。阿比里斯汗要不是为了族群的象征意义,他现在都不愿意在巴尔喀什湖西边待着。斋桑泊可是对他开放的,要不是煊赫‘大玉兹的尊严’,他早就把汗帐挪到斋桑泊了。
  虽然他的汗帐里有汉人派来的老师、大夫,还有专门宣传陈汉政策和文化的文工团,但阿比里斯汗对比汗帐的大夫,更信任斋桑泊东岸国防军的那所军医院。
  要知道,就连阿布贲汗的汗帐处都只有两个被派去的大夫,阿比里斯汗汗帐却有一个小型医院,诊治范围囊括了内科、外科、妇科、骨科和儿科,甚至还有一名经验丰富的产婆,伊犁刚刚开办的医学院里还给了大玉兹二十个名额。
  阿比里斯的汗帐比之阿布贲和艾楚瓦克两处已经好的太多了。
  就连大草原上最受尊敬的兽医,也会定期来大玉兹各部‘巡诊’和传授知识。
  在陈汉的大力扶持下,当初颤巍巍的大玉兹这些年发展迅速,不论是新生儿,还是部族牧民的信心,都像阿比里斯汗迅速增长的个人财富一样不停地增长,让阿布贲看在眼里也不免的羡慕。
  大玉兹的人口比中玉兹小了这么多,可这些年诞生的新生儿却有中玉兹的五成还多,当中顺利成长起来的婴儿——六岁为期,足足是中玉兹的七成,按照中国人的算法,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大玉兹比中玉兹要高出一半。
  还有畜牧业的发展,还有大玉兹牧民们的生活水平。自从投入了陈汉的麾下,盐茶、药材、粮食、铁器等生活必需品,就再也不是大玉兹牧民说要面对的难题了。即使是遭遇了白灾,他们都有陈汉的救助。
  大玉兹的普通牧民或许还享受不到医疗上的便利,大玉兹向伊犁输出的二十名医学院的学生还没有毕业,但希望总是有的啊。而且草原上的普通牧民那里需要医生大夫啊,他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
  现在的大玉兹,牛羊马匹源源不断地贩卖到中国人那里,他们甚至还利益打中国人那里得到的货物,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中玉兹人和更南方的乌兹别克人、浩罕人、土库曼人。
  因为他们享受关税上的优待,而且铁器和军火上的一些东西,中国人只卖给大玉兹人,而不卖给别的什么人。这都让整个大草原上的部族、汗国都羡慕死了。
  两年前就有传言说,阿比里斯汗在中国人的银行里拥有上百万的存款,而现在怕是有更多个百万了。每一个大草原上的贵族说起这个事情来都羡慕的两眼通红。
  一些与大玉兹牧场靠近的中玉兹部族,年轻的姑娘们都更愿意嫁到大玉兹去。这是十年前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一幕。
  西北军区得到那支小玉兹部族的消息后,欣喜无比,却扫兴而归。
  ……
  “努尔苏丹,你既然愿意归顺我华夏,华夏当然会庇护你的部族的安全。我们可以向你们出售各类武器,你们可以支付皮货、牲畜给我们。但我天朝也不是开善堂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我们庇护你们的安全,甚至还可以教你们更有效率地蓄养牲畜和在肥沃的土地上耕种,你们也必须履行好自己的义务。你们不仅要交税,还要组织一支常备军队,听从西北军区的调派。再有就是像现在的大玉兹那样,所有人改说汉语,接受我们的最基础教育。”
  别以为游牧民族就是傻瓜,大玉兹的全盘汉化是这些年里陈汉最受西北原住民抨击的政策之一。这些政策让他们想到了俄罗斯人,后者征服了新的土地后也每每进行着俄罗斯化,摧毁当地的文明,改行俄罗斯式的生活风俗。
