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0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3/1964


国家追求的是利益。
既然是要利益最大化,那就应该是拼命让你对我好,然后好处我全吃了,却不付出任何代价,这样才最划算。
事实上,许多小国,都是这样的。
毕竟你和他们谈礼尚往来,谈尊严国格,都太奢侈了。谁知道国家明年还能存在不,趁机大捞一笔,就算到了国破家亡的那一天,口袋里有钱,也可以想办法。
归结起来,儒家士大夫,用仁义这一套道德,指导对外交往,其实是大错特错,南辕北辙的。
这倒不是说对外面一定要疾言厉色,挥舞大棒,动不动就喊打喊杀。
而是说仁义道德,没法真正约束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行为,必须靠着强大的武力做后盾才行。
张希孟和毛贵仔仔细细谈了一个下午,总算是把他的想法,跟毛贵彻底沟通明白了。
“毛将军,回头你写一篇文章,交给我修改一下,然后以咱们俩的名义,发表出去。算是我们对高丽问题的共同看法。”
毛贵大惊失色,慌忙摆手,急得红了脸,“张相,我,我怎么能和张相一起写文章,我,我不配啊!”
张希孟摆手,“毛将军,你能以国事为重,配合山东红巾整编,功在大明,天下仰德。你有心求学,更是让人钦佩。但是要真的让你和孩童们一起上学,在课堂里背书。那就是我不知通融,不会做事了。”
张希孟又道:“毛将军,你也别觉得跟我写一篇文章,占了我多大便宜,从今往后,你要留心研究四夷的情况,把他们琢磨透了,分析明白了。这样
.
才能协助朝廷决策,维护大明的利益。”
张希孟语重心长道:“下次再遇到这种事情,我不想听到礼部那些蠢货讲什么仁义待之,讲什么厚往薄来,咱们大明的家底儿不多,经不起他们这么出卖!毕竟这都是民脂民膏啊!”
毛贵深深吸气,终于点头,“张相,学生明白了!”
.
===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亲不赔款===
毛贵接了张希孟的命题作文,丝毫不敢疏忽,拿出了一百二十分的努力,开始查阅典籍,努力完成文章。
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毛贵越发觉得如何对外打交道,是一门巨大的学问。
按照毛贵查到的资料,早期的外交,应该是先秦时候的质子往来,比如秦始皇的爹,就曾经是质子,秦始皇的少年时光是在赵国度过的。
这种派遣质子的情况,在先秦的时候,非常普遍,大约就是为了表示诚意,派遣一个儿子过去,要是违背了约定,就要先失去骨肉至亲。
而随着天下一统,中原大地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这时候的对外交往就不是地位大致差不多的诸侯国之间往来,而是同四周蛮夷往来。
所以在汉唐之间,就不派质子,而是进行和亲。
嫁给女儿过去。把蛮夷首领变成自己的女婿。
等到了赵宋,觉得和亲还是太丢人了,要不……咱们送岁币吧!
毛贵一路梳理下来,还是很有收获的,但是落到大明身上,就显得很值得推敲了。
首先赵宋的岁币那是万万不能给的,至于什么自称臣构,简直是奇耻大辱,宁死也不能干出这么不要脸的事情。
其次呢,汉唐的和亲,也是不行的。
我大明皇亲贵女,岂能嫁给番邦蛮夷?
哪怕是来跪着求亲,也绝对不行。
因为这事涉及到国家尊严。
只要嫁了女儿,你说是求来的,人家就可以说是抢来的,事情就会说不清楚。而且一旦和亲,女孩子是很惨的。
咱大明立国根基,就是人人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也不能把女子当成货品,送去给蛮夷,换来一时太平。
而且虚弱的姻亲关系,根本没法真正捍卫和平。所谓的和亲,往往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悲剧。
咱大明要有出息!
不和亲,不称臣,不岁币……这是大明应该坚守的原则。
毛贵看了看自己写的东西,似乎是有了眉目,但还差了点东西。
他没敢打扰张希孟,而是去见了刘伯温。
说实话,毛贵还有点不好意思,他一个粗鄙武夫,人家刘伯温可是当世大儒,学问过人,也就是张相能稳稳超过刘伯温,其他人根本不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3/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