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7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0/1964


朱棡突然道:“蓝将军,你为什么比来得晚许多,你难道没错?”
蓝玉摆手,“晋王,你先别急着发火,我问你,你们为什么没准备足够的水源,为什么会在这块绝地立寨?元廷明明已经放弃了,你们怎么还来?”
连续质问,让朱棡一时语塞。
而朱樉则道:“我们出发的时候,突然有牲畜沾染瘟疫,大批牛马死去,就连骆驼都损失了不少。我们没法携带太多的水。而且,而且我们的斥候出现了问题,他发现了水井,但谁知这里的水井没有多少水,只是两天,就光了!”
蓝玉又道:“很好,水的事情过去了,那我再问你们,为什么面对王保保,会连续战败?我记得军中给你们选派了老将,为什么他们没起作用?”
提到这里,朱棡首先急了,“什么军中宿将?那个章存道简直坏事!让他充当前锋,他没有直到和林,而是把我们领到了土剌河,他的前锋遭到了元军偷袭,还是我把他救下来的!”
朱棣跟着道:“确实,我也随后督兵援救三哥,可就是因此,我们和二哥分开,王保保一拳打过来,我们乱了方寸,诱敌变成了撤退,损失了不少辎重,包括粮草,火器!要不是二哥和三哥有些经验,我们根本稳不住营寨,就被元军打败了。”
蓝玉又点了点头,“很好,既然说完了你们犯的错,那就说说我吧!”
朱棣一愣,“你也有错?”
蓝玉忍不住呵呵道:“我又不是神仙?怎么会没错!这么说吧,我派遣夜不收开路,就在经过元军黑林行营的时候,遭逢大股元军!”
“什么?”朱棣大惊,“那,你跟他们打了?”
“没有!”蓝玉道:“根据我的判断,他们是元廷东道诸王的兵马,按照常理,他们应该在北海附近放马,可偏偏他们大举南下,让人十分费解。”
“那是为什么?”朱棣追问。
蓝玉道:“我也不清楚,可能是两种可能,一个是北方气候寒冷,他们不得不提前南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王保保让他们南下助战!”
布置很好的战斗,突然来了几万人,横生变故,朱樉和朱棡也都看向了蓝玉,“你是怎么决断的?”
“我赌王保保没法指挥他们,为了避免冲突,我主动绕行,大约耽误了两天半的时间。”蓝玉说完之后,看了看三个人,“怎么样,你们觉得我有多大的罪?”
几个人凑在一起,复盘整个战斗过程,渐渐的,都不说话了。
决定一场大型战役的成败,关键到底在哪里?
蓝玉已经分析了。
张希孟和朱元璋,作为决策层,战略很明白。
随后从中书省,到北平,再到山西等地,也都准备充分,粮草军械,供应充足,他们也没有问题。
然后几个领兵将领,也都是按照预定计划,出动人马,三路合围,各自扮演各自的角色。
事已至此,都可以说是尽到了最大的努力。
可接下来事情就开始离谱了……三王这边,居然突发瘟疫,临战之前,驮运的牲口骡马大批染病,大大降低了运输能力。
他们只能尽量带粮食,饮水就在路上寻找补充……然后侦察水源的士兵,也出现了差错,错估了水井的供应能力。
至于蓝玉,他也同样遇到了麻烦,不得不绕路,耽误了时间。
试想一下,如果蓝玉不绕路,猛攻东部诸王,他可能击败这些人,但是溃兵又会不会提前通知王保保,致使整个计划全盘落空?
很难说,至少蓝玉不敢赌。
那说来说去,问题到底在哪?
谁都没错,又或者谁都错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战场太大了!”
“战场太大?”朱棣好奇道?
蓝玉点头,“没错,三路大军,快二十万人,几千里的战场,分头出兵,咱们出发之后,很难互相联系,并不清楚彼此遇到了什么状况。在战前设想的配合,根本没法实现。事实上,如果不是这一次运气好,我们就是各自为战,一路被破,三路败退,绝无战胜可能!”
三王大惊失色,怎么?
打成了这个鬼样子,还算表现好了?
姓蓝的不会胡说八道吧?
他们忍不住仿佛推敲,再三思索,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一次北伐,很接近历史上洪武五年的三路北伐,那一次由徐达统领中军,李文忠统领东路军,西路交给冯国胜,每一路五万兵马,分进合击,目标也是和林。
在历史上,三路兵马,将才云集,汤和,蓝玉,全都随军出征。
阵容豪华,还在这一次之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0/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