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2/1718


张弥是义忠亲王世子,也是一直跟随元熙帝读书的小字辈,据说文采风流,诗词歌赋颇有造诣,在京师士人中也颇有好评。
“唔,老大倒是生了一个好儿子,不过吟吟诗作作画不好么?当个富贵闲人一辈子,也是乐事啊。”
永隆帝轻轻哼了一声,这老大让自己这个儿子出面各种折腾意欲何为,他何尝不知?
可是知道了又能如何?难道自己还能不让此子去与这些士子们结交?
可恨自己几个儿子中都没有能与这张弥文才相匹敌的,这要去便是东施效颦了。
“就怕大哥意犹未尽啊。”忠顺亲王也是淡淡一笑,“总有些人贪不知足,这其实没什么,只要父皇……”
“行了,不要多说,父皇有父皇的心思,咱们做儿子的,只要各在其位,各司其责,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好了,父皇他老人家年龄大了,有些事情也就不必惊扰他了。”
永隆帝打断自己弟弟的话头,这等话题就不必再继续下去了,他自有打算。
===乙字卷
第一百九十二节
边患===
榆林城。
“恭喜将军!”尤世功率领自己两个弟弟尤世威、尤世禄抱拳一礼,送上自己的贺礼。
冯唐满脸春风,笑意盈面,摆了摆手,“世功,你们三兄弟就不必多礼了。”
“欸,将军此言差矣,世兄能高中二甲进士,也是我等边镇子弟的荣光,理当祝贺,日后世兄怕是还要担当重任,对我等边地军人亦有好处啊。”
尤世功已经在冯唐的力荐下升任榆林镇中路参将,负责榆林镇中路镇守,驻地波罗堡,其二弟尤世威也已经接任守备。
他三兄弟在冯唐接任了榆林镇镇守总兵之后迅速投靠了冯唐,而冯唐也利用其三兄弟有意结好榆林本地军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加之本身榆林镇亦有从大同镇调过来的熟悉军将,所以冯唐在较短时间内就已经牢牢控制住了榆林镇。
正是在这等情况下,冯唐也才敢有一系列的动作,连续对镇内一些和塞外鞑靼人眉来眼去的豪商家族采取动作,收获不小。
不过冯唐也很清楚自己在榆林还属于外来户,远无法像大同那样如臂使指,还需要和尤氏兄弟这样的地头蛇交好关系。
所以他在几次清缴之后所获军资银两的奖赏上也是极为大方,自己几乎不取,而是全数交给下属各路参将与守备,这也赢得了这下边一干武将的极大欢心。
这榆林镇历来就穷苦,而每每外地新任来的镇守总兵都是抱着大捞一把好去京师城中贿赂上官以便尽早调离这榆林镇,真正到这个位置的武将都是瞅着大同、宣府、蓟镇、山西这样的镇守总兵位置去的。
像九边之中,榆林镇也只是比宁夏、甘肃略好,甚至还不及固原,固原虽穷,但是毕竟在后方,不至于直接面对鞑靼铁骑。
“呵呵,那就多谢世功的吉言了。”冯唐心情极佳。
考中进士和二甲进士的消息几乎是脚跟着脚到的,先前对考中进士冯唐就相当满足了,没想到后来居然在殿试中还有更佳表现,一下子闯入二甲第九,这简直让冯唐喜出望外。
在获知镇守总兵官的嫡子考中二甲进士的消息之后,下边一干武将们都是纷纷来贺,送上厚礼。
不过冯唐现在和以往也有些不同了,尤其是在获知自己儿子中了进士之后就更加小心,儿子未来前程肯定不止于自己这样一个镇守总兵官,六部堂上官乃至入阁都大有机会,所以他现在对这等原本心安理得收下的礼物也就有了选择。
在获知这些下属要来道贺时,也再三告诫下属不得厚礼,若有哪怕是不好不收,也会想办法回礼。
不过冯唐也知道若是自己什么礼都不收,只怕自己是在这榆林镇混不下去的,所以他很好的控制了一个度,而且也绝不以收礼多少来衡量下属功绩,而是以战绩、威信与对军队控制力和对自己忠诚度等几个要素来权衡提拔武将。
像尤氏兄弟就是一个典型,有战绩,威信高,对自己本部控制力强,加上原来又有了这层渊源,所以他也就不遗余力的推荐,甚至不惜动用自己的一些人脉关系,所以才有尤世功迅速提拔为西路参将,尤世威提拔为守备,这也让尤氏兄弟死心塌地的追随冯唐。
当然冯氏家族在大同的良好口碑也是一方面,若没有这层因素,榆林镇这些穷哈哈武将们也不会如此快的就接受了冯唐。
对于众将来贺,冯唐自然也要感谢一番,大摆宴席,款待众将。
”你说宁夏卫那边不靖?”听闻这话,原本还有几分酒意的冯唐立时就醒了,“何出此言?”
