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8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4/1964


他们现在就是离开家门的逆子,觉得靠自己能过得很好,并不愿意再回到原来的家庭,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大约就是这么个状态,如果不出意外,安南会同中原渐行渐远,以至于彻底分道扬镳。
但是随着大明朝建立,事情发生了变化。
由于明军击败元廷,收复故土,甚至还俘虏了元朝皇帝……赫赫武功,慑服了安南上下的心,让他们重新恢复了尊重,甚至是敬畏。
接下来就要说张希孟的这套全新主张,对安南的影响了。
双方离着这么近,大明又这么强,早就是文化中心,不可能对周边没有任何影响……而此时的安南处于陈朝后期,国家末世,该有的矛盾,安南一样不少。
由于国土狭小,表现更加剧烈,人丁滋生,土地不足,豪强权贵大肆兼并,百姓民不聊生。
陈朝还有个很奇葩的政策,由于前面元廷三次征讨安南。
陈朝这边,就实行了世代为兵的世兵制,而且还不许入仕为官。
这么对待将士,简直比历史上明朝的军户制还过分。
可以说陈朝已经走到了最后阶段,
偏偏这时候,他们还调集十二万兵马,进攻占城,又把国王折损在了战斗中……事情到了这一步,要是还能相安无事,就出鬼了。
其实事情不复杂,安南是一定要出事的,是豪强将领,取代陈朝,还是百姓揭竿而起,改朝换代……无非这么两种可能。
是出王莽曹操,还是出陈胜吴广的问题。
在原本的历史上,是豪强取代了陈朝,并且在永乐年间,和朱老四闹得天翻地覆。
而这一世张希孟的影响力,已经早就走出了国门。
哪怕在安南,也有一批中下层读书人,他们以张子门徒自诩。
他们主张效仿大明,彻底改革安南。
包括均田均赋,大兴教化,公平入仕等等……说白了,这些底层读书人也想分享蛋糕。
甚至有人干脆主张,重新并入大明算了。
很显然,这只是少数人的异想天开,大多数的安南百姓是不赞同的。
张希孟耐心听完,总结道:“困难不小,机会难得。你们觉得呢?”
孙炎立刻点头,“太师所言极是,确实如此……我盘算着能不能调动大军,以帮助安南百姓,讨伐昏君奸佞为名,出师安南?”
毛贵也说道:“太师,安南损失了十二万人,国力衰微,如果给占城下旨,要求占城出兵,南北夹击安南,似乎可以效仿高丽,顺利收回安南之地,确实是天赐良机!”
显然,这俩人都主张对安南用兵,而且是越快越好,大局兴兵,半点不能客气。
张希孟微微皱眉,思忖再三。
“安南这种地方,难度永远不是怎么打进去,而是怎么治理!”张希孟道:“安南本就天高皇帝远,和中原隔阂极大,好容易自立,随后元廷几次用兵,打赢了还好,反而输了,更让安南小觑中原,生出了傲慢之心。我们此刻出兵,他们必定以为是落井下石,心有不服。即便暂时压制住,他们也未必会心服口服,接下来依旧会此起彼伏,祸乱不断。”
毛贵微微皱眉头,“太师说得没错,但是时机……”
张希孟摆手,笑道:“我没说要放弃这一次机会……我的想法是能不能派遣一支船队……以调停两国冲突为名,拦住占城的兵马!”
“占城?”毛贵一怔,连忙道:“太师,我刚刚打算说来着,别看这一次占城赢了,但是总体来讲,占城比陈朝还要衰弱。我们帮着安南,万一陈朝缓过一口气,灭了占城,有了南方的粮仓,安南就不好对付了。”
张希孟笑道:“你先听我把话说完……我的意思是借着保护安南的名义,压制占城,随后我们在两国中间驻扎兵马,借着阻止两国继续战斗的名义,敲开安南和占城的国门,一口气把这两处都拿到手!”
孙炎和毛贵互相看了看,都不约而同露出了不愧是太师,一口气想要吞并两个国家,还真是胃口惊人。
孙炎又沉吟了一会儿,张希孟笑道:“怎么,你有别的看法?”
孙炎慌忙摆手,“太师的想法已经很完满了,我也是这个意思……只是我还有一件小事,想要看太师的意思。”
“什么事?”张希孟好奇道。
孙炎微微压低声音,“太师,我们先压制占城,不许他们继续攻击安南,反过来敲开安南的门户……但是对外,或者说咱们的报纸,能不能告诉我们的百姓,朝廷是为了支援义士,讨伐昏君?”
张希孟眉头微皱,虽然说此刻直接出师安南,趁虚而入,趁火打劫,会留下后患……但是安南国内出现了均田的主张,有一批亲近大明的读书人,也不能让他们失望。
更何况张希孟所讲的,是大明的底限,如果能捞取更多,又为什么要拒绝!
“可以!”
张希孟这一点头,毛贵和孙炎,互相看了一眼,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4/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