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7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1/1964


徐达首先连续击败王保保,大军顺利突进,结果竟然造成了孤军深入的局面。
他们也是缺粮缺水,处境十分艰难,然后被王保保联合贺宗哲,一战击败。随后王保保移兵向东,李文忠见情况不妙,只能故布疑阵,领兵回撤,虽然损失不大,但也没有什么斩获。
相比之下,战果最丰富的西路兵马,俘获不少,但也做了个令人窒息的操作,就是抛弃了嘉峪关以西的土地,就是著名的冯胜弃地。
复盘这一场北伐,明军这边,徐达,蓝玉,汤和,冯胜,傅友德,李文忠……个个都是名将,堪称群星闪耀。
然后三路出师,最强的徐达,遭逢惨败,可以说是他这一辈子用兵最大的败笔。
李文忠勉强保全,也大损名将威严。
至于冯胜,本身就是偏师,虽然赢了,但是抛弃土地,造成了非常糟糕的影响……他们打得战果,甚至远不如这一次北伐。
这么一看,三王虽然狼狈,但到底撑住了,并没有溃败,朱棣还俘虏了王保保。
再说蓝玉,虽然晚了些时候,但毕竟杀到了和林,断了王保保后路,一战成功消灭北元所有势力。
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失败!
还是那句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到底是谁错了?
“错就错在眼前的大明,还没有几千里调动的本钱!”蓝玉总结道。
朱棣立刻道:“不这么安排,王保保就跑了!”
蓝玉也道:“所以说这是咱们运气好!是天佑大明!”
蓝玉毫不客气道:“我会把这一次的战斗,详细总结,上呈张太师。我强烈建议,以后的战斗,以三万以下,精兵突进为主,单独一队,胜则扩大战果,败则养精蓄锐。几十万人,多路出击,看起来气势恢宏,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其实是大而无当,往往会因为一点疏忽,就葬送全局!以现在大明的本事,还打不了这种仗!”
蓝玉的总结,堪称一锤定音,三王思量再三,也都用力颔首,表示认同蓝玉的观点。
蓝玉看着他们,发现三王垂头丧气,意兴阑珊,他突然忍不住大笑。
“抬起头来!你们打起精神!咱们没输!咱们赢了!而且是大赢!王保保被咱们抓到了,北元彻底完蛋了!”
蓝玉突然大吼,提醒了三个年轻人。
确实,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赢了。
而且整个岭北行省,都是大明的,一直到北海,庞大的疆土,无尽的牧场,全都是大明的!
我们赢了,赢得酣畅淋漓!
快给陛下报捷!
朱棣还提醒道:“记着,要照顾好王保保,送他去和铁锅团圆,让他们君臣再续前缘啊!”
(本章完)
===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后的忠臣===
正如蓝玉所讲,尽管有诸多问题,但是毕竟胜利了,还俘虏了王保保,确实可以和陛下交代,甚至可以请功受赏。
他欣然牵头上书,三位藩王在反思之后,同样上书,向朱元璋报捷。
自是从漠北送去应天,便是走八百里加急,也需要至少半个月的时间,漫长的距离,煎熬般地等待,让张希孟也有些受不了了。
他越是等,就越是心中不安,到了最后,甚至有些忐忑起来。
张希孟不是领兵天才,一时还不明白烦躁来自哪里……可他心思缜密,善于推测,面对着地图,张希孟一遍一遍推演,在脑中设想着种种情况,终于,张希孟想通了,却也是汗流浃背,不寒而栗,
他低头从抽屉里拿出那两篇文章,仔细看了又看,张希孟突然用力,把畅想战胜的那一篇撕碎,扔进了废纸篓里。
至于那篇反思战败的,他看了又看,竟然提起笔,开始重新撰写。
可是越写张希孟就越是惶恐,最后索性把笔一扔,直接去见朱元璋了。
很凑巧,今天的老朱也没有去城外庄园,而是等在了皇宫之中,显然,他等的不是张希孟,而是前方的战报。
张希孟的到来,让老朱慌乱的心有些安抚。
“先生快坐,咱现在就想找个人说说话。”
张希孟也道:“臣何尝不想和主公谈谈!”
两个人四目相对,都不约而同,心领神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1/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