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8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0/1964


还是找点高兴的事吧!
比如说李善长已经乘船到了应天,按理说他的距离最远,进京不方便。
但是走海路,坐快船,还跑到了许多人的前面。
这些年大明的航海造船技术,飞速发展。
值得一提,由于大明疆域辽阔,占有了许多绝佳的原料产地,船只造得又快又好,航速运量,都突飞猛进。
老李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就到了应天。
他下船之后,神采奕奕,丝毫看不出疲惫。
甚至卸去了繁杂的朝政之后,老李这人有点重新找回青春了。
毕竟在高丽可比在大明轻松多了,至少没有一个姓张的在身边盯着。
“我说李兄,高丽的情况如何?眼下高丽国王尚在,你这个韩国公迟迟没法转正,是不是有点遗憾啊?”
张希孟笑呵呵道。
李善长黑着一张脸,冷哼道:“要不是你逼着老夫安排二十万人种甘蔗,我早就动手了!”
张希孟笑道:“那是陛下要的,说实话,要不是我帮着周旋,陛下想要五十万!”
李善长一怔,随即冷笑,也不管是真是假了,反正他久不在朝中,也无所谓了。
“时至今日,高丽确实是瓜熟蒂落,我就求你张太师,无论如何,不要从中作梗,算老夫求你了!”
张希孟含笑点头,“李兄放心,咱们这么多年的交情,我不会再坑你了。”
只是张希孟也不知道,此刻的高丽,正有一伙人在酝酿着行动。
为首有个十几岁的年轻人,他叫张东。
“实不相瞒,我爹当年一人夺一城,现在轮到我了。高丽国王,风雨飘摇,咱们杀进去,夺了鸟位,让朝廷封咱一个高丽王,也是不错的。”
跟在张东身边的一群海商,纷纷点头,“既然张少爷老子英雄儿好汉,俺们都跟你干了!”
(本章完)
===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
大明往外走的人越来越多,张东在江州当学徒,不过他这个学徒工,倒是时常去江边码头,跟水手们也熟悉。
他常听这帮人讲故事,虽然人在内地,却是很了解海外的情况。甚至到了心向往之的地步,在他年轻的心里,茫茫大海,搏击风浪,探险开拓,那才是男人的浪漫。
有这类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朱英组织全球航行,夏知凤公布地圆学说,这些事情,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想走出去瞧瞧毕竟就算大明进行了第二次均田,可是这一次能分到手的,实在是少了太多。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大明人口膨胀,一对父母,最少生三五个孩子,这一轮分田,难度可想而知。
有些原来多分土地的,这一次家里孩子少,要把到手的田吐出来,他们是千方百计抵制有些地方,甚至闹出了人命。
朱标监国,孙炎主持中书省,完全是焦头烂额,不需要多说。
这些事情,朱元璋和张希孟也都是盯着,做事的力度不能降低,无论如何,也需要落实下去。
但是他们也都清楚,光是均田,已经远远不够了。
土豆不挑土地,原来种不了粮食的地,也能利用起来。毫无疑问,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另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海外探索,想要找一条出路。
张东就是其中之一,可偏偏他爹张子明不让,而且还是玩了命的那种。
张子明就认为他玩了命,打下了安庆,得到了几十亩田赏赐,占据了最好的位置,你小子不争气,那就老老实实娶妻生子,然后让孙子继续上学读书,无论如何,也要守住这块基业,早晚会有会读书的孩子,到时候入朝为官,光宗耀祖。
你小子要想出去,就辜负了我的一番苦心,我跟你玩命!
其实某种角度上,张子明的想法真没啥错误,出海的风险极大,家里头的田地位置,又是别人花几万贯都换不来的,凭什么放弃?
这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
张东试着商量几次,张子明根本不听,抄起皮带追着打。
张东也不敢指望什么,但是心里头的想法,却是丝毫没有改变的意思,而且还越来越强盛,就在不久前,他遇到了几个年轻人,也是要一起出海。
张东按捺不住,就跟他爹撒个谎,说是要去北平运货,随后就跟着几个年轻人出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0/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