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7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5/1718


这可就有点儿不一样了。
照说冯紫英是晚辈,贾赦贾政是长辈,而且冯紫英要娶薛宝钗、林黛玉都是贾赦贾政的嫡亲外甥女姨侄女,而且贾赦贾政也都是有官身的人,并非白身,所以怎么也轮不到两个长辈降阶而迎,再不济也可以荣禧堂门内表示一下也算尊重了,可是贾赦贾政却真的出门而迎了。
宝玉和贾环贾兰等人也都有些意外,冯紫英吃了一惊,赶紧疾步上前走了几步,拱手一礼,“世伯世叔,这如何使得,岂不折杀小侄了?”
贾赦捋须点头,贾政微笑以待。
“铿哥儿,你现在可是京中朝里的大红人啊,昨日里我便派秦明来你府里递帖子,可是秦明说那丰城胡同人满为患,连车都靠不近,估计送了帖子进去,你也没有时间看,没想到今日你便来了我们府上,好歹还是记着咱们贾冯两家的情分,呵呵,……”
贾赦捋着胡子,颇为得意,目光里也是四下睃看。
“赦世伯说哪里去了,小侄不过是因公临时回京,明后日便要赶回永平府,若是只要抽得出空时,自然是要来府上拜会的。”
冯紫英没想到贾赦居然还派人来自己府上投贴,不过昨日下午便有许多消息灵通人士得知了自己被皇上召见以及和蒙古人谈判的消息,便一窝蜂来府里投贴等候,自己也没有理睬,估计那秦明应该就是看着人太多,估计等也等不到,就先回去了。
“也让外边人瞧瞧,都说我们贾家好像这两年有些不景气了,外边儿不少流言蜚语也不知道哪些个看不惯我们贾家的在那里编排,你这一趟来也算是给你赦世伯和政世叔长了颜面。”
秦明也是去打听过,冯紫英好像此番回京除了去拜会了其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乔应甲外,便在无外出拜会其他人,而这也算是冯紫英第二趟出门拜会人,便是来了贾家,所以这也才是让贾赦贾政倍感得意自豪,所以才会破格降阶相迎。
冯紫英也没想到贾赦这厮不但贪财,还要好颜面,这好颜面也就不该去做那等卖女儿侄女的事情,只是这等话也只能窝在心里,脸上还得露出笑容附和着。
“赦世伯不必计较外边儿那些个无聊之人的口舌是非,荣宁二公威望尊隆,也不是些许闲人能编排诋毁得了的。”冯紫英含笑道。
“是啊,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也不瞧瞧,好歹咱们家里还有一个贵妃在宫里呢。”贾赦的比喻也是不伦不类,听得冯紫英心里笑得肚子痛。
这等不学无术的货色,居然还是荣国府这边的当家人,可见贾家的没落现状,贾母不肯把府里大权交给长房,也的确是有些原因的。
贾赦贾政把冯紫英迎进荣禧堂,冯紫英坐了客座,贾宝玉、贾环、贾兰也分别落座。
早有丫鬟把茶送了进来,自然不会是熟悉的鸳鸯,冯紫英接过。
一阵寒暄之后,自然免不了就要说到冯紫英此番回京和当下京畿局势,这也是贾赦贾政最关心的问题。
这京师城中一下子涌入流民数万,流言一日几传,弄得人心惶惶,虽说《今日新闻》也发了消息,但是那毕竟还是中上层才最先得到,而在最下边,更多的还是口耳相传的那些不靠谱小道消息。
便是贾政每日去工部,也很难得到真实可信的消息,现在赶上了冯紫英这个出入内阁宫禁的大红人,自然要把情况问个明白,也好安顿府里上下人心。
“《今日新闻》所刊载的消息也是大体属实,蒙古人的确在迁安城败了一阵,不过未伤元气,所以才会又在三屯营袭击了京营,……”冯紫英也懒得多说太多具体的细节,只说这帮人想听的消息,“京营现在情况的确很糟糕,俘虏的事宜朝廷委托小侄和蒙古人谈判,具体也谈得差不多了,但如何落实谈判达成的条件,还得要看朝廷的意见和下一步与蒙古人那边的沟通,……”
“哦?贤侄真的和那蒙古人的首领面对面亲自谈判?那些蒙古人可不是好相与的,难道贤侄就不怕他们突然翻脸相向?”