  这对任何一个有着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民族,都是一种严厉的伤害。
  如果中国搞汉化的手段再温和一些,用好处、利益去引诱哈萨克人和薪疆土著们自己主动的去汉化,这在感情伤害上会更浅。但陈鸣没那么多时间么。
  现在是西历的18世纪晚期,不是11、12世纪晚期。
  再过了一百年,民族主义的大潮就来临了。而且陈鸣也确确实实的对中亚保持着‘重视’,后者在原时空的历史上可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
  老毛子的去民族化手段可很激烈的,陈鸣个人觉得这种激烈的高压手段并不会太理想,可是早在1925年中亚五国能按民族划界,改称哈萨克赤色自治共和国,这也说明了他们本民族烙印的深刻。陈鸣就想早点下手,磨掉这一层痕迹。
  因为在他的计划中,就算布置在大西北更西侧的一连串蒙古国,那也都是要说汉语的。更何况将来要主体并入中国和几个蒙古国家的哈萨克人呢。
  一手甜枣,一手大棒,大棒敲打的同时,也给他们甜枣吃。现在,大玉兹这个例子竖立的很成功。
  汉化并没有激起吃着甜枣的大玉兹牧民的强烈反对。
  “我们可以将之前每年教给俄国人的税转交给你们,也可以改说汉话,但是军队……”努尔苏丹脸色有些为难地看向了代表,还在继续做着讨价还价。
  相比较军队这件事,说汉语就不是那么的难以理解了。
  而代表的脸色更难看,头一次会面是只愿意交税,这第二次会面可以该说汉话了,难道还需要第三次会面?“看来我们之间依旧存在比较大的分歧,贵部落再好好考虑一下吧。咱们下次见。”
  代表坚决、强硬的态度让小玉兹部落这边一阵大哗。努尔苏丹神色复杂地看着代表离开的背影。
第764章
‘走狗’的养成
  承天八年的年底,也就是西历1783年的一月,中英双方在静海【安达曼群岛】签署了秘密条约,陈汉保证在未来一年内彻底击败西班牙军队,而英国则保证自己在未来一年时间中会继续与法西两国战斗。
  英国人从北美西海岸爆发的中西战争中又看到了一丝翻盘的希望。
  他们之前的战斗打的太糟糕了。
  先胜后败,完全就是他们在印度战争局势的颠倒。
  然天不亡大不列颠。中西战争的爆发让英国人灰暗的前路上亮起了一盏明灯,英国人咬紧牙关选择了在新的一年中坚持战斗,而不是就此承认失败——丢掉十三州殖民地。
  陈鸣让外交部在夏天就同英国人接触,后者虽然依旧不愿意给陈汉一丁点多余的甜头,可是英国人的确希望能够同中国达成某种意义上的同盟。
  双方是一拍即合。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1783年的一月,伦敦已经丧失了在北美战场取得胜利的信心,北美十三州独立战争都可以正式宣布停战。在这年一月的下旬,美英在巴黎签订了一项全面条约。
  刚刚进入二月,大不列颠就宣布停火。战争几乎可以说到此就结束了。
  英国人用北美的利益换得了印度战局的转折,迈索尔王国没有了法国和荷兰在背后的支持,虽然新继位的铁普刚毅敢战,但还是在两年后结束了这场战争。大不列颠渡过了自己印度殖民史上最致命的危机。
  如果眼下时空是正常历史同期,北美战争就可以宣告十三州胜利了。崭新的十三州人可以以美利坚国家国民的身份尽情的欢呼胜利,巴黎也可以弥漫着轻快的笑声。历经了七年战争的耻辱,法国人纵然花掉了国库里的最后一分钱,还欠下了一笔让政府根本无法解决的巨额债务,他们在民族自尊心上却再次得到了由衷的增强。
  可是陈鸣却不认为英国人真的就没一丁点的胜算,他们是走到了强弩之末,法国人和陪同法国人一块下水的西班牙人又何尝不是一样呢?就连美利坚内部又哪里是真正的稳定?