来报的西路参将贺世贤,这也是榆林本地武将,此人与冯唐在大同的旧部曹文诏素来相熟,关系紧密,在冯唐担任榆林镇守总兵官之后也是第一个投靠冯唐的,甚至比尤氏兄弟更早。
冯唐也有意让其出任协守副总兵,来协助自己策应本镇和邻镇防御,不过这个协守副总兵已经是从三品的武将了,不是冯唐轻易能运作下来的,还需要一番手脚。
但这对于贺世贤来说已经是难得机遇了,他从未想过自己还能有望爬上副总兵这一级别的武将,要知道副总兵距离总兵这等高级武将已经只有一线之隔,所以他对于冯唐也是感恩戴德,就差点儿发誓表忠心了。
冯唐也知道论本事,贺世贤比起尤世功兄弟来是要略逊的,但是此人胜在勤勉忠诚,加之在西面诸堡担任过千总和守备,人熟地熟,威信也有,与西面宁夏卫那边也十分熟悉,加之现在也算得上是自己的嫡系,所以也很倚重。
“宁夏镇那边这几年镇守总兵换得太频繁了,而且许多镇将都年龄大了致仕,新来的镇将要么是甘肃镇过来的,要么是固原镇过去的,所以他们本地镇将情绪不高,将军应该知道宁夏镇中蒙古将领也是不少,他们和咱们这边的带兵不太一样,私养大批奴兵私兵,又与河套那边的鞑靼人一直有往来,……”
“你是说这些蒙古人和河套鞑靼人有意里应外合?”冯唐吓了一大跳,他还真没怎么了解过宁夏镇那边的情形,这个时候被贺世贤这么一说吓出一身冷汗。
这宁夏镇和榆林卫唇齿相依,一旦出事,整个西北战线就算是崩了,就算是现在河套的蒙古诸部还处于喘息阶段,真要遇到这种机会,铁定要进来捞一把的。
“呃,那倒不至于,只是觉得宁夏镇蒙古将领骄横,而本镇武将无心武事,而且由于连续多年欠饷,这镇内逃兵甚多,相比之下蒙古将领却因为蓄养大量奴兵,属下觉得这种太阿倒持,就有点儿……”
贺世贤也形容不出来这种感觉。
冯唐稳了稳心思,沉吟了半晌才道:“那石光珏可曾觉察?”
“属下观石大人并无意在宁夏镇久留,所以……”摇了摇头,贺世贤苦笑。
石光珏是缮国公石家子弟,与石光珠是堂兄弟,在冯唐谋到榆林镇总兵之后,这石家据说也是费尽心机花费了不下十万两银子才算替石光珏弄到了这个宁夏镇镇守总兵的位置。
只不过石光珏以前只在京营混过,从无在边军中经历,这也引起了兵部左侍郎张景秋的坚决反对,但萧大亨坚决支持,而且又有太上皇的意图在里边,最后石光珏才算是弄到了这个位置。
花了十万两才弄到这个位置,自然要想尽一切办法捞回来,而宁夏镇又是一个比榆林镇还苦寒的所在,加之又是与鞑靼人接壤的地方,所以石光珏也是捞钱不顾手段,这个情况冯唐也早就有所耳闻。
这就有些棘手了。
这石光珏现在只顾捞钱,不管其他,但也许明年他就走人了,到时候丢下的烂摊子就只有后任总兵来摊上了。
关键是这种烂摊子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收拾得下来的,换了一个稍微弱一点儿的总兵,弄不好这火就要烧在这后任上。
问题是这宁夏镇与榆林镇唇齿相依,一旦出了问题,这榆林镇是绝对跑不掉的。
只是现在该怎么办?去信提醒石光珏?恐怕不但不会被接受,而且还要招惹一身是非,你冯唐又不是三边总督,你有什么资格去过问邻镇事务?
