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0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4/1964


可是当毛贵扭扭捏捏把文本拿出来,刘伯温才看了几眼,就神色凝重起来。
“毛将军,你这个写得好啊!”
毛贵老脸泛红,“伯温先生谬赞,我,我就是随便写写……”
“不!”刘伯温摆手,“不能这么说,你总结了历代对外交往的方式,而赵宋亡于蒙古人之手,最终华夏沉沦,神州蒙尘,一百年来,我们都饱受赵宋抱残守缺,屈膝称臣的耻辱!我们确实需要梳理对外交往的经验,需要正本清源,咱大明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刘伯温很感慨道:“这篇文章必须做好,必须把道理说透,让世人能够清楚明白!毛将军,这要是写好了,必定能流芳百世,甚至入选课堂教材啊!”
毛贵更加瞪大眼睛,不是说笑话吧?
他现在可是饱受学堂二字折磨。
生怕成绩不如儿子,又怕留级罚站,弄得整个人都不好了。但是要能写出一篇文章,写出足以纳入教材的文章,这可就太了不起了,一下子就能在三个臭小子面前挺直腰杆,找回老爹的尊严!
哪怕是在张相,刘伯温的帮助下,完成文章,那也是值得骄傲一辈子的。
毛贵更加来了精神,有了刘伯温的协助,毛贵很快丰富了资料。
比如说在历代对外交往中,除了送质子,和亲,赔款之外,还包括割地。比如六国论就有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的说法。
只是老苏可能不能清楚,论起割地,还是他们宋朝厉害,先是放弃燕云之地,接着又被西夏抢去了西北,再之后连中原都丢了。
弄得陆游不得不跑去大散关写边塞诗,算是割地割了个彻底。
所以经过他们的总结,得出了四条,不和亲、不岁币、不割地、不称臣,这是四条基本原则。
毛贵又跟刘伯温讨论了些时候。
他们发现,除了这些对待强敌的外交手段之外,针对一般的蛮夷,土司,藩国,不至于涉及国家尊严,但是在往来之中,也会吃亏。
就是所谓厚往薄来的情况。
毛贵思量再三,觉得必须再加上一条核心原则,就是坚决捍卫大明的利益。
刘伯温点头,表示万分赞同。
“不过毛将军,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情形,如果我们不给那些好处,对方不愿意奉大明为主,又该怎么办?”
“那就发兵征讨?”
刘伯温摇头,“据我所知,有不少土司部落,人口稀少,地势崎岖,放在那里,影响不了什么,可要是派兵攻打,就算是十万大军,也未必能拿得下来,劳民伤财,很是麻烦。”
毛贵想了想道:“那,那还是要给些东西的……不过彼此往来,必须要有来有往,不能咱们吃亏太多!”
刘伯温颔首,“那就再加上四个字:互惠互利!”
两个身份各异,经历各异的人,凑在一起,还越讨论越是欣喜,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刘伯温觉得毛贵这人虽然是武夫,可人品方正,坦诚直率,是个能交往的朋友。
毛贵也觉得刘伯温丝毫没有文人的傲慢,反而心系天下,堪称少数有良心的文臣。两个人凑在一起,经过了十几天的讨论,总算拿出了一个草稿。
毛贵喊着刘伯温,一起来见张希孟,请求张相点评。
此时的张希孟刚刚陪着夫人转了一圈……原本他只是稍微在山东停留,处理了孔家的事情,就去应天。
江楠也打算去应天,可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弄出了复旦学堂,又有整顿兵马,还冒出了高丽……张希孟一时没法动身,江楠从开封回来,却也没有去应天,而是赶了过来,跟丈夫在一起。
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还是怠慢不得。
江楠到底没有挺着大肚子工作。
度支局是事情,暂时交给了韩秀娘负责,连续两任提举都是女人,度支局也喜提巾帼局的称号。
不过要是觉得女人当家,度支局就不足为虑,那可是大错特错了。
韩秀娘出手比江楠还要狠辣,上任之初,就连续查办官吏,两个侍郎,三个知府,十二个县令,就是她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对天下人交出的答卷。
这口屠刀的犀利,足以让三法司汗颜。
见到韩秀娘下手这么狠,江楠越发安心,随着产期临近,她是愈发期待,给张家添一个后代了。
而即将当爹的张希孟,也是春风满脸,笑容可掬。
见到了毛贵和刘伯温,拿过来他们的文章,张希孟顿时大吃一惊……不会吧?不会吧?这几句被后人挂在嘴边的话,居然是他们总结出来的?
张希孟只是想让毛贵从利益出发,写一篇能指导对外交往的文章。
可毛贵给张希孟的惊喜,着实有点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4/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