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5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1/1964


甚至更加严厉。
这番结果就是每天都有犯人送到北平,少的几百人,多的时候过千。
纵观大明朝,就没有这么一个地方,有这么高比例的犯人。
老朱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这要怎么治理啊?
总不能一道旨意下来,都给咔嚓了吧?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有点对不住四儿子,孩子还小,就被扔到了这么个虎狼之地,真是难为他了。
“先生,北平除了犯人多,兵马也不少吧?”
张希孟点头,“主公,当下算在北平留守司
“有这么多?”老朱一怔,随即他自己默默算了一下,身为天子,抓军权最紧,不可能连这个都不知道,那不真成了糊涂车子了。
老朱仔细算了算,只多不少。
首先就是朱文正和李文忠,他们在光复北平之后,一直驻守北疆,两支人马,总算在八万以上,巅峰期超过十万。
北平都指挥使司
朱棣王府直辖的兵马,也有三万以上。
此外辽东兵马,关铎所部,也算在朱棣名下,这支人马也有四五万之多。
还有胡大海统领的军户,主要是修筑长城一线的,这些人虽然只能算作民兵,但架不住数量太多,足有十来万人。
这还不算大沽口的水师。
反正粗略算算,朱棣麾下,兵马绝对有二三十万。
虽然这些兵马当中,朝廷会负担大部分开支,但是兵马驻扎北平,朱棣自然责无旁贷,需要提供各种便利。
而且诸如王府兵马,还有修长城的民兵,都司兵马,这些都是朱棣的职责。军饷,军粮,开支像是流水一般,这就不说了。
在辽西,还有李文忠筹建的一处马场,超过五万匹战马,也要供养!
除了兵多马多,北平的学生也不少。
张希孟来的时候,见证了北平大学堂第一批新生入学,现在已经是第二批了,又是一千多人。
依旧是那些承诺,该给的衣服要给,该给准备的教材,笔墨纸砚,该聘请的名师,一点不能少。
朱棣就藩这几年,努力奋斗,终于从一穷二白,进化到了负债累累。
“竟会如此艰难?”
朱元璋忍不住道:“那北平靠什么维持?还能支撑下去吗?”
“现在主要是靠两样东西,其一,就是严格的征税……这点想必主公已经有所领教了吧?”
老朱脸很黑,“北平的税吏,确实有铁面无私的一面!”
铁面无私?
张希孟忍不住轻笑,“主公,你或许还不知道吧?他们抓获漏税的,可以获得十分之一的奖励,一次上限是五万贯宝钞。”
也就是说,你走私了五十万贯货物,被税吏抓到,可以得到五万贯奖励,如果查到了一百万贯,由于上限的问题,也只有五万贯。
但即便如此,也相当可观,要是走运抓到一个,简直顶得上几十年的俸禄,一步登天了。
除了税吏之外,普通百姓也可以举发。
道理一样,依旧是五万贯上限。
但是如果有税吏包庇,举发确实之后,税吏会被免职问罪。而提供消息的人,有机会接任税吏。
只是有机会,因为还需要经过考试,如果连字都不会写,那还是不成的。
但不管怎么讲,不管是征税,还是举发奖励,北平都远远走在了大明其他地方前面,这里面不少措施,就是最近一段时间,方孝孺、齐泰他们鼓捣出来的。
这几个人都时常念叨,他们已经失去了儒家弟子的厚道,光剩下法家门徒的算计了。
处处严刑峻法,处处算计老百姓。
“不管怎么样,能填补亏空就行。”朱元璋又道:“除了税收之外,还有什么办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1/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