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7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7/1964


像什么芸豆,蚕豆,豌豆一类的,他也不会放过。
经常一看就是小半天。
朱元璋简直欲哭无泪,好容易不用种田了,又成功活回去了,这可怎么办啊?
只不过相比老朱的郁闷,张希孟却是看出了朱雄英的天赋。
他在陪着小家伙聊一段时间后,就试着让朱雄英学会观察记录。
比如说牵牛花,一个庄园里面,至少能找到三四种颜色。
有紫红的,粉色的,还有白色的,深蓝的……情况各异,但长相都基本相同。
到底是什么力量主导着植物花色呢?
朱雄英道:“先生,会不会是随便开的?就是想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
张希孟笑道:“或许吧,不过还要确定。”
“怎么确定?”
“我们搜集种子,把花色记下来,明年种到地上,等再开花不就知道了。”
朱雄英认真听着,小家伙反复想了好半天,终于大致明白了张希孟的意思,忍不住拍起了巴掌。
小家伙变得很认真,很专注。他会叫着老朱,到处寻找,他记录下花开的颜色,等种子成熟,取下来,装进袋子里。
贴上标签,当成宝贝似的收起来。
小家伙还反复叮嘱朱元璋,不许给他弄丢了,明年还要种出来,他要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让这些花的颜色不一样。
最初老朱只当是孩子的玩笑,没有在意。
但是渐渐的,老朱意识到了问题。
因为不光是花的颜色不一样,譬如说种植的水稻,有的稻穗就长,就多,有的就少,就稀疏……同一块地,水肥的情况应该差不多,但为什么稻穗的大小不一样?
是不是说,一直都挑选大的稻穗当种子,就能长出越来越大的稻穗,产出更多的稻谷呢?
朱元璋想到了这里,突然浑身颤抖起来,整个人都显得极为兴奋,要真是这样的话,他找到了能高产的稻种,那可是了不得的功绩啊!
别看张希孟更关心对外开拓,希望占据更多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但是对外开拓,那是那么容易的!
如果能有别的办法,增加产量,那可是不错的事情!
自从有了这个念头之后,朱元璋比起朱雄英还积极了。
这对祖孙,只要有机会,就跑到城外,一起忙碌,一起记载,一包包的种子,简直成了他们的宝贝。
两个相差好几十岁的人,朱雄英只是勉强能表达自己的意思,说话软萌萌的,竟然和老朱在一起,一聊就是小半天。
天知道他们哪来的那么多共同语言!
唯一对此心知肚明的张希孟,却是很高兴。
的确要给老朱找点事情,他要是真能找到遗传规律,培育出高产水稻,相信在后世的史册里,不光是洪武大帝,农学家的名号也足以让老朱被人们广为传颂。
至于朱雄英,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学点有用的知识,何乐而不为!
张希孟自然是支持,但是在一些人看来,就是陛下不务正业,不光不务正业,还带坏了皇孙。
不过陛下不能有错,那就是身边有奸佞。
可问题是在老朱身边,就是张太师。
难道这个奸佞之臣,就是张希孟?
虽然有人这么想,但到底不敢说出来。
只是有人默默找到了朱标,跟太子殿下念叨这个,你还是好好劝劝你爹,让你爹好好带孩子,可千万别玩物丧志……
面对此情此景,朱标也是无可奈何。
他都不明白父皇和儿子在鼓捣什么,又能怎么劝说?
不过朱标还是仗着胆子,把事情透露给朱元璋。
老朱一听,很不客气冷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7/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