去信兵部反映?现在还是萧大亨担任兵部尚书,哪怕都知道他这个兵部尚书已经早就该免了,但是现在还没免,那他就是尚书,这个时候去信只会招来小鞋穿。
“世贤,现在那边情况有多严重,你估计会如果要出乱子,会是什么时候?”冯唐也知道自己这种问题问得有点儿过分,但他却不能不问。
宁夏镇内部问题有多严重,恐怕外界是很难评判的,而且什么时候出乱子那也是无数必然还得要有一个偶然性因素,或者说火引子给引发才可能爆发。
也许就是下一个月,也许就是两三年都未必能爆发,但是一旦爆发可能就不可收拾。
“将军,这种事情没法说,根据属下了解,如果没有大的其他意外,估计这么拖下去还是能拖两三年的,但就怕有什么意外,比如鞑靼人那边,又比如遭遇缺粮,……”贺世贤也不敢确定。
冯唐站起身来,在堂上走了两圈,终于下定决心,恐怕必要的准备还是要做的,否则一旦出现状况,自己这边是首当其冲,指望甘肃镇和固原镇还不如靠自己心里踏实一些。
“世贤,你回去多派探子到宁夏镇那边去打探,另外你把兵力向后撤一部分到甜水堡和三山堡,防范于未然,河套这边我安排人注意,另外我让世功把中路兵马向新兴堡和永济堡这边集中,减轻你北面压力,……”
贺世贤吃了一惊,“那大人,世功这中路就敞开了,万一鞑靼人南犯……”
“我把东路兵力压到保宁堡、威武堡、鱼河堡一线,帮助世功稳住局面,先搞一搞造造势,另外请山西镇那边在老牛湾和罗圈堡策应一下,问题不大。”冯唐人脉这个时候就能显现出来,可以协调山西镇那边帮忙分担压力。
===乙字卷
第一百九十三节
心中英雄===
冯唐之所以如此重视宁夏这边的局势,盖因自己儿子在给自己的来信中专门和自己提到过宁夏镇的风险。
冯紫英在来信中就特意提到过虽然目前大周的军事压力开始逐渐向辽东转移,但是鞑靼人的威胁始终不能消除,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会爆发出来,所以也提醒他一定要小心隔壁的宁夏镇可能出现哗变、兵变甚至叛乱的风险。
冯紫英在信中还特别提到要主要宁夏镇蒙古军将那边和鞑靼人的勾连情况。
称这个消息是来自兵部职方司和龙禁尉的一些线报,但因为涉及到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乃至陕西都司,所以很多情报都被压了下来,他也是通过一些渠道才了解到的。
冯唐自然对自己儿子的来信确信不疑。
自己儿子这两年里的妖孽表现已经让他心服口服,而且冯紫英还专门提到了兵部职方司的主事耿如杞本身就是东昌府人,龙禁尉那边自己儿子也有门道,儿子这么强调,自然是感受到了其中危险。
所以贺世贤这么一来说,立即就让他紧张起来了。
宁夏镇一旦乱起来,只怕整个三边四镇都要受到牵连,而且当下三边四镇中除了榆林镇在自己的全力梳理经营下还算勉强具备一定的战斗力,其他三镇都称得上破败不堪,根本经不起一场战争。
也幸亏现在河套的鞑靼人也因为三娘子身体欠佳,内部争斗加剧,加上左翼的林丹汗即位之后开始有所动作,所以才勉强维持了这种和平状态,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那就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模样。
贺世贤离开之后,冯唐就立即招来了尤氏兄弟,把贺世贤提到的情况做了介绍,尤氏兄弟不但不担心,反倒是格外兴奋。
一旦宁夏镇出了乱子,那么首当其冲去要接战的就是周边三镇,而甘肃镇和固原镇的战斗力他们都清楚,所以这也就该是榆林镇的将士们立功的时候了。
看见尤世功三兄弟的态度,冯唐也是无语。
这就是担当一方的高级将领和中级将领看问题的不同角度,自己需要考虑榆林镇是否经得起折腾,而且就算是打完仗也要考虑日后日子怎么过,但是像尤世功几兄弟就只关心能不能打仗,如何打赢,其他就不是他们操心的事情了。
好在现在宁夏镇那边也只是还有一个苗头,还有一些时间可以预做准备,当然还只能以其他理由来做准备,也幸亏现在朝廷还只设了宣大总督和蓟辽总督,三边总督迟迟未定,否则自己这番军事调动还真的不好解释。
紫鹃悄悄走进房间,看着小姐仍然拿着书一动不动,但是目光却望着窗外,忍不住在心中叹了一口气,小心的走近。
似乎是感受到了有人,黛玉扭过头来,看见是紫鹃,这才嗔怪的蹙眉:“死丫头,鬼鬼祟祟的干什么?”
“奴婢是看小姐想事情出神,所以才不忍心打断小姐的思念嘛。”紫鹃和黛玉的关系已经亲如姊妹,忍不住打趣一下黛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2/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