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7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6/1718


“呵呵,政世叔无需担心,吏部定议,公文肯定就会出来,只不过正巧赶上这个时候缓一缓罢了。”冯紫英微笑道:“届时小侄肯定不在京中,就只有在永平遥祝世叔一路顺风,心想事成了,若是有什么需要小侄帮忙,也请世叔尽管开口,小侄能做到的绝不推辞。”
听得冯紫英这般一说,贾政喜欢得眉花眼笑,看冯紫英也是越发顺眼,懊悔遗憾和期盼的心思也是混杂,一时间浮想联翩。
冯紫英在士林中的名声极大,虽然那边是江右,但是冯紫英在青檀书院中就和江南士人大家说经论道,加上开海之略的影响力,所以自己若是去了江右,提及冯紫英是自己世侄,多少也能有几分颜面。
一时间,荣禧堂内喜气盈盈,笑声朗朗,宾主尽欢,贾宝玉、贾环和贾兰几人也都是面带艳羡之色,也不知道自己日后什么时候能得到两位老爷如此对待?
===庚字卷
第二十八节
酸颤===
“贤侄,听闻蒙古人把京营大军一网打尽,京中四王八公十二侯中多有子弟在其中为官,均为蒙古人俘虏,不知道这蒙古人索要赎金朝廷如何处置呢?”贾政心情甚佳,也顺口问及这一目前京中武勋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京中武勋群体规模甚大,各家各户几乎都有子弟在京营中任职,从副将、参将、游击到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级不一,但是这也基本上是武勋子弟们的一个最安逸去处。
只不过在贾家这边因为贾敬追随义忠亲王被贬谪,像贾琏、贾蓉这些嫡支自然都受牵连,而贾瑞、贾璜、贾琼、贾芸、贾蔷、贾菌这些别家旁支却都又好逸恶劳,多不愿意去军中,所以也才有了贾家现在逐渐没落,甚至连武勋的基本盘——京营里,都没有自己子弟作为代表的尴尬情形。
不过贾家也还和其他武勋家族保持着联系,所以这一次武勋在京营中的惨状他们也才知晓。
“现在还不好说,还要看皇上和内阁的商议了,不过彻底不管肯定不会,关键在于蒙古人所索要的金额太大,朝廷肯定拿不出这笔银子,若是个别武将自家愿意赎回自己呢,但蒙古人好像又不太愿意,要求一并赎回,只有几万士卒索要不多,朝廷已经允了,但涉及到将领武官们,就要细细计议了。”冯紫英的话半真半假。
永隆帝的意图已经很明确了,士卒尽快赎回来,将领武官们则是采取拖的法子,尽可能拖时间,以便于他能重新布局京营的人事,使得他日后能控制京营。
冯紫英回永平后也还要和宰赛那边交代,数百武将军官,一个一个谈,一个一个赎回,不急,拖上一年半载,这边也好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物资交易。
像布匹、盐巴、茶叶甚至铁料等等,冯紫英和宰赛的约定就是如此,他们只要物资,不要银子,而银子通过永平这边的商贾换成物资,然后走辽西走廊运入草原,这样一来皆大欢喜。
比如穆天燕,索要五万两,这五万两银子便要交到永平府冯紫英手里,冯紫英自然会安排人把银子换成物资,然后从辽西经由叶赫部地界运入草原内喀尔喀人地盘,这其中肯定会有一些利润分成,一部分会给叶赫部,否则叶赫部要承担其这个担保作用,不给点好处不行。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冯紫英也和宰赛那边有了默契,拒绝了那些愿意为武勋将官们交付赎金的商贾们而只由冯紫英这边来负责处理赎回事宜,甚至还可以在价格上给予一定优惠折扣,但是冯紫英这边需要交付内喀尔喀五部需要的物资而非银子,同时要确保所有人几百武将军官都要被全部赎回,如果有无人愿意赎回的武将军官,那么就要由冯紫英自己出钱负责按照最低赎回价赎回。
冯紫英也一口同意了这个条件,放任那些商人们和武勋搅在一起,只会让边地的物资运输管控难度更大,虽然现在这牵扯这帮京营武将军官,但是这些武勋家族还有其他子弟在边镇上,他们借此勾连,日后为祸会更甚。
对宰赛来说,这样近乎于打包而且还能全数换成自己需要的物资,对他们来说无疑既稳定而且还减少了物资交易环节,又有叶赫部担保避免了风险,可谓一举几得,皆大欢喜。
“那岂不是意味着这些人一时半会儿都不能回来?”贾政也只是有些好奇,也还有点儿担心,但是毕竟不涉及到自己利益,所以也不是太在意。
“看吧,朝廷肯定会有一个方略出来,蒙古人那边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没有银子就别想放人,零敲碎打的赎人他们肯定不愿意,嫌麻烦,所以这还有找一个保人,……”冯紫英摊了摊手,“届时还有很多事情,所以小侄也会很快回永平去。”
“唔,此番事了,贤侄和宝丫头的婚事就该提上议事日程了吧?”贾政这才想起什么似的,问道。
这已经十月了,当初早已经一定十二月娶宝钗,但是没想到从冯紫英到永平府之后各种事情接踵而至,许多事情都耽搁了下来,也就只议定了成亲时间,许多具体事宜都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商议。
冯紫英想了一想才点点头:“小侄这边的确事情多了一些,不过小侄会回去和母亲商量,请母亲尽早和薛家两位婶婶那边说好。”
贾政满意中夹杂遗憾的颔首,他现在对冯紫英越发看好和满意,但是薛宝钗和林黛玉虽然都是至亲,但是毕竟不是自己女儿,所以这种纠结的心思困扰着他。
倒是贾赦心思不在这上边,他听出了未来冯紫英似乎是要参与到协助朝廷把京营那帮武将军官赎回来,而且每个人价格都不一,里边和蒙古人的谈判好像还会有很多扯绊。
他已经在琢磨着自己能不去掺和进去,从中也能捞两个银子花花?