饶是贾赦贾政一大把年龄,也算是见过世面的角色了,听得冯紫英亲自与蒙古人首领面谈,还是忍不住有了八卦之心,沉声问道。
“小侄自然也是有准备,当初就约定各自不能带武器,便是侍从护卫也只能隔着一段距离,能进场也就那么区区几人,真要翻脸动手,蒙古人也未必能占到便宜,两边也都是验明正身的,若非如此也不敢这般。”冯紫英笑着解释,“其实也不必把蒙古人想得那么凶险,前两年小侄去宁夏平叛,也一样是单枪匹马和土默特人的首领面谈,这一回不过是换了内喀尔喀人的首领罢了,并无什么不一样。”
贾赦贾政以及一边儿的贾宝玉、贾环乃至贾兰都是唏嘘感慨,都觉得冯紫英话虽如此说,但是换了其他人,又有谁有如此胆略魄力敢去和蒙古人首领会面?没准儿酒杯一甩,要么刀斧手涌出刀斧加身,要么就是弓箭手万箭齐发,射成马蜂窝。
几人望向冯紫英的目光又多了几分不一般,之前也只是道听途说,现在冯紫英亲口言及和蒙古敌酋当面谈判,这等如此劲爆刺激的场面竟然还真的发生在自己身边人身上,让几个人都很有点儿与有荣焉的感觉。
“贤侄果然是将门虎子,这般阵势,堪比鸿门宴,怕是寻常将帅都未必有这般勇气去一唔。”贾政也忍不住感慨万千,望向冯紫英的目光越发复杂。
此子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出将入相可期,想当初若是早早把三丫头许给他,又或者元春未曾进宫与他婚配,岂不是贾家以后最大的奥援?
只是现在却是悔之晚矣,贾政心下琢磨,听闻环哥儿说三丫头对冯紫英颇有情意,照冯紫英当下的情势,只怕一两年里还要青云直上,这么说来,探丫头便是许给他做妾,好像也不算辱没了贾家吧?
这份心思一起,让贾政既有些心动,又有些羞惭。
以前便是王子腾提起,他也是恼怒异常,认为合适有辱家门,但是现在却有些不一样了。
看着冯紫英飞黄腾达,而薛家的薛宝钗,林家的林黛玉竟然都能借此机会鱼跃龙门,而贾家居然还只能靠着二女才能攀上关系,饶是他在这方面远不及自己兄长那么势利热衷,但是从荣国府贾家未来出发,从为日后宝玉的将来考虑,如果能把冯紫英牢牢拴住,让探丫头得偿所愿的同时也能让贾家和宝玉有一个依靠,未尝不是意见几全齐美的好事,他自然也乐见其成。
不过贾政也知道这里边怕也还是有些关碍。
一是探丫头这边。
固然探丫头真的如环哥儿所说真的对冯紫英有些情意,但看看寻常作伴的宝丫头、林丫头都是为正妻,便是名不见经传的薛宝琴都是为媵,她却要去做妾,只怕心里有些难以过得了这个坎儿。
二是冯紫英那边。
只怕冯紫英从未想过此事,骤然提起,也还不知道冯紫英如何想。
三是还得要顾及这阖府上下的面子。
贾府小姐去与人做妾,怎么都觉得不是一件光彩之事,冯紫英纵然了得,声誉日隆,但也只是一个五品官员,现在还在外埠。
这京官和外埠地方官员在京师城里士民心目中的感觉便大不一样,若是冯紫英还在京中为官,那无疑能让府里人好接受许多,想到这里贾政也忍不住琢磨,也不知道冯紫英一两年内能不能调回京中?