  后世的中国,很多人都知道华盛顿主动请辞大陆军司令,交还兵权的事儿,将他誉为‘民主精神’的化身。却哪里知道就在1783年的三月,大陆军就爆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纽堡危机,或许也可以用‘纽堡叛乱幕——军事政变’这几个字来形容。
  在战争行将结束,初步和平文件已经签署,只是尚未送达美洲的时候,驻扎纽堡的大陆军,发生了一件在美国历史影响深重的不可思议之事件。值此胜利之际,一些军官们却响应了一个匿名同伴的煽动,会集在一起,考虑举行反对现任政府的叛乱。
  纽堡阴谋是原时空位面美国陆军历史上发生的最接近于起义或政变的事件,它暴露了这个国家在初创初期军民之间关系的脆弱性。如果在国家诞生的关键时刻,军队摆脱民间的控制,以后几代人再想建立起一支国家军队都是不可能的。1783年3月。纽堡事件的背后,有一个复杂的阴谋,不仅牵涉到某些军队领导人,也牵涉到一些国会领袖。更为重要的是,就是所卷入的这些人们,在以后的岁月里要担负起建立美国军队的责任,他们的行为直接破坏了军队与人民之间微弱的信任关系。
  美军在一战前那糟糕的处境,有没有纽堡事件的深远影响在,外人还真说不准。
  说到底,这就是强权。
  事实证明,权力的诱惑果是世界上最美味的毒药。
  区别只在于有的人清楚地意识到危害性,为权利这头猛兽铸造了一个坚固的牢笼;有的人则完全被欲望所掌控。
  纽堡事件的背后还有当时美军官兵窘迫的薪金待遇问题,这个问题在1782年夏秋时候就已经在军营内爆发了。军官们已好几个月没有领到薪水,更重要的是有证据显示,国会要取消他们在1780年答应下的给大陆军官兵们相当于半薪的退休金的承诺。
  美国国会倒不是真的想失言失信,但是这时国家的大权、实权掌握在各州政府的手中,各州政府早早的就否定了退休金的支付,1782年时候再度老调重弹,推三阻四的推诿责任,这本身就严重的伤害了大陆军官兵的感情。
  清楚地知道这一事件经过的陈鸣当然不会以为现在的1783年三月就会继续爆发纽堡事件,毕竟位面不同了,英国人选择了继续坚持,而不是举手投降。老美的开国元勋们的目光还没有那般短浅。他们即使要过河拆桥,也需要先等到自己过了河再说。
  陈鸣关注的只是这件事在历史上的发生所证实的因素——美军人经济上的紧张,和内部的重重矛盾。
  所以,只要英国人继续坚持下去,待到陈汉真的打败了西班牙人,北美东海岸的局势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转变,陈鸣都也说不准。反正这会让美国人难受就是了。
  同时英国人得到的也不会比失去的多上几分。
  打仗是很费钱的。
  而老美难受,那陈鸣就舒服了啊。东海岸的战争打的越长久,欧洲参战各国的实力损耗就会越严重。
  当协议书【不是消息】通过海路送到粤省,然后被快马加鞭的一路送到南京陈鸣手上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承天九年的二月初,这个时候的曼萨尼约的发展比之年前又是一个崭新的模样了。
  一个个印第安村落、部族归顺了曼萨尼约,一支支‘眼冒金光、野心勃勃’的印第安武装成立,就连一些最初时候躲避着远征军的印第安人也不得不走到陈汉这边来。
  因为形势比人强,印第安人并没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印第安武装杀了半岛人,那你就别指望殖民当局会对印第安人既往不咎,手下留情。
  他们才不会讲是不是这个村落的印第安人干的呢,所有的印第安人在他们的眼中都一个样,他们会枪炮齐放的将一个个小小的村庄夷为平地,然后迅速抢走一切的所有物。
  哪怕是单纯的为了劫掠和收获更多地战利品,负责征缴的西班牙殖民军官也会对着‘清白’的印第安村落大开杀戒。
  在印第安武装的大名传到墨西哥城半个月后,也就是中国本土的新年阶段,新西班牙总督区的殖民当局迫于压力,终于不得不派出军队来清剿活跃的印第安暴徒了。
  他们选择出动骑兵,据暗中的情报来源说,那是墨西哥城中最后一支成建制的骑兵部队,一共一个营的骑兵,外加两个营的步兵。
  如果印第安人的背后没有远征军在操纵,这一千多步骑压到,还真的有可能分头吃掉一支又一支的印第安武装,可是墨西哥城里的大人物们似乎忘掉了曼萨尼约港的远征军。
  或许他们已经吩咐了清剿军的指挥官不要去招惹曼萨尼约,但是他们能管住清剿军,但他们还能管住了曼萨尼约的远征军吗?
  有了印第安人和当地的墨西哥人作掩护,曼萨尼约出动了两个营的步兵,两个队的骑兵,悄悄的在一个山岭坡地布置下了阵地,然后让一支印第安武装去引诱西班牙人上钩,一举吃掉了他们一个营的兵力。
  【墨西哥人是指反西的土生白人、混血儿,也代指生活在墨西哥境内的印第安人。
  西班牙人是指殖民政府,半岛人也代指西班牙人和倾向于西班牙的土生白人,区分土生白人。】
  第一波清剿军遭受了重创,第二波清剿军的问题上,墨西哥城的反应速度就快了起来。他们立刻选择了从前线调兵,因为伴随着第一波清剿军的重创,曼萨尼约南北往东百里范围内的印第安人的武装运动变得更加高涨起来。
  而也不知道是不是受曼萨尼约的影响,整个新西班牙殖民区内的印第安人突然不安分了起来。个别地方还爆发了武装反抗,这是有预谋的一个阴谋,那些愚昧的印第安人手中有着火枪和少许的小炮。那他们的背后必然有着一股强大的势力支撑,中国显然就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嫌疑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0/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