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0/1964


从根子上杜绝反复,坚决不能允许,借着替张士诚招魂,明里暗里,反对大明的行为。
张希孟之所以亲自来苏州,处理这事情,就是因为他很清楚,这事情处理不好,就会留下无休无止的后患……两百多年后,文人聚集无锡,重建东林书院,天启年间,苏州抗税,打伤锦衣卫,无法无天……
一个小问题,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延续,竟然变成了亡国大患。虽然张希孟不奢望大明万年,也知道许多策略几十年就天翻地覆,不要奢求百年之后,还有作用。
但是对于苏州,东林,大明财税,这几样很明显的事情,张希孟还是希望能够彻底理顺,至少消除一个隐患。
张士诚被拿下,他的两个兄弟,还有他的残党,部下,就在昨夜到今晨,一共被拿下的人员,何止数千。
而且整个抓捕行动,还在继续,追随张士诚的那些大户,也一个接着一个落网,谁也别想逃跑,长江之上,水师行动。方国珍的船队从松江登陆,天罗地网张开,法网恢恢疏而不失。
谁都以为张希孟来苏州,是担心朱元璋杀心太重,失去了民心。
可到了今天,人们才意识到,或许是想错了,张希孟过来,是怕朱元璋杀得不干净……没有办法,老朱这人干活太糙。
远不如张希孟细致。
“逆子啊,当年就不让你造反,你偏不听,现在祸及满门,你还有什么说的,真是想气死为娘啊!”
张士诚的老娘曹氏唉声叹气,不停抱怨。
张士诚咬着牙,“您老也是糊涂了,我现在是落到了姓朱的手里,又不是大元朝廷,这不一样!”
老太太怔了一下,随即道:“有什么不一样,还不都是身败名裂?连累我们全家受苦?”
张士诚气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道:“您老人家这些年吃穿花用,享受了别人几辈子都享受不到的东西,如今事败,理该认命,你这么埋怨孩儿,是什么道理?”
曹氏也没想到张士诚敢顶撞自己,气得哭了起来,“我是该认命,我摊上了你这么个忤逆子!死到了阴曹地府,还要被人戳脊梁骨,死了都不安生。你忤逆不孝,让人咒骂,你对不起百姓,对不起良心!”
老太太不停咒骂,一旁的张士德咳嗽了一声,“母亲,兄长执掌吴地这些年,轻徭薄赋,鼓励蚕桑,又兴修水利,疏浚白茆河,这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无愧于心,如今事败,张希孟想要污蔑兄长之德,苏州百姓,心里都有一本账。用不着害怕!”
听到兄弟的话,张士诚微微松了口气。
没错,我张士诚还是有功的,天下人自然知道怎么回事,姓张的想要污蔑我,他做不到!
几乎与此同时,周蕙娘也来拜见张希孟。
“我奉命了解民情……我发现有个老妪的话,很有代表性。她说张士诚知道没有天命在身,所以先归附元廷,随后又接受大明册封,所作所为,不过是保境安民而已,他对苏州百姓有功,哪怕到了今天,他依旧没有大兴刀兵,苏州百姓,全都感念张士诚的恩德。”
张希孟无奈苦笑,对着周蕙娘道:“你现在知道了吧,苏州之战的关键在哪里!”
周蕙娘同样面色深沉,“张相,我也是万万没有料到,明明张士诚所作所为,天怒人怨,怎么还有人愿意替张士诚说话?”
“这就是事情的麻烦所在,就算张士诚再烂,也有人在他手下捞到了好处,如果不把这个根子彻底拔除,正本清源,就会像扎进肉里的刺,不断腐烂化脓。”张希孟道:“这样吧,你去把那个老妪找来,顺便多找些苏州百姓,这次的审讯,我亲自主持!”
===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
“你们都畅所欲言,开诚布公,张士诚在苏州差不多十年,从最初归附元廷,到后来接受大明册封....他到底做得如何,他手下人如何,到底该怎么盖棺定论,如何评断这十年光阴!
张希孟一边说着,一边目视全场的众人....这里面有钱用勤,有不少倾向大明的豪门大户,也有施伯仁这种曾经被张士诚害得家破人亡的,另外也有高启等为首的苏州才子,再加上被周蕙娘带来的一些老百姓。
这些人坐在一起,大约是可以给张士诚一个评价了。
但这个话题是如此沉重,谁也不敢开口。
成王败寇,此刻张士诚已经被明军拿下,替他说话,那不是为匪歌功颂德吗?
还想不想好了?
当然了,过去他们都是张士诚治下的人,如果只是痛骂,那为什么过去不曾有什么动作?这个问题大约就是你怎么不戴帽子,谁让你戴帽子了?
不管怎么回答,只要想找你麻烦,就别想跑。
因此众人都选择沉默以对。
张希孟笑道:“大家伙有什么顾虑,我心知肚明,其实大可以不用担心什么。不管是对韩山童,还是彭莹玉,刘福通,陈友谅,我们大明都有个定论,或褒或贬,为的就是让人心服口服。”
“诸位,我们身处乱世,天下分崩离析,战乱不断,豪杰并起,能成为一方霸主,至少都是做对了一些事情的。至少是得到相当力量支持,不然没法雄踞一方,尤其是能占据富庶苏州,足足十年之久,张士诚这个人,还有他麾下的这一支力量,到底是怎么回事,从十八条扁担,到雄踞一方,从一方霸主,到无人响应,起落之间,不能只归结为天命。唯有把道理说清楚,才能给后人提供参考,引以为戒。’
张希孟又语重心长道:“我们这些人,是要提子孙后代负责,要把事情讲清楚,所以我想请大家伙对千秋青史负责,为天下万民说话,来公平论断张士诚。请大家放心,此番说话,绝不会因言获罪,更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
张希孟又看了看,最后冲着钱用勤笑道:“你往来次数很多,参与双方谈判,你就说说,张士诚到底如何?’
钱用勤无可奈何,只能斟酌道:“张相,张士诚不识时务,贪财好色,纵情享受,手下也尽是一群亡命之徒,自然是罪大恶极,不消多说....只是他也曾救济百姓,母亲曹氏寿诞,张士诚便开粥厂,施舍粮米。尤其是他还耗费血本,治理白茆河,修筑堤坝,解决水患,又广种蚕桑,使得商货远通,似乎也不是一无是处...只是草民才疏学浅,不知道该怎么盖棺定论,怕是还要请张相指点。’
张希孟微微一笑,可以说这些评语他半点不意外,完全在意料之中。或许到此为止,就可以做个全面的结论,他做过一些好事,但依旧是个十恶不赦的混蛋。
或者说他投靠元廷,有损气节,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值得肯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0/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