===庚字卷
第二十七节
其乐融融===
“……,这么说来朝廷也是有意要把京营将士都赎回来?”贾赦和冯紫英谈得眉飞色舞,“理当如此,不管怎么说京营将士也是为朝廷效命,若是朝廷不闻不问,岂不寒了将士们的心?”
好不容易有了一份指点江山的感觉,和冯紫英这等真正参与过和蒙古人谈判的亲临者探讨这等军国大事,对于贾赦来说绝对是一种难得的体验,日后也能成为自己周围人中独一份的谈资,他自然要好好把这些细节问清楚。
“赦世伯说得是。”冯紫英呲着牙齿歪着嘴应和着,“朝廷肯定也是这么考虑的,但若是蒙古人要价太高,这就有些牵绊扯皮了。”
和这个家伙谈话既无趣还得要附和着,否则被对方觉察了,只怕又要做脸作色,弄得大家都不愉快。
“铿哥儿,你在觉得现在这蒙古人都达到了顺义平谷,究竟能有多大的危险?“贾赦把身子向冯紫英这边一探,假作压低声音的模样,”我听闻这街面上粮价油价都涨了不少,可是那铺子宅子价格却是大跌,上半年那南熏坊挨着四译馆不远的烧酒胡同你知道吧,是个好地方,北面就是府,和礼仪房,一处占地两亩地的大宅子,虽说破旧了一些,但是园子还在,卖价一千二百八十两,……”
“……,蒙古人打进来之前一直是这个价,只是没卖掉,可卖家也不肯降价,蒙古人一进来,他就垮到了九百五十两,这时候谁会要?这不,前两日来找人问我要不要,就只要八百八十两了,我估计就是八百两都能拿下来了,但这会子卖宅子不是吃饱了撑得慌么?”
贾赦试探性瞥了一眼冯紫英,观察着他的面部表情变化,“铿哥儿,你说这蒙古人不能打进来吧?”
这厮,居然打着这些主意,冯紫英腹诽不已。
不过这也难怪,几十年没遇上这种事情了,只怕京师城的百姓都是人心惶惶,虽然不至于说要弃城而走,但是存着情形再不对,找门路悄然出城南奔的想法的人也应该不少,尤其是那些对时局形势不是很清楚的商贾士绅和中下层官员中,只怕更多。
贾赦显然是很信任看重自己的看法,也打算在这上边赚一笔,不过这事儿上边自己也没打算欺哄对方,甚至对方主动去买宅子买铺子也是好事儿,算是变相证明对朝廷对军队的信任。
再说了,迎春的事儿,虽然现在还不明朗,可除非贾赦死了,归根结底还得要过这厮一关,迎春年龄也不小了,估计也不能拖太久了,孙家冯紫英是绝不会允许迎春去的,那等中山狼,去了就是羊入狼穴,有去无回,自己便是背一个色中饿鬼的名声,那也认了。
打定了这个主意,冯紫英也就平静地道:“赦世伯若是相信小侄的话,那么尽可大胆出手,蒙古人不过是一阵风雨,小侄可以断言,顶多一个半月,蒙古人就得要退去,他们不可能在京师城下过冬,……”
“哦?”贾赦精神大振,“真的?你们永平府那边……”
“内喀尔喀人那边只要朝廷这边的事儿说好,我估计最多半个月就要开始退回草原,京畿这边可能稍微拖一拖,也就是一个月的事儿。”冯紫英斩钉截铁,“所以现在京师城里这些人都是在自己吓自己,您看看皇上和朝廷官员有几个真正心慌意乱的?那些个卖铺子宅子卖古董的,都是愚不可及。”
贾赦忍不住拍腿大喜。
盛世藏古董,乱世存黄金,现在局面如此紧张,自然有无数人都想把手中古董换成金银,价格也压得很低,就是想着一旦兵荒马乱,这带着金银好跑路。
这几日他也打听到了好几笔生意都是很划算,绝对是平素里买不到的,只可惜石呆子却不肯把那些扇子拿出来卖,实在让人心痒。
冯紫英自然不知道贾赦又已经按照原书的走向开始打石呆子那几把古扇的主意了,他也不过是顺水推舟,说一说,看看贾赦有无这个胆量去搏一把。
实际上这连博都不算,就纯粹是以信息的不对称挣钱。
“当真?”贾赦声音都有些发颤了,“铿哥儿,你可不能骗愚伯啊。”
