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8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9/1964


找一个吉日吉时,把土豆顺利种了下去。
马三宝带来的这一袋子土豆,到了真正开始种的那一天,已经有大半腐烂,剩下的只有三分之一。
而且这些土豆并没有后世的那么大,只是和鸭蛋差不多。
张希孟也不感觉奇怪,后世那么大的土豆,甚至经过太空育种,花费了巨大的压力,可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大的。
而且土豆带有毒性,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适应,不然种出来的土豆又小又涩,远不是什么高产作物。
其实想想也知道,如果拿到了土豆,就能亩产好几千斤,立刻就创造一个土豆盛世,张希孟干嘛不早点就把土豆弄来,然后横扫天下啊!
至于美洲土人,他们不光有土豆,还有红薯,有玉米,全都是高产作物,他们为什么没有积累足够财富,反过来,横推旧大陆呢?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土豆红薯,确实高产,但是还没有到逆天的地步。
这些作物真正的价值,是不挑土地,什么地方都能种。
也不用精耕细作,就能收获不少,可以供穷苦人填饱肚子,不至于饿死。
说实话,此时的大明百姓,还真未必就能接受这些粗粮
既然如此,张希孟还对土豆寄予厚望干什么?
这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虽然眼下土豆还不行,但是过几十年,经过妥当培育之后,就会迅速增加产量。日后人口再度膨胀,也就有了果腹之物。
而且大明百姓不爱吃,北平那么多工厂,还有吕宋的甘蔗田,倭国,高丽,那么多庄园能把宝贵的粮食浪费在他们身上吗?
不能够啊!
土豆、红薯、玉米,这些可都是开工厂的最爱,绝对能大大节约成本,加速工商业进步的。
一句话,土豆绝对是未来可期的好东西。
张希孟的这些算盘,别人还不都知道,尤其是朱雄英,他就是一心一意,盯着自己的这点宝贝。
今年是洪武十五年,小家伙也到了进蒙学的年纪。
以朱雄英的脑子,在蒙学没什么难度。
而且他背了很多诗词,算学也非常好,老师经常夸奖,还时不时给个小红花。
这可把朱元璋高兴坏了。
毕竟那么多儿子女儿,聪明的太少了,一个皇孙,算是把面子挣回来了。他是越发偏爱朱雄英,连带着朱标都靠边站。
而且爱屋及乌,朱元璋瞧着憨厚老实的马三宝,也挺喜欢的。朱元璋甚至会拉过马三宝,教他长拳。
朱元璋的功夫可不是花架子,事实上早年这位洪武皇帝,领头冲锋,不比常遇春弱多少。
他会兵器,骑射,拳脚,甚至是摔跤,而且还都是顶级的。
马三宝身体粗壮,骨骼结实,非常适合练武。
只是短短几个月下来,马三宝就功夫大进,很是厉害。
而且这小子还认准了朱雄英,把小家伙当成亲弟弟来疼,这也让老朱很欢喜。
在朱元璋心里,朱标手下已经聚集了足够的大臣。像朱英,朱棣,都能帮衬朱标,他是不缺帮手的。
到了朱雄英这里,能庇护他的人就不多了。
张承天算一个,这小子聪明,有心机,会办事绝对是最好的臂膀之一。
但是张承天坏就坏在太聪明了,把他爹的那一套学了个十成十。
老朱甚至有点担心,皇孙驾驭不住张承天。
有了马三宝,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孩子老实厚道,心思单纯。
练好了武功,长大以后,绝对是皇孙的左膀右臂。
一一武,有这俩人给皇孙保驾护航,老朱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别看嘴上说不为儿孙做马牛,可朱元璋就是这个脾气,当真改不了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9/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