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7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4/1964


人,什么算人?
有手有脚,人科人属。
这就是人,还有什么疑问吗?
对不起,还真有。
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土著是不被承认的。
他们并不算是法律意义上的人,所以可以肆意杀戮。
一颗子弹,一条人命。
一张头盖皮,一片肥沃的耕地。
所以人籍问题,可不是个小事……万万不能被什么很高大上的历史文件骗了,不要以为里面的讲的“人”,顺理成章就包含你。
毕竟在某些人的眼里,你只是黄色的牲口。
其实面对这事,朱元璋也是深有体会的。
毕竟在大元治下,南方汉人的命,也就和一头驴等价!
朱元璋沉吟再三,终于道:“既然是要往外走,争夺土地,开垦蛮荒,打仗杀人,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也务必要戒杀,咱们还是要利用当地人的劳力。再有一点,如果当地人愿意归附大明,成为华夏子民,也要给一条路。如果某些地方,华夏子民数量达到七成以上,心向中原,也可以纳入本土,和中原一视同仁!”
张希孟面带笑容,跟老朱相处这么多年,他很清楚,朱元璋虽然杀人的时候,不会手软。但是对待普通百姓,他永远都是最为了他们考虑的。哪怕是海外的人,朱元璋也愿意给他们一条活路。
所以从这点上来说,由大明主导海外开发,由华夏统领天下,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运气,至少不会被轻易抹掉。
“主公,既然如此说,这就涉及到对海外的教化,还要我们的文明习惯,要向外传播。学堂,寺庙,宗祠,这些东西,怕是也要一起送出去才行。”
朱元璋怔了怔,也不由得满心感叹。
先是寺庙啊,祠堂啊,宗族势力,都是大明极力压制,甚至需要彻底铲除的。但是到了对外开拓的时候,却需要利用这些力量。
果然,权力厌恶真空。
没有强大的行政体系,甚至没有充裕的驻军,带来不了足够的秩序,就需要依靠曾经的东西填充。
朱元璋突然涌起一阵强烈的担忧,他突然想到了一种情况。
“先生,如果任由他们做大,发展起来,会不会借尸还魂,反过来影响大明啊?”
张希孟无奈苦笑,“所以说往外移民,大肆开拓,不是一件小事情,父子颠倒,主客异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张希孟又道:“所以说,如何掌控海外,也是一门大学问,趋利避害,咱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
===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
朱元璋深深吸口气,叹息道:“过去总觉得人口滋生,土地不够,非要往外开拓,占了更多的地盘,也就好了。可现在真正开始动手了,却又瞻前顾后,觉得移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先生,你说咱们俩是不是有点可笑了?”
张希孟反而笑道:“这么多年了,难道主公觉得,天下间有什么事情是容易做到的?干什么事情,有利有弊,有弊有利,互相纠缠,难以言说清楚。这是治国的难,也是治天下的趣味所在,全看主公怎么想了。”
老朱朗声大笑,“不管怎么想,往外走是必须的,而且往外面走,不光是人出去,心也要出去,华夏的魂儿,更要出去!”
张希孟猛地一振,他意识到,老朱已经确实掌握了精髓。
海外移民就是这样,不可能包办一切。
如果派出兵马,打下土地,把人迁过去,再安排官吏,治理地方,派兵保护,有什么事情靠着朝廷裁决。
这么干,不出十年,就能拖垮大明的财政,顺利把对外开拓,做成一个亏本的生意。
经营海外,肯定不能和中原一个方法。
对待外面,必须因地制宜,能商则商,能农则农,能矿则矿,能牧则牧……反正什么适合,就做什么。
首要的一点,是要有收入,能先站稳脚跟。别给大明添麻烦。
毕竟你们已经是出海的孩子了,就不能事事都靠着大明,朝廷也不能像一个奶妈子似的,成天照顾你们。
可话又说回来,如果一脚踢出去,什么都不管……这些移民又会怎么样?
他们失去了依靠,又很弱小,即便他们勤劳,聪明,能赚钱,比那些土人厉害多了。但这些人也一时掌握不了权力,就只能依附当地的土著。
混的好点,就成了豪富,混的不好,就沦为韭菜。
但不论好坏,由于出海的刹那,就隔断了中原的联系……这些移民,除了和中原百姓长相差不多之外,其他的方面,只会渐行渐远,几代之后,就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4/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