“赦世伯说哪里话,你我两家,小侄如何敢谎言诳骗?那日后小侄如何还敢登门?”冯紫英无奈地摊摊手,看来贾赦这厮在赖家身上的确挖到了不少银子,才敢有如此底气去挣这银子了。
“好!”贾赦红光满面,恨不能立时便要出门而去大干一番,不过他也知道不急在这一时,不是说还要一月,尽可慢慢寻找合适目标,“此事若是得成,愚伯定要好好感谢铿哥儿。”
说这番话的时候,贾赦也有些意动,若是把二丫头给冯紫英做妾好像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事情。
只是自己已经收了孙绍祖五千两银子,这后边孙绍祖又零敲碎打上门来送了一二千两银子,要让他把这些银子退给孙家,那是万万不可能的,若是冯紫英愿意替自己把这些银子还给孙家,再拿出一笔银子来纳二丫头,那二丫头给她做妾也不是不可以。
想到这里贾赦也觉得可惜。
这冯紫英明显前途更远大,家中也更有银子,只是二丫头要过去也只能当妾,这个当妾和当嫡妻是两回事,当妾的是当不了家的,日后想要落点儿私房钱也还要看大妇脸色,自己若是指望二丫头回门来孝敬几个也不可能有多少,所以也还是嫁给孙家更合适。
不过,贾赦心思又一转,岫烟那丫头也姿色不俗,好像也可以有一笔生意可做。
都说铿哥儿性好渔色,见不得漂亮女人,要不老二媳妇也不会把金钏儿玉钏儿姐妹俩送给冯紫英,明显就是要拉拢关系,连薛蟠那大傻子都知道把香菱送给铿哥儿讨好,若是把岫烟许给铿哥儿为妾,似乎也算弥补了二丫头这边的缺憾了。
贾赦嘴角浮起一抹笑容,看得冯紫英心里有些发虚,莫非这厮知道了自己和迎春之间的私情?不应该才是啊。
贾赦目光一转却见贾政似乎有些神思不属,自己和冯紫英说了这么久,居然没有半点反应,还在那里神游天外,眉头忍不住一皱。
“二弟,铿哥儿说蒙古人在这京师城下呆不了多久,所以你也尽可放心了,对了,紫英,朝廷原本有意让你政世叔外放江西去当学政,原本也就是这一阵就要出发,但是没想到蒙古人打进来,所以这事儿也就耽搁了,……”
贾赦的话让冯紫英也一愣,“政世叔要外放了?”
贾政这才收住心神,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
看样子贾元春还是听从了自己的建议,要把贾政支出京师城了,这应该是一步好棋,免得贾家顶着两个国公帽子,实际上却又虚弱无比,四王八公十二侯裹挟在里边,到时候真的出了什么事儿都不知道。
江西学政也算不错,冯紫英印象中,在《红楼梦》书中贾政也是外放一省学政,几年才回京,不过贾府是朽木不可雕,有贾赦、王熙凤这些人作死,再加上本身倾巢之下焉有完卵,整个武勋群体卷入铁网山谋反,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覆亡。
“这是好事儿啊,一省学政对于提升世叔在士林中的名声大有裨益,而且江右素来出人才,学风鼎盛,政世叔性子谦和,到了江右定能和士林文人友好相处,肯定会有所收获。”冯紫英一连串的恭喜。
贾政其实内心既担心,但是又有些喜悦,江右素来文人辈出,文风鼎盛,自己一个非科举出身的学政去了,肯定免不了要受一些刁难非议,不过也正如冯紫英所说,自己性子本身就谦冲温和,便是受些气也能稳得住,只要熬过这一任,肯定会在士林中留下好印象,日后回京之后名声也会好许多。
捋须微笑,贾政也是道:“此事只是吏部有了定议,但是最后还是要以公文为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5/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