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8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3/1964


张希孟并没有急着翻看,而是笑道:“咱们俩说了这么多,等一会儿也跟你娘道个别。自从她管了大明银行之后,全家就属她最忙活了。”
张庶宁答应,转身下去。
等孩子走了,张希孟才翻开了书,随意看了起来,渐渐的,他的眉头紧皱,拧成了一个疙瘩儿。
很凑巧,张承天正好过来,张希孟就把他叫到了近前。
“你看看这个。”
张承天接过来,看了一阵子,他倒是没有张希孟的凝重,反而是一种愤怒,“这种话也是他们能说的!爹,我看应该抓起来!”
张希孟沉声道:“以什么罪名抓人?”
“自然是为了前元绅商摇旗呐喊了!”
张希孟没说话,而是翻到了后面,用手点了点,“瞧见没有,这后面已经写了,他们痛改前非,做回了普通人,在大明朝贫穷且快乐地生活,你说他们为前朝绅商辩护,又怎么成立?”
张承天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道:“爹,我看这个是小杖受大杖走,夸九句,骂一句。这是在耍手段!”
张希孟并没有立刻肯定儿子,而是问道:“你再仔细看看,是不是还能看出更多的东西?”
张承天翻了翻去,渐渐的,心浮气躁起来,“爹,我除了感觉到用心险恶,并没有别的问题”
张希孟呵呵一笑,“你再仔细瞧瞧,他们怎么形容大明兵马?虽然有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的笼统描述。但是写到具体的人,说他们坐着八人抬大轿,说他们没有读书,举止粗俗,还说在进入士绅家里,拿他们藏着的字画点燃了煮饭吃这些东西,可都是真的?”
张承天略怔了怔,“爹,他写得活灵活现,或许会有一二混账东西吧!”
张希孟冷笑一声,“那你看过早期的军规吗?不许以人为畜,便是皇后娘娘,平时都没坐过轿子!还有,说咱们不读书,可军中的识字就是你爹推行的,还有烧字画,你难道忘了,大军进城,第一件事,就是保护所有带字的东西。好些当初的卷宗,还在咱们家东跨院存着!”
张承天勐地一振,傻傻看着张希孟。
“爹,你的意思是,这本书,从头到尾,就是恶意诽谤了?”
张希孟冷哼道:“明面上的诽谤,你还看得出来,可是字里行间的恶意,颠倒黑白,却是不容易识别的。这里面以据说的口吻讲,说常遇春杀人屠城,可我问你,有这事吗?”
张承天微微一怔,突然咬牙切齿,“爹,我想起来了,现在确实有人传说,讲常遇春屠城,还说一次杀了好几万人,阻断河流。他的凶名,能吓唬小孩。”
“不行,绝对不行,这事我拱卫司必须要管!”张承天突然激动起来。
张希孟颔首,“就查查,看看这个俞本,到底是何方神圣!”
===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
张承天匆匆去了,张希孟再拿起这本书。仔细阅读起来,此书名为纪事录,大约的意思就是说元末明初这一段,记录过去的事情。
光看开头,只说有幸圣君临朝,虎贲雄武,光复故国,天下太平为了纪念这段经历,才写下此书,书写英雄,颂我圣主。
看到了这里,还以为是什么歌颂大明的寻常书籍。毕竟这类的书,这些年来,数量非常多,多到了看不过来的地步。
包括明军中的一些将士,他们解甲归田之后,也会撰写一些回忆录,把早年的笔记拿出来,整理之后,有人还就送给了张希孟。
询问意见,看看能不能刊行,或者传给后人,留个念想。
毕竟当初张希孟教他们读书,到了今日,也是理所当然。
可是这本书却是不同那些,人家结束了前面一大段说明之后,随即就提到了一个富商沉家说这一家早年经商致富,世代传承,家中产业由少而多,渐渐富甲一方。又说他们家儿孙众多,乐善好施。
尤其是老太太,每年都要开粥厂,施舍棉衣,半城百姓,尽数仰赖恩泽,被人尊为观音婆婆
其实这种大善人,也不是没有,这么写也不是不行甚至很多传统的,戏曲话本,一开头都是类似的话术,这本书甚至有点拾人牙慧的嫌疑。
寻常读者,估计也看不出什么端倪。
可张希孟是谁啊?
他主持编修了宋史元史,又在撰写千年中华史,本身就是字高手,一个字,一句话,想要传达什么意思,张希孟是一清二楚。
尤其是当他看到了后面有关明军的描写,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这里面借他人之口,说明军将领,凶残暴虐,喜欢屠城。
其中主要的代表,就是常遇春。
这话倒也不能完全说错,常遇春强盗出身,作风粗鲁,凶悍无比但是在常遇春归附朱元章之后,又张希孟的约束,也有老朱的敲打就连大肆处理俘虏这种事情,都没有出现,何至于屠杀百姓?屠戮城池?
要真是干了这种事情,常遇春的脑袋早就掉了,毕竟有胡三舍的例子在前面。
如果因为私下卖酒,就杀了胡三舍,反而放纵常遇春屠城,你问问胡大海,他还会服气朱元章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3/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