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8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1/1964


只是到了海上,张东就感觉到了人生险恶。
他们带出来的货被人骗了,上千贯的投入打了水漂,随后想要返回大明,又遇到了台风,几乎丢了性命。
张东算是知道了什么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他们漂泊了五六天,船上的食物饮水都没了,几乎没命好在遇上了路过的船,这帮人是从济州岛贩运牲口的,他们救了张东几个。
“你们也算是运气,我们是陛下的乡亲,淮西的好汉要是遇上别的地方来的,估计就把你们卖到吕宋种甘蔗了。”
张东道谢,但是他保持了足够的冷静别人不好,凭什么你们淮西汉子就是好人啊?到了海上,苍苍茫茫,谁也不好说。
张东给几个同伴使眼色,他们一起跪倒,拜谢救命之恩,拍着胸脯保证,愿意替他们干活,还说无论如何,要闯出一点名堂,才好跟家里头交代。
张东还很隐晦地说,他爹出身军中。
就这一句话,算是救了他们,不然的话,这几个人真的要去吕宋种甘蔗了。
他们被带到了济州岛,在岛上帮着打理牧场,从早到晚,没有片刻休息,而且吃的比牲口强不了多少,都是麦麸一类的玩意。
这一次张东确实体会到了,大海不光浩瀚,而且还残酷,容不得任何的天真。
在这时候,海商,海盗,渔民,海军,往往是能划等号的。
当然了,经过整顿的大明海军能好一些,但其他三者,就真的是一路人。能黑吃黑,绝对不放过。
丝毫不会因为你是大明的人,就网开一面。
甚至对待自己人,更要下狠手。
不把你弄死,跟我抢夺利益怎么办?
蛮夷还可以奴役,大明人才是丝毫没有遮掩的仇恨!
对方跟张东他们那么说,也是想试探张东等人的身份。而张东的回答也是歪打正着,他们表示愿意老老实实干活,打消了对方杀人的心思。
他又隐晦表明了身份,暗示可能牵连到明军,这让这些凤阳出来的人,投鼠忌器,毕竟军中汉子,凤阳是最大的一块儿。
这万一大水冲了龙王庙,可就不好玩了。
张东他们在牧场干了一个多月,总算借着一次运送草料的机会,又逃到了高丽本土。
等登上陆地,有了广阔空间,总算是松了口气,毕竟人多地大,就会有王法,不管好坏,总不至于随便杀人。
大海之上,包括小小的济州岛,随便杀个人,把尸体一扔,那真是半点侥幸都没有的。
张东这一次也算是死里逃生,无论心智和眼界,都大大增强。
他更加明白,老爹为什么不让他冒险了。
鬼知道张子明当年怎么拿下安庆的!
到了高丽,张东先是在码头干苦工,什么背粮食草料,木材矿石,洗洗刷刷,什么都干,每天挣的那点钱,只能勉强糊口,有时候还要饿肚子。
但他也渐渐发现了机会,此时的高丽,简直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各路英豪,全都垂涎三尺,要不是因为李善长压着,早就出事了。
或者这么说,这一切都是李善长有意为之。
这就要说到老李的身份了,他是韩国公,奉旨督师高丽诸军事。
任务是对倭寇用兵,协调大明和高丽的兵马。
虽然在大明朝,谁都清楚,老朱是把高丽赏给了李善长。
但问题是这话不能明说,否则的话,就要废掉高丽王,要任命李善长为韩王,有不服气的,就要调兵攻打,帮着平叛,就好像当年大唐协助新罗统一高丽一样。
如此大费周章,靡费无数,绝对不是张希孟和朱元璋愿意干的。
所以就需要李善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口对付倭寇,不断调兵遣将,征发老百姓。
顺便还要安顿大明过去的海商,准许他们购买土地,招募大明百姓,前去屯垦。
总而言之,就是削弱高丽的势力,发展大明的力量,最后才能水到渠成。
顺利摘果子。
前段时间,敲诈二十万劳力,这事虽然是李善长出血,但也有利于他铲除最后的障碍,另外弄一些南洋土人,也能满足汉人屯田庄园的需要。
其实是双赢大明赢一次,李善长赢一次,至于高丽,谁管他们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1/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