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5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8/1964


来北平这么长时间,总算交上了好运。
苍天啊,大地啊,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张相公圣明啊!
他们俩简直想趴在地上,给张希孟磕头了。
一场争论,提前被张希孟化解,师生们怀着各式各样的心情,散去上课。朱棣几个则是追着张希孟,来到了住处。
“多谢先生,先生真是帮了大忙!”朱棣连连躬身,带头道谢。
张希孟却是说道:“光是我还不够,你回头给朱标写封信,让你大哥帮帮忙,请陛下降旨,在服饰这一块,给你一点方便。”
说到这里,张希孟才抬头道:“朱棣,到了这一步,北平的毛纺,能办得下去了吧?”
朱棣怔了一下,终于道:“要是这样还不行,那就真的该找块豆腐撞死了!”
张希孟却是意味深长道:“即便如此,也别掉以轻心,要是发展工商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也犯不着我这么小心翼翼布局了。”
朱棣微微思索,随后用力点头,“弟子知道了。”
……
朱棣返回王府,随即就给朱标写了一封信……除了写信,他还让李景隆准备几件新的衣服,一起给送去。
接下来就是看应天这边的意思了。
能给朱标写信的自然不止朱棣一个,比如晋王朱棡的信,就提前了好几天,送到了朱标面前。
“太子哥哥,小弟太不容易了,内忧外患,要修长城,要屯田,还要往外移民……结果四弟还欺负我,逼着我把商人送过去,大哥要帮着小弟做主,帮我向母后进言,给我讨个公道,不然小弟活不下去了!”
这位也学会嚎啕大哭,张嘴要好处了。
只不过他的信没有起到作用,朱标直接压下来,没有递给朱元璋,也没有去告诉马皇后。
几天之后,朱棣的信送来了,还包括几件羊毛呢的衣服。
朱标看完之后,这才带着两封信,包括朱棣的礼物,去见老朱和马皇后。
这两口子看了看朱棡和朱棣的信,神色各异,朱元璋就说道:“看这个意思,老四确实过分,老三也确实委屈……朱标,你这个当兄长的,是怎么看的?”
朱标微微轻叹口气,“父皇,要让孩儿说,最好不要管。”
“为什么?”朱元璋不悦道:“朱标,你这是要偏心朱棣?”
“孩儿确实是偏心,但在孩儿看来,这两个弟弟,没有差别。”朱标坚定道。
老朱忍不住笑了,“朱标,你怎么也学会这种扯淡的话了!要是没有差别,你怎么眼瞧着朱棣欺负朱棡?纵容朱棣,从朱棡这边挖墙角?老三的处境本来就比朱棣难,还欺负他,这又是什么道理?”
“是为了大明朝!”朱标给出了答案。
“大明朝?什么意思?”朱元璋不解道。
朱标这才道:“父皇知道苏州的丝绸作坊吗?”
朱元璋愣了一下,“这有什么关系?咱听说苏州的作坊不是挺好吗?”
朱标微微摇头,“不好!其实苏州的丝绸作坊失败了。”
老朱大为诧异,苏州每年往外卖上百万匹丝绸,贡献几百万贯财税收入。而且苏州民生很好,市面繁荣,纵观江南之地,也是数一数二,甚至还在应天之上。
儿子却说苏州的丝绸作坊失败了?
这孩子脑子坏了吗?
这时候马皇后突然道:“朱标,你说的仔细点,你爹脑袋不那么好使,听不明白。”
老朱的智商,再一次遭到了马皇后的鄙视,偏偏还不敢反驳,只能气呼呼听着。
朱标认真道:“父皇,其实在几年前,苏州就已经在革新织机,彼时已经有一次能纺出六十四根线的织机了。”
朱元璋下意识点头,“这事咱知道,咱还下旨嘉奖来的。”
朱标道:“可是这台织机没有推广开,眼下苏州还是以老式织机为主。”
“为什么?”朱元璋大为不解,“既然是好东西,为什么不推广?难道要咱下旨不成?”
马皇后突然道:“你的旨意那么管用啊?要是啥都能按照你的旨意来,早就国库充盈,天下太平了!现在苏州的织工,已经超过了十五万!哪里还用得着新式织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8/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