冯紫英不是说他和蒙古人的首领建立了互信关系么?
自己帮忙牵线赎回几个人,从中吃点儿牵线搭桥的辛苦费,这不算过分吧?
这荣禧堂里一干人都是各有心思,但是却只看到满堂喜笑。
“对了,方才李十儿说贤侄和宝玉、环哥儿以及兰哥儿似乎在商议什么事情?”贾政这个时候才想起关心一下贾兰的事情。
冯紫英也把情况介绍了一下,表示愿意收贾兰为弟子,暂时会安排人来教授贾兰经义,帮助贾兰提升经义水平,以便于日后能尽快适应去青檀书院。
这个消息再度让贾政喜出望外。
虽说全家都更宠爱宝玉,但是贾兰毕竟是嫡长子贾珠的儿子,贾珠早逝,让贾政也曾黯然神伤,一个读书种子就此泯灭,贾家的顶梁柱塌了一半,一度让贾政心灰意冷。
现在这个嫡长孙也是读书颇为努力,如今冯紫英愿意收其为弟子,几乎就是要帮着贾兰日后奔上读书科举和入仕之路了,这对于贾珠这一脉来说,简直就有再造之恩了。
所以贾政也是郑重其事的起身,要给冯紫英行礼道谢,慌得冯紫英赶紧避让,好一番推让。
在另一边贾母的院子里,也是热闹非凡。
得闻冯紫英过府造访的消息,几乎所有荣国府的妇人姑娘们都下意识的簇拥到了贾母院子里。
荣国府两位当家老爷降阶相迎也是让一干女人们唏嘘感慨不止,但是就连贾母也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而只是感叹冯紫英几年之内就完成了飞跃式的晋升。
荣国府里内外消息是极为灵通的,端茶递水的丫鬟,门口打望的仆从,无一不是贾母身旁的耳报神,便是她身旁的鸳鸯、王夫人身旁的彩霞、邢夫人身旁的春桐,也都是能随时和荣禧堂这边的人打探消息的角色。
冯紫英和家这贾赦贾政的对话进程,几乎也是隔着一盏茶工夫就能传递进来,弄得这边贾母的院子里更像是内堂听声。
“这么说铿哥儿是真的单枪匹马去和蒙古人首领见面谈判?这不是鸿门宴么?”就连贾母也被传回来的消息震惊了,“那等奴酋岂会和我们汉人一般讲信义,没准儿就是翻脸相向,铿哥儿未免也太大意了!”
“是啊,怎么能孤身犯险,岂不闻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先前还喜笑颜开的薛姨妈此时也是蹙起眉头,自家姑娘马上就要嫁过去了,怎么这位姑爷却是如此不省心,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呸呸呸,想到这里薛姨妈赶紧连呸几声。
“奴婢听得冯大爷给二位老爷说他也是有准备的,双方都有约定,真要有什么意外,那边未必能讨得了好。”站在一边儿搭话的小丫鬟回答道。
“那也不成,铿哥儿现在可不是一个人,咱们这边可要有几位姑娘要嫁过去呢,宝丫头,琴丫头,还有两月你们俩就要过门,日后过去了,一定要叮嘱铿哥儿,千万莫要去冒这等险,他们冯家不是只有他这一棵独苗么?也不怕出个什么意外?”贾母连连摇头,富态白皙的脸上也是不解和担心,“还有玉儿也要找机会和铿哥儿说说,莫要恃勇不当回事儿。”
“是。”宝钗、宝琴和黛玉交换了一下目光,下意识的瞥了一眼坐在一旁的迎春、探春、湘云和惜春、岫烟几位,既是甜蜜,又有些不自在。
毕竟老祖宗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叮嘱此事,已然将冯大哥当成了自家人一般,可这还有其他几位姐妹,别的不说,宝钗和黛玉便是隐约知晓,探丫头是对冯大哥有些情意的,这几个月里,便是环老三都隐约透露过,只不过知晓人不多罢了。
宝钗和黛玉猜得没错,探春在贾母一说话时,心里就有些微微的酸涩,不过她历来爽朗大气,并没有露出形色,只是在宝钗和黛玉睃过来目光时,心中还是忍不住颤了一下。
===庚字卷
第二十九节
牵绊===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子们总是比男孩子更早懂事,更早意识到外边世界的艰险莫测。
在看到二姐姐据说要被许给孙家之后哭得眼睛红肿,云丫头传闻要和江南甄家结亲却又再无消息之后的强作欢颜,探春其实也意识到决定每个女孩子命运起伏的那一关正在缓慢但却无可阻挡的向自己逼近。
她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走向会是何方,至今她还没有听闻到老爷太太关于自己婚事的消息,便是宝二哥也说从未听老爷太太提起过。
宝姐姐和林丫头以及宝琴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可是自己呢?
