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4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7/1964


胡俨怔了怔,“你说的有理,但是要花钱啊!”
张庶宁道:“我手上确实有一笔钱,大约几千贯吧!你们能想办法,把书坊买下来吗?”
胡俨认真想了想,“这事不能咱们出面,小孩子会吃亏的。我想个办法,找人帮忙拿下……你放心,不会超过三千贯宝钞……你拿得出来吗?”
“嗯!”
张庶宁点头,“还不算多,但是越低越好,毕竟这里面有你们的一份!”
说话之间,张庶宁将四份约书递给了四个人。
每人一成,张庶宁独占六成。
作为第一任商业部尚书的儿子,张庶宁写这个东西,简直手到擒来。
毫无疑问,他的本事又让几个人感叹了一番。
这位张同学,你到底还有多少秘密啊?
胡俨二话不说就去忙了,三天之后,他送回了消息,书坊顺利到手,而且随着书坊到手,胡俨还雇了两个高年级的同学。
张庶宁一打听,这俩人竟然也有故事,众所周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传到了元代,有个叫王祯的人,他制造了木活字,还发明了转轮排字盘……不出意外,这又是当世最先进的印刷方式。
更凑巧的是,王祯也是江西人,这俩学生的祖辈曾经参与印刷旌德县志一百部,有着丰富经验。
本来工匠的后代是很难读书的,可是大明立国之后的兴学令,让他们能入学读书。
而张希孟又提倡发明,这俩小子就专心家里的传承,弄出了一整套新的印刷工具……
“书坊两千三百贯……不能更低了,他们的印刷工具,我给了一千贯!”胡俨向张庶宁报账。
张庶宁毫不迟疑点头答应。
最关键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开始印刷了……差不多一个月之后,第一批三十套识字卡片,就送到了朱元璋手里。
没错,这玩意上达天听了。
干这事的可不是张希孟,他没有那么无聊,是张庶宁的好叔叔朱英,他不无得意献给老朱,那叫一个美啊!
老朱瞪大眼睛看了半天,脸上难以掩饰的羡慕,多好的孩子啊!
才这么大,就本事了得,比你爹还强啊!
“赏一百两黄金,算是咱买下了。”老朱又道:“给每位皇子公主,一人一套!让他们好好学着!别给咱丢脸了!”
===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
从这一刻开始,老朱家的皇子公主们,就感受到了来自济民学堂的强烈恶意。发展到了后来,甚至听到了济民两个字,就浑身颤抖,手足无措,额头都是冷汗。
不光是识字卡片,他们还陆续推出了一大堆的习题集,教辅读物,算学精讲等等应付考试的小玩意。
作为一生要强的老朱,怎么忍心自家的孩子不如别人?
他跟发疯了似的督促孩子们,好好读书。
但是算学和别的东西不一样,诗词歌赋,努努力,就上去了,只要手不释卷,肯下功夫,像老朱这种,半路出家的,也能弄得马马虎虎。
可算学不行,这玩意说不会是真不会,想破脑壳也不会。
然后老朱就长久陷入了自我怀疑中……
他甚至觉得自己孩子是傻子,他自己也是个笨蛋,不然怎么会差那么多?
你说张希孟厉害,他儿子不同寻常,也就算了。
可事实上张庶宁在济民学堂,也远没有独占鳌头。
且不说高年级的胡俨,就算是同年级的许观,他也是万万比不过的。
而且老朱不知道的是,在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夏知凤终于获得了父亲的准许,能够前去参加考试……进入济民学堂小学的考试。
不出意外,她拿了第一名,除了文章一项之外,全都是满分。
面对此情此景,张庶宁都暗呼侥幸,幸好这丫头晚了一年,要不然跟她同一届,自己不是考进前三的问题,而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只怕也就是第三了。
毕竟一个能控制分数等级的神仙,一个算数天赋超强的夏知凤,几乎都是不可战胜的存在。
不过就在张庶宁庆幸的时候,夏知凤主动找上了他,告诉张庶宁一个好消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7/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