和自己命运一样飘浮不定的还有云丫头和四妹妹,但四妹妹还有两年,自己和云丫头却已经是迫在眉睫上的事情了。
无数美好的幻想终归要化为泡影么?探春心里有些凄婉悲凉,方才宝钗和黛玉那躲躲闪闪的一瞥让她内心情绪更加低落。
荣禧堂里冯大哥正在和二位老爷谈笑风生,意气飞扬的他可曾还记得自己这个陪她下扬州的三妹妹?
同样惴惴不安的还有坐在探春身旁的迎春。
虽然已经打定主意宁肯坏了名声也不嫁到孙家去,但是对于性子柔弱的迎春来说,要和父亲母亲对抗,可以想象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唯一激励她和作为依靠的就是冯大哥的承诺。
只是这大半年来冯大哥去了永平府,远隔数百里使得这种联系也变得遥遥无期,也让迎春内心更加忐忑忧惧。
迎春也知道冯大哥去了永平府这一段时间肯定会相当忙碌,他人生地不熟到外埠新任,肯定会把心思都用在公务上,没有其他精力来考虑其他,这都在预料之中,但是对迎春来说,最难受的煎熬还是父亲那边若有若无的提示。
孙绍祖偶尔登门更是让迎春畏如蛇蝎,虽然对方只是登门拜访父亲母亲,但是那就意味着自己嫁入孙家的可能性越发大了。
迎春最害怕的就是父亲突然将自己许配给孙家,而冯大哥还在永平府那边得不到消息,措手不及之下木已成舟,便再也无法挽回,这也是让她最担心的,所以在得知冯大哥今日到府造访,才会让她欣喜若狂。
无论如何她都要找机会见冯大哥一面,否则这往后的日子她怕自己夜不能寐。
……
“大老爷问冯大爷蒙古人现在打到了京师城下,京师城会不会有被攻陷的危险,冯大爷说蒙古人已经是强弩之末,顶多一个月就会退回草原,……”
现金/点币等你拿!
“冯大爷还说,他受朝廷委托正在和蒙古人谈判京营几万将士俘虏的赎回事宜,估计很快他就要回永平府督促永平府那边的蒙古人先退回草原上去,……”
打探消息回来回报的丫头和小子们说的情形都是含糊不清,只能知晓一个大概,不过好在贾赦贾政询问冯紫英的问题也都浅显易懂,几个丫头小子的鹦鹉学舌也能让在场的一干妇人们听明白大半了。
“……,二老爷又和冯大爷说了冯大爷和宝姑娘、宝二姑娘的婚事,……”
宝钗和宝琴脸同时红了起来,下意识的举起手中袖子遮住脸颊,好在贾母和王夫人、薛姨妈的喜笑颜开打消了二人的羞涩。
“……,冯大爷还说收了兰哥儿为弟子,要准备安排一个青檀书院他昔日的经义教谕来教授兰哥儿经义,……”
这个消息又在妇人们中引起了轰动,“铿哥儿要收兰哥儿为弟子,找人教授兰哥儿经义?”
贾母和王夫人都是又惊又喜,那李纨更是兴奋得一下子站了起来,发现自己有些失态,这才又赶紧坐了回去。
“是,冯大爷和二老爷说了,他见兰哥儿读书用心,为人诚笃,所以收他为弟子,另外因为他还要在永平府为官,暂时无法回京,所以才请人来先授兰哥儿经义,帮助兰哥儿打好基础,……”
最后来的这个丫头倒是一个机敏的,话语也说得极为清楚。
一干妇人顿时叽叽喳喳的交头接耳,都是觉得冯紫英考虑周全,赞叹贾兰终于得了一个好造化。
尤其是那李纨更是眉花眼笑,坐卧不安,恨不能马上见到自己儿子,问个究竟,虽说前几次也曾经和冯紫英说过两回,但是冯紫英态度都是不冷不热,未曾明确表态,怎么今日去一下子有变得如此积极起来,居然一下子就收了兰哥儿作弟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6/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